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99年度精進教學計畫-人權大步走-國小教師人權教育議題讀書心得寫作競賽
文/漢民國小 黃麗淑老師
《影片資訊》
書名(影片名): 不能沒有你
作者(導演): 戴立忍
出版社(發行公司): 原子映像有限公司
出版(發行)日期: 2009-08-14
《本書(影片)摘述》
影片中妹仔沉靜寡言和為了養育她、為求溫飽而曾兼差當乩童、危險潛水維修船工等臨時工為生的父親(武雄),一起居住在台灣高雄市的旗津海邊沒有玻璃窗的小小破舊屋,相依為命。
當警察通知妹仔已到達國小入學的年齡了,提醒要儘快去申報戶口,此時,父親對於親子血緣關係視為理所當然,而到戶政事務所欲報戶口,不料,承辦業務官員以需由親生母親和其戶口名簿上的婚配,方能來辦理手續,拒絕武雄的戶口申報,同時咆哮其縱使請總統來也一樣處理之。
妹仔因為出生時,父母當時並無婚姻關係,導致妹仔至今未報戶口而無法入學,親生父親為了讓女兒能順利上學讀書,聽從朋友意見決定北上,請民代同學協助處理,卻看到官僚的嘴臉和嚐盡社會的冷言冷語,這些都不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對於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法令制度下人權保障與親子關係維繫的基本生存權缺乏常識的父親所能解決與面對的問題。
苦無對策之下,最後,攜女站在天橋上,以最激烈、最愚痴也非常危險欲跳天橋的方式,來表達訴求與心中對於社會的不公平、人權的踐踏做強烈的抗議。然這樣的表達,換得的是父親的牢獄之災,妹仔則由社會局安頓,父女被迫分離的窘境。
出獄之後,父親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校園,欲尋找分離的女兒,也從社會局社工人員口中得知,雖然,寄宿家庭對於妹仔疼愛有加,然她從那個時候到現在都不想開口說話,爸爸聽了非常傷心難過。直到有一天,妹仔在社工人員的帶領下,來到曾經熟悉的旗津海邊佇立時,當看著遠遠剛從船上工作回港的父親,四目相視的濃濃親子情景,令人動容與傷感,為此部以真人真事市民小卒故事為題材的「不能沒有你」做了最後的END。
《心得評論》
親子關係是社會結構中最基本的形成元素之一,證嚴上人說:「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親情最是珍貴。
由真人真事搬上螢幕的「不能沒有你」電影中,看到現今貧富差距加劇、階級分級益顯、官僚制度漠視人民需求的社會現象,導演為了更貼近真人故事主題,以黑白元素作底色調,以電影的手法加以呈現,才讓大家看到這個曾經被報導的新聞事件,其背後的真實面貌得以還原,其中在人權議題上,由故事情境可知,多元社會裡,弱勢邊緣人,對人權知識的缺乏,而這些乃身為教育基層的教師,在教育現場上,應該要引導我們孩子,對於基本受教權、生存權的認識以及涉及尊嚴、公平、平等等人權,也期待人權教育能因此慢慢深耕,影片中看到的面向與感受,列述如下:
一、法律無知陌生與威權害怕恐懼:
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的權利,且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其中「尊重」與「包容」是人權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而「法律」乃是來保障我們市民小卒的,並非專門用來懲罰的。
一般人說到法律,不論是否有罪觸法,就起恐懼心,何況是真的遇到問題時,那種驚慌失措的心情,真是五味雜陳,早已忘記它是可以保護我自的。例如:劇中戶政人員告訴武雄沒有權利幫妹仔女兒報戶口,還用有點咆哮口吻說:「叫總統來也一樣」。當時的武雄是一臉的難過,面對法律卻也只有無奈與無助茫然;再者,朋友告訴他沒有報戶口,卻一起生活,也可能被警察抓,所以,只要聽到有人敲門,總是一臉驚慌害怕。
二、義務教育受教權與入學路遙心“盲”茫:
國民教育,早已是我國國民的基本受教權利,不會因為你的身分、身體狀況特殊而不能入學。
然對於武雄而言,人權議題的無知,卻只能想到找特殊官員出面協助,方能如願,其實他亦可以在戶政事務所,商請戶政人員或警察等單位,協助尋找孩子親生母親下落,那麼,那種擔心孩子入學路遙的心“盲”茫、挫折、絕望心情下的跳橋事件,就不會上演。
三、擁有簡單生活與渴望生存人權:
