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向仁
影片資訊
影 片:有你真好(The Way Home)
導 演:李廷香
演 員:金乙粉
俞承豪
出品時間:西元2002年
國 別:韓國
片 長:87分鐘
得獎記錄:2002韓國大鐘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獎。
第50屆西班牙聖塞巴斯汀影展最佳新進導演獎。
級 別:普遍級
劇情簡介
暑假期間,7歲男孩小武跟著媽媽去外婆家。坐火車、坐公車,山路蜿蜒而上,在城市長大的小男孩已經感受到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外在環境了。
七十七歲的啞巴外婆雖然是個生活貧苦的獨居老人,卻樂天知命,安於現狀,然而住在這荒涼偏僻的鄉下,小武顯然難以適應,鏡頭特別透過他的眼睛,對週遭簡陋髒亂的環境掃描了一遍。
趁母親和外婆交談時,小武小便在外婆的鞋子上表達無言的抗議;母親要他打招呼,他不理睬;外婆摸他的頭時,他嫌髒趕緊躲開。
小武不喜歡骯髒的外婆,送走母親之後,外婆要牽他回去,他卻做出要打外婆的模樣,不能說話的外婆只能在胸前比劃了一下表達心意。小武罵外婆白癡笨啞巴傻聾子,外婆招手要小武跟著走,他卻故做姿態,置之不理,這就是一開始小武和外婆的互動模式。
接下來正式要跟外婆一起生活了。外婆做的菜他覺得難以下嚥,還好有自備的罐頭食品佐餐;外婆放了不知多久的糖果,他瞧都不瞧一眼,還是習慣吃自己帶來的巧克力。晚上無聊極了,電視不知壞了多久,敲敲打打也沒用,只能邊喝可樂邊打電動,外婆在一旁縫衣服。
第一天晚上過得還不錯,不過有個問題無法解決,想上廁所大便怎麼辦呢?看起來好像還是得心不甘情不願地向外婆求助。
第二天外婆一天的工作,從挑水開始;小武則繼續玩他從城市帶來的機器人玩具。鄰居小孩前來送外婆水果,小武不懂得和別人分享他的玩具,還用腳踢狗,表現出一種不合群的人際關係。
走出戶外,找不到玩伴,百無聊賴,沒關係,室內也可以玩直排輪喔!
他發現生活上越來越多的不方便,晚上拿不到放在高處的手電筒,外婆總算有點用處,可以幫他拿;睡覺時蟑螂到處跑,還是靠外婆用手抓;不過外婆也需要他幫忙啊!縫鞋子穿針引線,外婆的老花眼根本就看不到,小武這時就派上用場了。
不會說話的外婆其實也很想和小外孫溝通喔,不過真是困難,外婆連積木這麼簡單的玩具都放不回去呢,更別說是那些電動玩具了,兩個人真是活在不同的世界呢。
衝突發生了,小武的電動玩具沒電了,買電池需要錢,可是外婆沒錢,小武生氣了,任性地踢罐子、丟鞋子,最後居然想到拔下外婆的髮簪去買電池。
鄉下地方到處都買不到電池,回家時又迷路了,無助的小武哭了,所幸熱心的路人幫忙,面對這樣的人際關係,讓小武的內心產生了變化。
小武和外婆的關係也有所改變,下雨時會幫忙收衣服,外婆生病也會盡力照顧。
到市集去,小武大塊朵頤了一番,買鞋子,吃零食,花了不少錢,他了解這是外婆辛苦賣菜的錢,看到電池專賣店也不想買了。
回程時,外婆沒上車,小武等了好久好久,嗯,他懂得擔心牽掛了。直到外婆出現,他才放心,幫外婆拿包袱,偷偷地把自己最喜歡吃的巧克力派塞到裡面。
小武還是有些任性的行為,嫌外婆買的鞋子醜啦,不會剪頭髮啦,上廁所要外婆陪啦,不過當他看到電池和電動玩具放在一起的錢時,感動得哭了。
暑假將盡,小武要回到城市了,外婆不會講話不能打電話,學認字也不行,小武連夜畫了好多卡片,生病的、想念的,外婆可以根據圖案寄給小武,細心的小武還幫外婆穿了好多針線,夠用一陣子了。
臨別依依,小武不知如何表達,對不用言語的外婆而言,也不需要太多的話吧,在胸前比畫一下,外婆一定了解的,那是一種心與心之間的聯繫。
欣賞與評析
《有你真好》純粹只是一老一少、祖孫兩個人的故事,簡單卻動人。
大概是不景氣吧,單親媽媽將7歲小男孩小武帶至鄉下,暑假期間讓他和外婆度過,鄉下老太婆,又是個啞巴,和這城市來的小孩如何相處呢?
