文/火行者
《電影資料》
第一部
片名:金孫(The Golden Child)
影片年份:2012
導演:周旭薇
主要演員:劉品言、張書豪、楊繡惠
片長:86分鐘
出品國:臺灣
語言:中文
發行公司:雷公電影
第二部
片名:野蓮香(My Little Honey Moon)
影片年份:2012
導演:鄭有傑
主要演員:海倫清桃、安欽雲、陳竹昇、江青霞、柯宇綸
片長:99分鐘
出品國:臺灣
語言:中文
發行公司:雷公電影
《故事大綱》
第一部
純樸的鄉下因為跨國旅館投資案帶來的土地增值與觀光商機而全民動員。唯一在這場狂想曲中保持冷靜的是養豬戶阿甘,單純的他只想著家裡母豬何時生豬仔,以及如何讓母親接受已過生育年紀的算命師女友。
來自越南的金枝,為了給家鄉的孩子穩定生活,前來臺灣嫁入甘家,在婆婆麗花眼中,金枝是滿足看護人手與傳宗接代的妙計,卻讓阿甘的生活陷入空前危機。旅館建案的逼近讓鄉民陷入瘋狂,在這失控的鄉間,金枝跟阿甘都只渴求簡單的幸福,而這樣的幸福能不能有相同的答案?
第二部
外籍媳婦瓊娥,不僅需挑起夫家的農事家事,還得照顧寡言老被學校誤以為有自閉症的女兒玉蘋。生活壓力讓她分身乏術……。唯一值得開心的是因為玉蘋的關係,漸漸跟個性豪爽的孫老師成為好姊妹。但過了暑假後,孫老師就被調到臺東都蘭,瓊娥又失去了可以傾吐心事的朋友。而此時,瓊娥的丈夫因投資失利,終日藉酒澆愁。夫家生活的不順遂再加上婆婆對她的外籍身分一直充滿懷疑和惡意,終於在某次爭吵後,瓊娥決定帶著玉蘋離家,往東海岸─孫老師的方向而去……。
《影評》
《金孫》是《內人‧外人》新移民系列電影當中,角度相對比較不一樣的一部。其他幾部電影,都是從新住民的角色出發,讓觀眾去體會他們在臺灣生活的點滴心境。而《金孫》卻沒有採取這個視角,只是單純地描繪一個農村家庭的故事。任何一個議題,都有許多不同的面向,這個系列的電影雖然只有四部,也呈現出了新住民生活的許多風貌。臺灣的觀眾,就算家中沒有新住民,也可以透過這系列電影來更了解我們現代文化中的一部分。
《金孫》的風格是帶著幽默的,且有點誇大,但片中所刻劃的家庭,卻有許多讓觀眾能感同身受的連結,導演很大膽地把這些題材拿出來檢視,也刺激觀眾多可以再延伸做一些相關的思考。
這部片場景設計,是一個在純樸鄉下的傳統家庭,純樸並不表示沒有任何問題。家中的老父親癱瘓了,沒有行為能力,老母親很想要孫子,因此逼著兒子娶了外籍新娘,還把外籍新娘當成看護來用。外籍新娘來臺灣是為了寄錢回去。兒子自己則在外面有心儀的女友,因此很不情願和外籍新娘結婚。另外,還有一個嫁出去的女兒,她的先生問題很多,導致她必須要不斷回來家中索求協助。每個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家中每個成員也都有不同的個性、需求、渴望,同時還有對其他家人的期待,當這些元素通通加在一起時,免不了會有衝突發生。有些結是無解的結,也有一些結還有希望可以打開。只是《金孫》中的這個家庭因為加入了新住民而有更複雜的糾結,不過背後的那些心情,都是人人能懂的。
其實說人人能懂不是很精準,應該說每個人都能懂,可是程度會不太一樣。或許為人母的觀眾對於《金孫》會更有感觸。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或多或少還是有著重男輕女、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老母親是很老派的內人,走過刻苦的路,才在嫁入這個家之後變成大家長,她自己的女兒嫁得不好,她又要和一個「外國人」相處。雖然一開始這個外籍媳婦是被當成外傭來使用,但終究她也還是家中的一份子。而另一方面,這個外藉新娘自己在祖國就生過孩子,來到臺灣是為了賺錢,賺錢的方式卻是加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家庭,還得和她一點也不熟悉的男人生孩子,她又會用什麼樣的心態和這些新家人相處?