一家人生活、尊重人權、安居樂業是世界公民共同的願望;想和自己的親人相處在一起,也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生活而已。但是,對於弱勢社會邊緣人而言,由劇中情節看到,彷彿亦是如此的奢望。
只因為武雄這位父親對於法律與社會的絕望,以及渴望和妹仔--唯一親人生活的基本生存念頭,在其內心自我交戰,生活環境又是如此封閉,因而,一時衝動做了危害公共安全觸法的行為,更莫名的失去相聚生活的機會,此乃一般人對人權意識缺乏的一種印證,令人深感難過與遺憾。
四、上位思同理心&庶民擁溫馨情:
民意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為大家排憂服務的,而公務員的工作職責乃是替百姓解決所需,提升品質,讓生活更自在、便利的。
劇中的立法委員及助理、國會外的警衛人員,還有戶政人員、中央官員等,每個人的對話與眼神,對這對穿著不甚整潔,遠從南部騎機車北上的父女,除了,沒有及時給予真誠關懷與指引,甚至,還把其視為重禮的水果籃,藉由盤檢舉動弄到水果四散、爛掉的狼狽景象,卻仍事與願違,真是情何以堪,想想看,如果換成是你我,豈是一個難過了得。
總之,官僚與民意代表果能思民所苦、理民所需,又能對於市民小卒,多一點同理心、尊重心、關懷心,那麼,社會則會更溫馨和平。
五、沉默父女情深&邊緣人權探索:
表情木訥沉靜的妹仔,當武雄潛入海裡修護時,總是一直守護在岸邊,而且還一直看、一直看,守候著、看著在海裡的爸爸,和雇用的老闆在旁打瞌睡、不重視勞工生命,成了強烈的對比,還好,由於她的癡癡守候、直覺接觸、機靈反應,救了深愛的爸爸一命;其次,破舊的船屋,簡陋的生活,縱然一天當中,只抓到那幾隻小小的螃蟹裹腹,只要可以和深愛的爸爸共餐一頓,那種追求人權中,基本家庭生活的守護與滿足,真是無聲勝有聲呀!
最後,由市府社會局社工人員帶著自從和爸爸分開,就多年不再開口的妹仔穿著乾淨亮麗,來到自己曾經熟悉的海邊,和久別的父親相逢場景,似乎在告訴我們“沉默”是我對失去父親的日子裡,自我人權追求的不受尊重,社會的不理解,最沉重的無言的抗議吧! 哪怕是,穿著再亮麗的衣著,也換不得童真的笑顏、比不上和親人簡陋屋簷的歡聚,這就是追求真正人權可貴的地方。
《結語》
「如果能重來」~~決不讓任何人帶走,因為,沒想過會失去你!
家庭和父母,是孩子成長中身邊很重要的寶物。親子家庭生活的存在,不分身分貴賤、富可敵國或貧窮如洗,它的珍貴在於人類對它的需要與珍惜,當心傷時,它是你我最好的撫慰良藥;當風雨無情時,它更是我自最佳的避風港,是金錢買不到的濃情寄託所在。
藉由影片「不能沒有你」劇中的武雄和妹仔父女的案例,我們要教育孩子,知道人權不分貴賤,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唯有自身有爭取人權的勇氣,認識人權,幸福與愛才會擁有。
在一次次用影片引導學生認識人權議題同時,也讓自己與學生淚水一次次的潰堤,劇中那市井小民,只想父女能生活在一起,如此微薄的心願,卻不從人願;因為對法律的恐懼,對權貴的痛絕,對社會的失望,對人的憤怒,更對於人權的無知,未能正確使用人權,導致喪失了自我追求家庭幸福團圓的機會,走了一段灰暗的日子,真是令人扼腕。
武雄的那一句「社會不公平」,道出 批判官僚體制,也凸顯邊緣人封閉的生活腳步、融入社會核心的困難,更對於人權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尊重」與「包容」,徹底的絕望與無助,想讓女兒可以順利讀書的希望,竟是如此遙遠。於是,在落空與失望之餘,選擇以「跳下天橋」的行為,來為自己的人權發聲和表達自我對於無知的人權最大的憤怒,那一幕,讓觀眾們,久久揮之不去。
劇中人,呈現貼近市民的生活,落實真情與觀眾內心真實對話,尤其,對於真實台灣人堅強的生命力,在父女情深的一幕幕場景中靈活嶄露時,一次次深刻的讓我動容,也喚起熱愛教育的我,更想多關心我的學生與周遭的人事物,因為教書是一份最直接也最有效,能協助關心社會,推廣人權議題的機會,是修得福慧最佳的途徑,我樂在其中也備感責任的重大。
人生如果能重來,劇中武雄想著,決不讓任何人帶走妹仔,因為,萬萬沒想過會失去女兒。「不能沒有你」--武雄的案例,值得我們省思與借鏡,也深感人權議題須正視,簡而言之,人權教育即是尊重與包容、自由與平等、公平與正義等觀念的教導、理解與實踐。人權無所不在,日常生活中亦處處可尋,導引正念積極面對逆境,用樂觀的心境尊重人權,其實也在一念之間啊!
總之,深耕人權,學習尊重、關懷弱勢,提升人權意識且生活化,進而建立有正義、包容、尊重及充滿幸福與愛的社會,人權教育大步走,美好未來靠你我,從己出發~~Let’s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