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月珠(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專任講師)
壹、前言
人們總活在習以為常中,而習常之後就是麻木,麻木之後就是不仁。習以為常的麻木不仁,自然不見情意發展。情意發展,情緒與意念的人性成長。
流轉千年的餐桌盡是麻木博覽會,曾幾何時,動物可以像美勞課的黏土,那樣的隨意裁減、搓揉、貼製。變本加厲的戲碼,情與意的泯滅,將鍵入千年電子書的史冊,卻難以閃爍萬古留芳的驕傲。
關懷生命協會出版,紀錄片「生命的吶喊」,裡面有許多人的聲音,叼叼續續這樣說著…
「咱台灣人沒良心啦,這隻腳夾得斷到這樣。」(台語發音)
「這些是經濟動物,現在沒有經濟價值了。這種不堪使用,就要淘汰掉。」
「豬仔在狹小的空間裡無法自由活動,許多豬被無聊給逼瘋了。當牠們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時,是被載上屠宰場的路上。」
「有些重量就可以賣了,嫩肉好吃,嫩肉好價。」(台語發音)
經濟動物是多數人賴以為生的主食之一,當人們在市面上選購一份份的食品;當人們享用餐桌上一盤盤的佳餚時,不知是否想過,牠們來自何處?牠們如何成為食物?這部影片,將經濟動物的一生,以平鋪如實的拍攝手法呈現,希望喚起人們的自省,提醒我們以感激和憐憫的心情,去關懷,去感受牠們為你、我所激勵的恐懼、悲哀和痛楚。
貳、有過之無不及的獸性
紀錄片「生命的吶喊」,直擊了人類自以為豪的創意。
一、雞的部份
(一)一般雞:人工催化與人工殘障
1、為了讓小雞無病無亡的快速成長,以利豢養者的收入,小雞從小就注射催長劑,不但剝奪了雞隻發展免疫力的機會,也型塑了結果比過程更重要的生命教育。
2、為了雞隻互玩時不傷及彼此,便燒掉雞嘴上顎;為了公雞交配時不傷及母雞,從小就剪掉其爪,以利豢養者的收入。以此物化觀,而非生命觀的操作,不知人們會不會因小孩子互玩時,可能帶來的彼此傷害,而剪掉其子的手腳。
(二)肉雞:欺騙
為了讓肉雞吃多多長大大,人類不惜給予肉雞二十四小時的光照,以混淆牠對日夜的認知。肉雞以為一直是白天,便不斷進食,不斷長大,不斷增加豢養者的收入。如此金錢觀、工具觀的操作,不知人們是否也會讓其子二十四小時不修不眠的進食促長,以儘快回饋養育之恩。
(三)蛋雞:壓榨
為了讓蛋雞終生下蛋,即便雞老珠黃、無力下蛋時,仍透過七日斷食、強迫退毛、生命功能集中在產蛋上。等下完一批蛋後,若又無力下蛋,便再斷食,再退毛,再下蛋。終其一生,直到蛋雞再也擠不出半顆蛋時,只剩送死一途。如此壓榨觀,不知人們是否也會要求應享天倫之樂的阿嬤疲於生育?
二、豬的部份
(一)小豬:物化管理
1、口腹縱欲:爲了肉質好吃,以利營收,小豬從小即被閹割。如此口腹觀,已見各種美食充斥後的口味麻木、追不勝追的口味競技、以及惡性循環的重口味,甚至人類的心性行為也是麻辣加劇,不知依此可否創造美好的人類社會?
