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一帆(成大TO拉酷社刊物長)
「自由大道」在2009年二月於台灣上映之後,影評與觀眾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自從2005年李安執導的「斷背山」之後,主流電影市場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如此具有高知名度以及政治意涵的同志電影了。當然,「自由大道」的高知名度,除了國際知名電影導演葛斯范桑的加持之外,還有男主角,飾演哈維米克的西恩潘之過人演技。本片也榮獲第八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原著劇本獎。
另外,如果對「自由大道」的背景以及真實人物感興趣,不妨可以找一下1984年勞勃‧伊普斯汀 Rob Epstein 的紀錄片「哈維米克的時代:邁向自由大道」(the Times of Harvey Milk)。「自由大道」這部電影也使用了許多記錄片中的片段來描述當時的社會事件在媒體上呈現的樣貌。兩相對照,觀眾應該可以發現「自由大道」的導演葛斯范桑對電影背景的考據下過相當大的工夫。從拍攝的佈景,道具細節,到人物的表情氣質,「自由大道」的呈現都與真實的場景相當神似。
哈維米克 (Harvey Milk)是舊金山市第一位具有同志身分的市議員。他在1978年一月正式就職,但是當年的十一月就遭到同僚槍殺身亡。他也是美國第一位角逐競選公職的公開男同志。在七零年代的美國,就像電影中描述的一樣,保守基督教勢力強勢反對同志人權,並公開譴責同性戀是罪、同性戀者是社會的毒瘤。在這樣的背景下,哈維米克的當選,對西岸的同志運動有很大的鼓舞作用。「自由大道」以戲劇的手法描述了哈維米克在42歲搬到舊金山,投身同志運動之後到被槍殺之間短短六年的故事。他的死震撼了舊金山的政治界以及同志運動界,各項紀念活動紛紛出爐,至今在舊金山卡斯楚街與市場街的交叉口還有一個以他命名的「哈維米克廣場」。
電影一開始,觀眾首先看到的是警方掃蕩同志酒吧,臨檢並把酒吧顧客帶上警車的畫面。這樣的畫面在一九七零年代的美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在一九六八年紐約石牆酒吧暴動(Stonewall riot)之後,美國社會開始認識到同性戀者這個族群的存在,加上不時的衝突事件,以及當時社會風雲湧的性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等等,造成了七零年代開始發展的美國同志運動。導演在片頭放上這個新聞畫面,除了告訴觀眾當時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之外,也間接的暗示了這是一個光是去酒吧喝酒就有可能會被警察逮捕,弄得頭破血流的年代。
接著是哈維米克在預錄自己的遺言。他在從政多年之後,有感於無所不在的生命威脅,預感自己可能會死於非命,於是事先半夜在家中廚房錄下自己從政以來的感言,交代自己的後事,以及給每個競選夥伴的話。用倒敘法述說自己數年來從事公職,以及帶領同志運動抗爭的心路歷程。
事實上,哈維米克是在40歲從紐約的電話公司退休之後,與男友搬到舊金山,才開始決定要用行動爭取權益,並且競選公職。雖然當時石牆酒吧暴動發生已經三年了,同志運動正逐漸在美國各地風起雲湧,但是在七零年代保守的政治風氣之下,以一個公開的男同志身分競選,哈維米克自然嚐過許多失敗的滋味。電影中的哈維跟男友一開始搬到西岸的時候,本來只想要開一家小沖印店過日子。但是當他們想加入當地的商會時,商會代表不友善的態度讓他們感到心寒,後來發現這是當地許多同志共同的經驗。即使早在七零年代,舊金山的卡斯楚街一帶已經成為許多同性戀者聚集的地點,當地人也心知肚明,卻仍然對這些人帶有明顯的歧視。
在沖印店開張之後,哈維善於交際的天性使他的店成為附近同志聊天、交換訊息的據點。在偶然的情況下,他協助了啤酒商發動同志抵制競爭對手的啤酒,結果大獲全勝,從此商家都知道同志很團結,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這讓他有了競選市議員(supervisor)的想法。第一次競選失敗之後,哈維改變形象,招募競選團隊新血,重新出發。最後,靠著選區重劃的契機,到處拉攏中立的或是友善同志的勢力,終於當選市議員。
在哈維米克一邊努力競選的同時,保守基督教勢力也在不遺餘力地迫害同性戀者。電影中描述的艾妮塔布萊恩 (Anita Bryant) 以及加州共和黨議員約翰布里格 (John Brigg)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艾妮塔本來是一名歌手,以代言佛羅里達州柳橙起家,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她曾經藉由他的高知名度,發動教會力量,在佛州推翻保障同性戀者不受歧視的法案。布理格更進一步提出了六號提案 (Proposition 6),禁止同性戀者進入公立學校擔任教職,學校甚至可以開除同性戀教師以及同情她們的人。所幸在哈維以及他的團隊努力溝通,上電視跟布里格公開辯論之後,這項提案最後並沒有通過。
在電影中,哈維米克在公眾面前演說,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My name is Harvey Milk, I am here to recruit you.” 電影的字幕翻譯成「我來解放你們」。其實原意比較接近「我來徵召你們」。徵召群眾做甚麼呢? 當然是對抗強權!這句話背後的含意其實是:每一個同志 (包括男同志、女同志、跨性別或扮裝者、雙性戀、以及其他性少數) 都需要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奮鬥;為了爭取權益,必須要團結一致,像軍隊一樣結合眾人的力量,改變這個社會的現狀。相較之下,等待像哈維這樣的人來「解放」同志好像就比較被動,失去了原文中強調的自主行動力。
