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晴芬(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研究助理)
影片資訊:
核爆青春(Die Wolke / The Cloud)
導演:葛瑞格.施尼茲勒(Gregor Schnitzler)
資訊:德國 | 2006 | 35mm | Color | 105 min│輔導級
2007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青年影片(Bavarian Film Award)
2007波蘭青年影展觀眾票選獎(25th International Young Audience Film Festival Ale Kino, Poland)
2006愛沙尼亞國際影展最佳青少年影片(Black Nights Film Festival Tallinn, Estonia)
十六歲的少女Hannah,與媽媽和弟弟住在一個溫馨的德國小鎮,生活圍繞在學校、戀愛的無憂青春裡。當她與同班同學Elmar躲在空教室裡一吻定情的同時,一個不尋常的警報鈴打斷了她原本的生活……。一場意外的核災事故、一段驚慌失措的逃難死別,歷經生離死別的小情侶如何勇敢面對輻射感染與未來。本片改編自德國作家古德蘭.鮑瑟汪(Gudrun Pausewang)經典的青少年小說《雲》,在災難與愛情之外,抨擊人類對於核能災難與危害的輕估。
影評:
核爆燒燃,青春荒蕪
由德國作家古德蘭.鮑瑟汪(Gudrun Pausewang)經典的青少年小說《雲》(The Cloud)改編的電影《核爆青春》,藉由核災所呈現的末日景象,反對核能神話。
青春應是生命最美的時節,充滿著未知的美好,每個人都平等的享受青春,每個人都不應被剝奪這爛漫的時刻。電影以小鎮的平凡一日開啟序幕,家庭生活的吵嘴,校園生活的熱情活力,一開始便瀰漫著尋常輕鬆的生活節奏。這種愜意卻非常短暫,女主角漢娜原本要展開的青春愛戀,在警報鈴響的那刻瞬間扭轉。美妙的青春如曇花一現,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慌亂逃竄的人群,失序的世界。導致這樣的末日慘況,不是虛擬的大怪獸入侵,也不是外星人來攻擊地球,一切的導因是更「現實」的核能災變。核電廠的爆炸,導致輻射外洩,有車諾比事件的前車之鑑,大家都知道輻射對身體可能造成的永久傷害,於是發了瘋似的攜家帶眷也要在輻射落塵到達小鎮之前趕快逃到安全範圍。
電影的節奏突變,映襯了一種不得不警覺的緊迫氛圍,因為「輻射」這種無色無味的可怕劇毒,會破壞人體組織及基因,造成各種急性和慢性疾病,促發癌症的產生,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令人不敢小覷。呈現在眼前的是人人自危,跟一生健康追逐的生命保衛戰。漢娜只是一個學生,她不知如何應對眼前的災害,她可能有一些常識,但絕大多數的訊息還是要靠政府得知,然而政府一味的掩蓋事實,運用廣播車要安撫人心,卻只是讓無知的人民陷入更大的危機。
核電的好處政府總是口若懸河的滔滔不絕,說核電廠是如何的安全,發生災難的可能微乎其微,然而面對核災發生後的疏散卻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站在最前線的人民(核電廠附近的居民)都是犧牲品,人體能承受的輻射量沒有準繩,哪個城鎮的人民該疏散也沒有標準,當核災發生時只想要將事態壓下來,然而面對核能這種人類難以招架,也無法妥善控制保證不會外洩的能源,一旦悲劇發生,所有的人都是實驗品,遭受污染的人永遠都必須被監控。
漢娜原先本想聽信政府的廣播車報導,待在家中的地下室等災難過去,但全城的人都開始逃竄,加上母親的一通電話,她只好帶著年幼的弟弟騎腳踏車逃離居住的小鎮。漢娜和弟弟不顧一切的踩著腳踏車,這逃難的一刻也有深刻的對比,他們靠著自己雙腳的力量(自然),卻敵不過可怕的輻射塵(人為)。逃難口渴了,水不能喝(因為已被污染),路上弟弟被車撞了,卻沒人前來搭救(因為集體恐懼,導致失去人性)。搭不上火車的群眾怒吼著,因為他們是被放棄的一群。如果輻射的危險真如政府所說的不需要緊張,為何沒有人願意留在家中等待事過境遷?那是因為大家都不相信政府所說的,核災造成的恐慌最切身感受到的便是核電廠附近的居民,而不是在老遠城市中遙控一切的官僚。
運用核能政府說已準備好了,但面對核災的應對卻破綻百出。先是民眾反應完全不足,對於災害警報的危機意識不夠,教師還勸學生繼續上課。繼之政府的廣播不足信,消息太慢,不然就是要息事寧人,明明就該儘快撤離,還要居民待在家裡。最後接駁的火車根本不夠運送,上不了車的人只能待在原地等死。比末日還末日的景象,藉由那朵象徵毀滅的雲飄來,下的那場會讓人枯萎的雨,擁有痛徹心扉的絕望,漢娜的青春花園荒蕪了,接下來她只能面對無法開花的生命。
醒過來的漢娜已被送到大城市中的兒童醫院,整院的人都是和她一樣遭受到輻射傷害的兒童,他們應該享有的美好將來,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減緩生命力的消逝。漢娜的秀髮漸漸掉光,臉色也變得蒼白,受到輻射污染的人都要持續的追蹤,然而讓她絕望的不只是身體的未可知,而是和親人離散的痛苦。她幾乎想要放棄生命,一場核災不僅讓她失去健康的身體,還失去最親的家人。
試問我們怎能放任這種慘劇的發生?犧牲一部份人的權益,成就多數人的享樂?核電廠大多蓋在偏僻的小鎮,要承擔風險的多是附近人煙稀少的小鎮居民,他們和大城市裡的人長得都一樣,他們也該擁有他們快樂健全的人生,展開他們美好的青春。漢娜來到了大城市,在這裡同樣上學,但她卻失去了她的根,而這城市的居民或許靠的就是她家鄉電廠發的電,然而他們看她覺得是怪胎,卻不去想是她承擔了他們不幸的可能。
這部電影有好多的預示,一一驗證在2011年3月的福島核災上面。核災的受害者被迫遠離家園,他們的家就算沒被海嘯沖垮,也已遭受輻射污染。電影裡漢娜和男友的戀情不被男方家人祝福,就跟現在福島女性受到歧視一樣,擔心未來會生下畸形兒,對她們的身體已經有先入為主的不信任感。土地有太多的情感依附,那是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都發生在土地上面,漢娜跟男友回到已開放的封鎖區,為得只是埋藏弟弟。那一片荒涼,腳下的土地已不平靜,像鬼城一樣,歡樂的第一幕已不復見,剩下來面對的只有漫長的荒蕪。復返家園的希望渺茫,就跟福島的居民一樣,面對被污染的土地,許多的酪農者感到絕望而出現了自殺潮,這是他們的根,卻在核災後再也找不回曾經生活的方式。
我們都不想當犧牲者,就像蘭嶼的居民一樣,沒有人想要把核廢料放在自己家裡。風險太高,沒有人承擔的起,最好的方法就是反核,將這種會導致集體恐慌的能源徹底斷絕。災難的來臨未可知,就算有一百種配套的措施也不夠彌補核災帶來的永久性傷害。
核電廠的運轉是生命倒數計時的炸彈開始執行的聲音,滴答滴答,沒有人是拆彈專家,最後在太空看地球會發現坑坑疤疤,是受污染的地,是被圈起來的封鎖區,是人類自毀的傑作。當疏散範圍的圓與圓交集,當沒有人可以不被犧牲,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躲不過這場浩劫,人類才會發現末日不是慧星撞地球,而是自己製造的核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