2、物化觀:為了小豬玩耍時,不傷玩伴,從小即剪牙,剪尾。如此物化觀,而非生命觀的操作,也波及非人稱化的人群關係。例如醫生的眼中只有病,沒有病人;老師的眼中只有教材,沒有學生。同理,病人眼中也只有治癒,沒有醫生;學生的眼中只有學分,沒有老師。一切只是病理操作與知識販賣。
3、操縱觀:為了能區別胎次,俾利經營操縱,從小即剪豬耳以為記號。如此管理觀,不知人們若有雙胞胎之子時,是否也會一位剪右耳,一位剪左耳,以玆區別,免得已為當中一個洗了兩次澡,另一個卻一次也沒洗。
4、增產營利觀:為了增產營利,小豬從小即離乳離母的分欄餵養。如此管理觀,有如未有育嬰假時,襁褓嬰兒常在母親有上班之需的情形下,即已離乳離母的託給保母照顧。
(二)母豬:催生
為了生產報酬,母豬分娩時用人工拉拔胎兒,分娩後即離乳,再催化受孕。不知人們是否也會不顧幼兒的肌膚之親、母體的身體復原,如此對待其妻與子。
(三)大豬:一生狹小與人工屠殺
為了空間經濟,每隻圓滾滾的豬隻,幾乎都被圈豢在與其體積相等的格欄裡。又為了溫體豬肉售價較好,人們便以不人道的方式進行人工屠殺,而非以較吻合衛生方式進行電宰。只惜許多消費者不知不衛生的現宰溫體豬肉對其健康的威脅性。
三、經濟動物:三十分之ㄧ的生命週期
許多經濟動物只有三十分之ㄧ的生命週期即予宰殺。
假如,人類的生命週期有九十年,三十分之ㄧ,即是三年。那麼人類便需將牙牙學語、孺慕之情、學校同樂會、打拼聯考、班級烤肉郊遊、職場揮灑、尋覓真愛、走上紅地毯、生子甘苦、人倫之樂、朋友走訪、社團參與、出國旅遊….,各種學習與歷練的體驗,各種個人化與社會化的鋪陳,都要壓縮在三年之內快速囫圇吞棗,不知這將如何成就一切的人類文明?
叁、動物權與人權
或謂經濟動物不可與人類相比,一、經濟動物終將一死,生命過程不必理會。然而人類也終將一死,是否也不必重視生命過程。二、經濟動物是為人類利益而生。難道人類不是?其實,人類更是為人類利益而生,還為宇宙生命而生,正如蔣中正先生的名言之ㄧ:「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既然兩者一樣使命必達,經濟動物應如人類被善與對待!
此外,世界人權宣言主張人類應有享受經濟、社會、文化的權利,然而上述對經濟動物的操作,將無法令人類獲得美好的經濟、社會、文化的生活。
人們以人工催化、人工殘障、欺騙、壓榨、口腹縱欲、物化觀、管理觀、增產營利觀、催生、人工屠殺等方式進行經濟動物的操作,不僅嚴重侵害動物權,對人權的侵害更多。因為這些操作嚴重的惡薰了人類的思想與言行模式,進而傷害人類理想社會的建構。所惡薰的人類思想與言行者,如下:
1、人工催化:激化速食的社會化。美國人花在速食商品的金額,超過在高等教育、電腦軟體、個人電腦或新車等方面的支出。以2000年為例,美國人在速食業的消費1100億美元。速食已經成為美國人的社會習慣之一,這種經驗就像刷牙或紅燈止步一樣理所當然。速食業加快商城的設立,擴大貧富差異,加速肥胖盛行,也將美國文化霸業推向海外。速食已如好萊塢電影、牛仔褲和流行音樂一般,成為美國文化的主要輸出品,許多國家根本無法抗拒速食文化入侵。
2、人工殘障:自戕的社會化。如父親攜子燒炭自殺、富士康13位員工的接連跳樓事件。
3、欺騙:詐欺的社會化。如囂張的詐騙集團,台灣平均每一周被詐騙的金額超過億元以上,已嚴重傷害社會信任與經濟機制。
4、壓榨: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化。如地下錢莊;傷害勞動人權的人力外派主義,對勞工造成嚴重的傷害,如身份上的次等化,派遣工沒有升遷機會,勞動三權被徹底剝奪(團結權、集體行動權、協商權),同工不同酬,工資低落。
5、口腹縱慾:無所不吃的社會化。如野生保護動物被偷獵竊食。
6、物化觀:只看生命片段、不看生命全程的社會化。如影片的剪片,傷及文藝欣賞;考試背重點、不做全盤統整理解的分數結果論。
7、操縱觀:權謀與宰制的社會化。如政治權謀掛帥下公共政策的悲哀 、政黨、商業活動的交攻謀略,經常陪上人民的權益與消費者的權益。
8、增產營利觀:鈔票至上的社會化。如搶劫銀行、笑貧不笑娼。
9、催生:量化的社會化。如大學裡的教學評鑑,以量化取勝的催生各種績效圖表的操作。此外,「陳樹菊將成課本人物,做學生典範。」教育部長在頒獎給愛心菜販時,宣布這消息。但陳樹菊效法的典範並非課本人物,而是曾伸援手幫她的老師。老師發動募捐,不為回報或得獎,無私種籽長成愛心大樹,這就是生命教育。但是,假如陳樹菊的老師將募款資料、合照證據黏於評鑑表格的畫面,則如此的競爭評鑑績效,意涵為人師表的人須隨時將對學生的付出存證,這將為學生立下如何的功利典範?與讓人作嘔的功利氣息?