《金孫》的主題是傳宗接代,「老人家想要個男孩」的常見狀況。但這個觀念所引出來的後續,卻是一個外藉人士進入到家中,成為家人之後,對每個不同角色會帶來不同的影響,這個外藉人士自己本身也受到大家的影響。
用一個簡單的事件,一個看似單純的家庭,《金孫》就點出了很多值得我們臺灣人思考的社會現狀。但它並不只是丟出問題,隨著電影的發展,還是可以看到,我們有改變的機會,希望還是存在的。大家想要的都是幸福,但現實中的幸福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完美。只有在不好受的磨合當中慢慢尋找,也許終究還是會有一個平衡點。
現在年輕的一輩有更多的自主權,在城市要生活可能也不會受到那麼多傳統觀念的壓力。很多女性在工作、在上班,甚至不見得會想要生孩子,或者先生也會和太太一起分享養育的責任。但或許在時代、環境改變之後,又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那些是外在的。重要的是內在,我們怎麼看待這些多元文化以及這些「外來者」,先有正面的心態,就能夠嘗試和他們找到更好的共存方式。
相對於上面談的《金孫》,《野蓮香》則是直接從外藉新娘的角度來看在臺灣的生活。《野蓮香》要讓臺灣的觀眾思考的主題是,從越南嫁到臺灣來的新娘,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幸福?《野蓮香》的女主角瓊娥還算是幸運的例子,她的先生是愛她的,家中氣氛也算好。困難的地方在於經濟面,她要付出相當大的時間和勞力在家中的農務上。同時還有和《金孫》類似的狀況,婆婆想要孫子,而婆婆對這名外來者也有著不信任和歧視。
或許相對於其他外藉新娘的生活,《野蓮香》中的這個故事算是比較幸福的了,但瓊娥仍然受不了決定逃離。大家聽到外藉新娘逃走,最直覺的刻板印象就是這個外藉新娘有問題吧?看看《野蓮香》之後,可能會改觀,真正去了解一些她們在臺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要面對什麼樣的狀況,或多或少也會更能理解她們想要逃走的心情。
《野蓮香》的導演用很真實的角度去呈現這種生活,不會很刻意製造戲劇性,而是真正能夠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相處(男方是客家人),相處時會有什麼磨擦或妥協。很多描寫相當細膩,展現出了導演的敏銳觀察,這種風格很適合「尋找」題材的電影。瓊娥在尋找的,或許是幸福,但通常公路電影的重點在於過程,目標可能都是我們理想化的一個印象、一個想像。在追求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波折,才會讓我們了解現實,以及在這樣的現實中有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可以做到的、可以珍惜的。
《野蓮香》走的是正面的路線,等於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讓觀眾看到和外藉配偶好好相處的可能性。不論誰先到臺灣,我們都一樣是在臺灣生活的人。很多的刻板印象,會讓我們在了解新住民之前就先下了主觀的判斷。就像片中的婆婆,總認為外藉新娘會帶著錢跑走一樣。但,如果你的生活中有機會和這些新住民相處,能不能先放下這些刻板印象,單純把他們當作人,來了解、來互動?
《內人‧外人》新移民系列一共有四部電影,本文主要介紹筆者比較喜歡的兩部。還有另外兩部分別是《吉林的月光》和《黛比的幸福生活》,重點都比較偏向是新住民想要追求的生活。
《吉林的月光》呈現出來的感覺並沒有那麼寫實。女主角是來自吉林的大陸新娘,因為醫藥費的問題而決定嫁到臺灣,卻遇到了黑道丈夫跑路,開始做按摩又碰到被警察臨檢等等。這部片子的發展相對比較戲劇化,比較像小說故事。但這背後的心情卻很真實,月光象徵著鄉愁,在異鄉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女主角,和故鄉的家人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
《黛比的幸福生活》講的是印尼新娘,放棄情人嫁來到臺灣,靠採集咖啡豆養一家三口。黛比的生活雖然辛苦,但她還能從中找到平凡的樂趣。她有著成為咖啡師的夢想,老公卻只會說讓全家幸福的空話,兒子又因為混血外貌在學校被排擠,大家背後都有著痛苦。如果現實就是如此,是否還是可以在這樣的現實中改變心態來過得更好一點?
這四部電影點出了新住民在臺灣會遇到的許多狀況。雖然和許多國家相比,臺灣社會真的是比較包容、比較親切的,但只要是人,難免會對不了解的「差異」有一定的排斥。不論是語言上、生活習慣上、觀念上等等的不同,都會讓新住民要花很多時間適應。
這些新住民自己本身要努力學習、調整,但這並不只是他們的事情,其他人是否能夠去了解他們,和他們溝通?的確,因為是他們移民來臺灣,所以理當是他們要想辦法融入臺灣的文化。可是當越來越多的新住民出現,臺灣的在地人是否也能夠用更開放的態度,找到和新住民相處的方式?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是由人形成的。若大家能夠更了解他們移民過來的心境和會遇到的困境,多一點體諒和關懷,也許我們的文化還可以變得更接納,對我們來說同樣是學習的機會,雙方都能受益,社會也會更溫暖和諧一些。
當然,這些並不是看電影就能解決的議題,但電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開端,讓沒有接觸新住民的觀眾能意識到有這些議題存在,也讓有接觸新住民的觀眾能從更多面向思考如何與他們互動。電影呈現的並不是全貌,而且有導演和編劇的主觀在其中。但重要的是有個開始,後續怎麼做,還是要靠大家實際上去溝通了解現實的狀況才行。
(本篇文章名稱採取「新移民」與「新住民」並陳的方式; 因影片片名為新移民,故提及片名會採取「新移民」一詞; 其餘敘述則以正名的名稱「新住民」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