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行者(文字工作者)
《塑膠成癮》是一部加拿大的紀錄片,在臺灣的公視有播出雙語版本(主聲道是國語),在YouTube上也可以看到國語配音版本。不過,YouTube這個版本是有剪過的。如果想要看完整的版本(1小時25分鐘),可以試著找找看臺盛發行的DVD。
《塑膠成癮》之所以叫做《塑膠成癮》,是因為導演伊恩康納赫〔Ian Connacher〕發現自己有塑膠成癮的現象,也意識到了塑膠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因此,踏上了一段發現之旅,到五大洲十二個國家,訪查各地和塑膠有關的現象,以及它們所產生的衝擊。
很多紀錄片都是在探討生態或是環境相關的議題,但不見得都能和觀眾有所連結。有些是因為內容用了太多的科學,一般觀眾看了之後只覺得數字很驚人,卻無法把數字和自己的生活拉上關係;也有一些可能是談了很嚴重的問題,卻沒有任何的解決方案,導致觀眾看完之後,只知道要注意這個議題,但還是照樣過日子。
不過,《塑膠成癮》很值得推薦的其中一點,就在於它沒有上述的狀況。它是一部讓觀眾能夠看懂、能夠體會,也能夠反思的紀錄片。導演伊恩康納赫本身並不是科學家,他跟大部分的觀眾一樣,都是一般人。由他帶著我們去了解塑膠的現況,反而有一種平民化的親切感。而且,他不只是把問題丟出來,在這部紀錄片的後段,他還納入了一些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可行解決方案,帶來正面的希望和鼓勵。
雖然單就電影的層面來說,《塑膠成癮》說不上是非常精采,但它的重點並不是商業娛樂,而是要引起大眾對於塑膠現況的關心,進而能採取行動,從每個人做起,一點一滴一起改變世界。就這個層面來說,《塑膠成癮》就很值得一看了,所以,也希望大家在看《塑膠成癮》時,把焦點放在它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訊息,而不是拍紀錄片的攝影,或是它的步調、手法等等技術上。
另外,也別忘了,這部紀錄片出品的年份是2008年。也就是說,我們在片中看到的狀況是10年前的狀況。10年能惡化多少?現在的情況可能比影片中呈現的還要嚴重也說不定。
這陣子,一直有許多關於減少使用塑膠的呼籲。網路的發達,讓一些很震撼的影片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一些相關的影片,比如某種可愛的野生動物因為吃了塑膠而死,或是水中的動物被塑膠袋纏住無法掙脫。不久前,還有一支影片是從潛水者的角度拍攝,呈現出整個海洋裡面是垃圾的驚悚畫面。泰國的廣告創意也是網友很愛轉傳的目標,其中就有一支走反諷式路線的廣告;內容是一個街頭實驗,在壽司裡包了塑膠袋,在路邊發給經過的路人試吃,路人把壽司吃下去後,差點兒噎到,把塑膠袋從嘴裡拉出來,拼命責罵發壽司的人……。影片要讓我們反省的是:這不就是我們在做的事嗎?把塑膠袋丟到大自然中,讓那些無辜的動物就這樣子吃下去了……只是這次是換我們人類自己體驗一下吃到塑膠袋是什麼滋味,親身經歷過後,還會想要繼續這麼做嗎?