哈維的同僚,立場保守的天主教徒市議員丹懷特,代表了在市議會中的保守勢力,在電影中也和哈維有幾場針鋒相對的對手戲。他們之間的對話在現在聽起來仍然十分熟悉:丹懷特質疑同志沒有家庭價值,不能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哈維則說:同志也可以組成家庭。丹懷特與哈維協商換票 (“你贊成我的提案,我就贊成你的提案”) 的時候,跟哈維亦敵亦友,但是最後兩人談判破裂,丹懷特憤而辭職,而哈維的提案順利通過,前途一片光明。最後電影的結局令人出乎意料:辭職後的丹懷特心有不甘,竟然持槍偷偷爬窗闖入市議會,先後槍殺了支持同志權益的市長,以及沒有防備的哈維米克。哈維在開頭時的不祥預感果真應驗了。
哈維過世之後,舊金山的同志群眾發起了紀念活動。每人手中拿著一枝蠟燭,在市政廳前的馬路上匯聚成一條光的河流;他們為哈維守夜,紀念這位同志運動的先驅,以及有著不平凡夢想的平凡人。
在結尾的字幕出現之前,銀幕上依序出現每個劇中角色扮演的真實人物幕前的照片以及現況。哈維的幕僚許多仍在為同志爭取權益,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丹懷特的下場;在殺害市長以及哈維米克之後,他的律師堅稱因為他在行兇之前吃了太多垃圾食物,造成腦部化學物質異常,精神不穩定,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丹懷特被輕判五年,出獄之後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在家中自殺身亡。今昔對比,令人覺得真實的歷史事件有時比戲劇更加荒謬。
作為一部戲劇作品,「自由大道」的重點除了在描述作為政治人物的哈維米克廣為人知的政治形象之外,更多著墨在他的情感,人際關係,以及內心私密不為人知的一面。即使是在刻劃他的公眾形象上,導演以及演員也都很用心的呈現出許多人物的層次,以及或許不是那麼容易被人所接受的,政治人物的黑暗面。
有些今天的觀眾或許看起來有些道德爭議的部分,劇本也相當坦承不諱:例如競選時要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出櫃,以免被黑函恐嚇要洩漏他的性傾向;或者在反對同志權益的法案通過時,操縱媒體塑造自己成為同志運動代言人的手法,以及與立場相左的市議員作出利益交換的要求。這些描寫或許有點想要把哈維米克從同志民權偶像的崇高地位上,拉到與平民百姓同樣的高度,讓沒有真正與哈維接觸過的觀眾更能了解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真實樣貌。但是,我相信導演與編劇這樣處理哈維米克的故事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在。電影中一句哈維與丹懷特的對白暗示了這種可能性。
在電影中,丹懷特對哈維說:你有一個「議題」(issue,意指哈維一直在提出同志議題),哈維則回答:「這不只是一個議題而已,我們在捍衛的是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說:同志對其他不關心的人來說是一個政治議題,但是對同志自己來說,那並不是「議題」,而是活生生的,生而為人的權利。
不是同志可能很難想像:不管一個人願不願意,只要他身為同志,他的人生以及身體就是政治的角力場。哈維米克對這一點有深刻的體認:在卡斯楚街商會代表敵意的眼神中,在保守基督徒宣稱反同性戀是彰顯上帝的律法的言論中,他們彷彿忘記了同性戀者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跟所有其他人是一樣的血肉之軀,一樣工作繳稅,一樣談情說愛,一樣有各種權利義務,一樣也有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也許除了一點不一樣:同志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與迫害,不是因為他作奸犯科,而僅僅是因為法律不保障他愛上同性別的人的權利。直至今日在全世界的許多地方依然如此。
「自由大道」告訴觀眾的,除了哈維米克作為政治明星的一面,私底下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七情六慾的那一面,可能更多的是社會如何對待少數人的那一面。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之時,正逢保守勢力如火如荼地推動反同志婚姻的八號提案 (Proposition 8),甚至連奧斯卡獎頒獎典禮的會場外也看得到贊成八號提案的標語。當西恩潘上台領取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時候,他說:「今晚我們開車到這裡,看見有些人舉著仇恨的標語。我想現在也許是個好時機,請那些投票反對同志婚姻的人坐下來想一想,他們自己做了甚麼可恥的支持反同志法案的行為,以及這些在他們的兒孫輩眼中將會多麼可恥。我們一定要讓每個人有平等的權利。」這段話讓西恩潘的最佳男主角實至名歸,也為「自由大道」這部電影背後所要傳達的理念作了一個完美的註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