10、人工屠殺:草菅生命的社會化。如墮胎氾濫、胎兒性別操作及其人工流產,已引起醫學倫理四個大原則的強烈探討,即 doing good (beneficence), safety, not harming (non maleascence), informed consent (autonomy) 及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justice)。
肆、獅子也是素食者
素者,樸素單純無雜染。佛教吃素觀取其樸素單純無雜染,除了自然性中一噸飽的果腹之外,沒有參雜貪瞋癡慢疑 等五項毒素。
以此而論,則肉食的獅子也是素食者:
一、無貪念:獅子只在生存需求時捕食,如飢餓、或遭受威脅與攻擊時,此外即無額外的需索無度。不似人類的199吃到飽,飽到撐,撐到吐,吐到要看醫生,外加減肥塑身,盡是滋長貪念的淵藪。此外,消費者一心吃到撈回本,經營者則是「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的如意算盤,兩方盡是一片交相攻錯、惡化人性。終究無法體會「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二、無傲慢:獅子不會在中元普度殺豬公,欺下敬上、自我本位、以他類為祭品的巴結權威,建構卑微的傲慢。
三、無疑心:獅子不似人類疑神疑鬼、經常懷疑他方對自己的權威不夠禮敬,而下手為強,以排除背馳、以貫澈馴服。導致兩車擦撞也能略過理性討論,但以聲色嚇人、拳頭較量;導致路上無意的喵一眼,也能因冒犯之嫌而引起瞋意,惹來殺身之禍。
四、無瞋意:獅子不似人類「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的會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手法凌虐同類或異類生物。
五、無癡妄:獅子不似人類癡妄的以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卑微的傲慢」、「排除背馳」、「瞋火燒德林」的方式可以建構幸福美滿的日子。
伍、結論:不以貪瞋癡慢疑對待動物
目前動物保護理念的思想已有二個理念,一為動物權(animal rights),二為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前者強調絕對的動物權,人類沒有使用動物之權利。後者不承認絕對的動物權,但承認人類利用動物之現實,且強調必須全力以人道方式對待動物。無論動物權、動物福利,人類應該認真思考以人道的(humane)方式對待動物,至少應思不以貪瞋癡慢疑待之、應思如何避免其忍受「不必要的受苦」(unnecessary suffering)。此含三概念、三道德、五大自由: 若不以此為努力標的,動物權與人權將如上所述,將具呈損失。
三個概念(three animal welfare concepts):1、生理(physical):動物在人類飼養下應有正常的生理狀態。2、心理(mental):動物在人類飼養下應該免除痛、恐懼等感覺。3、自然(natural):動物在人類飼養下應該提供動物自然行為的需要(needs)。
三個道德責任:1、科學(science):以理性的專業知識作為對待動物之依據。2、倫理(ethics):強調飼主對動物應有道德責任(responsible ownership)。3、法律(law):規範飼主對動物應有之法律責任。
五自由: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明列動物之五大自由: 1、免於飢渴之自由。免於饑渴及營養不良的自由,飼主應供應足夠飲水與食物,以維持被飼養動物之健康。2、免於不適之自由。免於身處不適環境的自由,保證提供合適環境、防風避雨、保暖禦寒的棲息處。3、免於痛苦傷病之自由。保證提供疾病預防、疾病及受傷可迅速治療。4、表現正常行為之自由。免於剝奪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保證供應適當空間、設備與同物種互動交往的機會。5、免於恐懼與焦慮之自由。保證避免引起心理層面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