《塑膠成癮》中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塑膠是生產出來之後,就無法被有機分解的。對我們來說,用塑膠袋可能只是方便,真的太方便。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各位就可以環視一下自己的周遭,你看到了多少塑膠製品?說不定手上就拿著塑膠包裝的食物或其他商品,桌上的文具,家中的日用品,真的仔細去算算看,用量是非常可怕的。的確都是小東西,不要了就丟掉,好像也就沒事了?反正負責處理垃圾的機構就會處理?這其實是一種眼不見為淨的假安心,看完《塑膠成癮》就會了解到,這些塑膠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仍然不斷地傷害著這個地球……。假設今天開始用完不要的塑膠都不能丟出去,要堆在自家裡,試想看看一年後,你的房間會堆多少塑膠?光是每天幾個塑膠袋,一年就上千個!更不用說還有其他的瓶瓶罐罐跟其他物品了。每個人一點點,每天一點點,加起來就非常可觀;但換個角度來看,若能每個人減少一點點,每天減少一點點,能產生的幫助也會非常可觀的。
這陣子臺灣很熱門的新聞就是珍珠奶茶不能用塑膠吸管之後,要怎麼喝?筆者在網路上看到很多愛喝手搖杯的人,大肆抱怨其他材質吸管的衛生與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不喝手搖杯的人,以環保之名在罵那些愛喝手搖杯的人。其實,看到這樣的吵吵鬧鬧,還蠻讓人心寒的,因為重點在口水戰中就已經失焦了……。手搖杯只是其中一個塑膠來源,如果你不喝手搖杯,你還是有可能喝其他罐裝飲料,可能會去買東西用塑膠裝,可能在寄包裹的時候用塑膠氣泡紙。所有你買的東西,內外包裝加起來共拆下了多少塑膠袋?並不是我們只要不用吸管就可以解決塑膠問題的,我們的努力也不能僅止於吸管,重要的是要讓大家能夠意識到,能不用塑膠的時候就不要用塑膠。吸管只是一個先被政府政策盯上的目標而已,但沒被政府提出來的各種塑膠「應用領域」,也一樣需要我們大家的注意。需要的是全民在對塑膠使用的心態有所改變,而不是爭吵要用什麼來取代吸管……。
也因為這樣子的現象,筆者其實很希望能把《塑膠成癮》這部片子的資訊傳達出去,讓更多人看到,看完之後,可能就不再是想著吸管不吸管了,而是會更注意在自己的生活習慣,這是我們市井小民能夠做的。我們得要從認知就開始做改變,而不是等到政府下禁令才來做改變,這才是治本。對於現在這個喜歡看影音勝過文字的世代來說,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塑膠成癮》,會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說到這裡,就必須要提到,《塑膠成癮》還有一個很具親和力的特質,就是它並沒有要怪罪消費者的意思。人是有防禦心的,當受到攻擊(包括言語攻擊)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先拉起屏障。不論別人給的建議是不是對的、好的,都因為將對方視為敵人而根本聽不進去。所以,訊息很重要,但怎麼傳達訊息也一樣重要。如果對象不願意接收,再好的訊息也沒有用。《塑膠成癮》就有做到這一點,它並不會讓觀眾看完之後覺得自己成了罪人,反而是在看到原本應該可以很美麗的世界,被塑膠變成這副德行時,那種難過或不舒適的心情,會讓觀眾自發性地反省,想看看能不能盡一己之力,為世界做一點什麼也好。
至於更有影響力的人,比如從事生產的業者,《塑膠成癮》中也強調他們相對有更多的責任。不久前,筆者看到一位秘魯的大廚在TED的演說,他發起了一個活動,和世界各地許多其他知名的廚師同心協力,從食材的來源就做到對環境的尊重。甚至有位世界級的大廚直接把肉類菜餚從他的菜單中除去,完全不怕失去挑剔的客戶。雖然他們的重點不在塑膠,但這樣子從自己做起,聯手發揮影響力的方式卻很讓人敬佩。連廚師都有辦法結合起來做環保,所以問題並不是能不能,而是願不願意。
很希望看完了《塑膠成癮》之後,留在腦中揮之不去的那些觸目驚心的影像,能讓觀眾對塑膠減量有不同的體會;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響應,有創意有能力的人,可以積極地多想些點子來幫助訊息的傳遞以及實做。如果沒辦法做到這樣,至少從最簡單的開始。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少用塑膠,減少浪費,用消費者的力量來讓企業、設計者、製造商做出改變,從生產源頭就將塑膠減少。現在,雖然大自然已經受到了破壞,但還不算太遲,還有轉圜的餘地,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