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霖雄(成大通識課兼任教師)
《影片簡介》
《費城故事Philadelphia》,(或譯《費城》),是一部探討愛滋病者人權的電影。1993年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也是好萊塢第二次深入地探討愛滋病對社會的影響和愛滋病人在社會上的遭遇和生活。美國電影演員湯姆‧漢克斯在片中出色表演而獲得了1993年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影評》
安得魯是一位前途看好的年輕律師,卻因為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且又感染愛滋病,而被美國賓州費城最聲名卓著的律師事務所藉故開除。他必須為名譽、正義、甚至自己的私生活而奮戰。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討論同性戀通常常會牽涉科學,神話,宗教,政治和情緒。同性戀經常被定義為病態,犯罪和異教徒的行為。所以同性戀者需要受到處罰,醫治和控制。雖然在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決定將同性戀自心理疾病診斷分類中剔除,但自1980年代以後,致命的愛滋病毒出現以後,社會上對同性戀那種公然和隱藏的敵對態度一夕間似乎獲得反對同性戀的動力。(Martti Gronfors and Olli Stolstrom,1987)
同性戀好像成了社會傳統正派價值觀念的威脅,也妨礙了社會上的正派人士。新聞媒體也利用社會大眾對同性戀與愛滋病的好奇和恐懼發了不少橫財。媒體同時也擅於迎合一些敵視同性戀的勇士,掌握了大眾非理性的情緒行為。為了界定誰才是研究同性戀的專家,精神醫學界先「規範」了同性戀係屬於醫學的領域而佔盡了先機,無非就是為了權力,尊嚴和利益。至於同性戀者或愛滋病患似乎成了社會大環境裡「暗夜的飲泣者」。(Martti Gronfors and Olli Stolstrom,1987)
心理學家Petty& Cacioppo(1983)將態度定義為「對特定的對象(人、事、物)的一般性與持久的正面或負面的感受」。一般人對同性戀者的態度大多是負面的,要改變大眾對同性戀者或愛滋病患的態度和行為首先要改變他們對同性戀者或愛滋病患的認知,甚至要鼓勵他們多接觸和關心周邊的同性戀者或愛滋病患。
大眾對同性戀很容易產生謬誤的印象(見2009年認識同志手冊 pp.8-14),認為:
(一)AIDS是由同性戀傳染
當初,同性戀者被認為就是愛滋病患者。如今,大部份的患者是肇因於性生活過於頻繁,性伴侶過多所致。異性戀的性關係不見得較單純,而且感染AIDS有等高的機率。
(二)同性戀等於變異性症
許多人常常會將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與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混淆,因此把同性戀者想成不當的性別認同。一般人以為,男同性戀者一定像女性般嬌柔,而女同性戀者一定像男性般陽剛。其實,這只是少數現象,異性戀中也存在。
(三)同性戀者等於戀童癖
猥褻孩童的罪行無論是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都有可能發生。
(四)同性戀是不自然與違反道德的
有人認為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是不自然的。如果同性之間的相戀或是性行為,是自願的,是歡愉的,有何不自然? 一般認為自然的異性性行為,如果是強迫的,又有何自然可言? 道德觀是社會化的結果,不同時期,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認定。處於多元化社會的我們,更不應該以自己的價值來加諸他人。
(五)同性戀恐懼症
衛道人士認為,承認同性戀,會鼓勵青少年模仿,也許會有這種狀況存在。但是,一個人的性取向,是否這麼容易被動搖?值得探討。至於軍隊、監獄、或是男女分校等特殊環境產生的「情境同性戀」並不能視為真正的同性戀。這些人一旦恢復到日常環境,這種同性取向的情愫便會消失。
(六)異性戀的伴侶關係一定比同性戀穩定
由於缺乏法律與子女等等的約束,同性戀有更寬闊,更自由選擇適合伴侶的空間,並不代表同性伴侶就較不穩定。反觀異性戀,常常因為婚姻、家庭或子女因素考量,而維持表面的伴侶關係,這種穩定的伴侶關係,毫無愛情意義可言。
同性戀的研究大多屬於「意見」或「評論」的,實證性的資料仍然有待開發。(D. D. Reidpath, B. Brijnath, & K. Y. Chan 2005)。當今年輕人在青少年時期就會探索他們的性傾向和性觀念,導致學校中同性戀學生更多人的「出櫃」。相對的,也會在學校環境遭遇「同性恐懼」的氛圍,從而增加異性戀同學的多數族群 ‘騷擾’ 少數族群同性戀同學的情形(Valenti, M. & Campbell, R. 2009)。
在競爭激烈的工商社會裡,若能在組織中營造包容不同性別取向的氛圍,也可以促進員工的工作士氣。最近蓋洛普民意調查亦發現,員工如果感受到公司組織氣氛更包容,價值觀念更多元,對公司的認同、滿意度會更高,也比較願意繼續在公司裡服務(Day, N. E. & Greene, P. G. 2008)。
《參考資料》
1. Baker, S., & Campbell, C.A. (Eds.). (1998). Special issue. Sexual minority youth and the school counselor: The challenges of a hidden minority.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1).
2.Cacioppo, J. T., Petty, R. E., & Morris, K. (1983). Effects of need for cognition on message evaluation, recall, and persua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805-818.
3. Day, N. E. & Greene, P. G.(200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all 2008, Vol. 47, No. 3, Pp. 637–654.
4.Gronfors, M., & Stolstrom, O.(1987). Acta Sociologica 1987(30), 1: 53-66. Hodson ,G., Harry, H. & Mitchell, A. (2009).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 509–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