首先當然呈現的是城鄉差距,城市的小孩帶來的玩具是機器人和電動遊戲,對照外婆的手工編織及縫紉,形成有趣的畫面。
小孩子認為外婆是白癡,好像什麼都不會。電動玩具沒電了,要錢買電池,外婆居然沒錢;想吃肯德基炸雞,外婆卻燉了一隻清水煮雞;和女生約會,想剪一個漂亮的髮型,卻被外婆搞得見不得人。唉!在小孩子的心目中,這外婆真是個白痴呢!
只是這個又髒又醜又老的外婆也不是毫無用處,夜晚上廁所,荒山野嶺之中多恐怖呀!這時外婆派上用場了,守候在廁所外面,不許偷看也不許看不到;睡覺的地板蟑螂橫行,小男孩拚命找殺蟲劑,最後還是要靠外婆用雙手捕捉;當然還可以帶小男孩到市集,買些零食吃。
相處了一段時間,小男孩也是有一點感情的,外婆生病,他學會了照顧;下雨天他也會收衣服了,這就是一點點的進步。
暑假結束,母親來山上接小男孩,和外婆說再見,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離情依依,清清淡淡,卻也自自然然。
整部電影看完,其實是有幾許感傷的。小時候,每個人都曾經是那個任性的小武吧,有時惡劣到把外婆唯一的鞋子尿濕,然後丟掉,外婆只好光著腳挑水挑柴。
可是,不論做了什麼事,外婆總是無怨無悔,啊!外婆是個啞巴,這樣的設計多麼具有象徵意義呀!原來大人就是這樣無怨無悔的對待下一代!
曾經我們都是小武,逐漸長大,我們又將會成為外婆,我們永遠任性地對上一代,卻也永遠無怨無悔的對下一代,永不停息的循環,也包含了永恆的無奈。正因為永遠難以跳脫這樣的輪迴才更加無奈,所幸有一些小小的安慰,那怕只是收一件衣服,或是寄一張卡片,嗯!人有時很容易滿足的。
至於片中的精采片段,分述如下:
(一)母親的叮嚀兒子總是當作耳邊風
首先在影片一開始的火車中,我們就看到了一對溝通不良的母子,兒子小武說:「她是聾子嗎?她不會說話?那她就不會像妳一樣煩我了。」在兒子的心目中,母親說的話常常是令他厭煩的吧!這本身就是個隱喻:母親的叮嚀兒子總是當作耳邊風。
(二)小武對鄉村生活的不適應
在公車上,鄉野農民的大聲喧譁,以及雞飛狗跳的吵雜環境令小武很不能適應,在城市裡過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如何一下子融入落差這樣的大環境中呢?不用說,小武不喜歡這裡。可是,下了公車,不由分說,母親強行拖著他走,甚至還毆打小武,小武說:「幹嘛打我?」。是的,為什麼要打小武呢?首先我們看到了一種不良的母子應對關係,也就是透過較為粗暴的肢體行動來表達意見;其次值得思索的是:母親不得不帶小武來這裡背後的原因。
(三)從不屑到不捨
鞋子是片中很重要的道具,從對待鞋子的態度可看出祖孫之間的感情變化。一開始不用說,小武小便在外婆的鞋子上,外婆沒錢買電池,小武又氣得把鞋子丟掉;外婆就不一樣了,看到小武的鞋子舊了,到市集為他買了一雙新鞋,小武卻不領情,可是當他受傷回來,看到外婆給他買電池的錢,內心後悔不已,晚上鏡透呈現外婆和小武的鞋,代表了祖孫融洽的感情。
(四)路人好心相助
迷路相當具有象徵意義,迷路的小武哭了,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他不知所措,不認識的路人也會幫助他喔,這次的迷路對小武而言,一定有不同的體會吧!
(五)從陌生到熟悉
下雨天,小武趕忙跑出去收衣服,只收自己的,想想看,還是連外婆的也一起收下來吧。雨停了,重新曬衣服,不對,要調整一下次序,跟原來的一樣,這樣外婆也看不出來吧。嗯,多有趣的畫面,小武的衣服與外婆的衣服互相夾雜著,這不也正代表了情感的交融嗎?
(六)從與外婆生活學會分享
外婆沒上車,小武等了好久,終於看到外婆了,放心了,這是一種牽掛,牽掛就像包袱一樣,有一些重量,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靠著牽掛來聯繫的,小武逐漸懂得這個道理了,因此他走在前面,外婆走在後面,他提著外婆的包袱,面露笑容,多麼具有象徵性的鏡頭啊!把一塊巧克力派放到包袱裡,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分享吧!
(七)摸心摸出赤子真心
外婆不會說話,都是用簡單的手語和人溝通,最常用的就是摸心,這一招小武也學會了,對紹義用了一次,還有最後和外婆分離時也用了一次,人與人之間,有時真的不太需要言語,只要心與心的聯繫就勝過千言萬語了。
人權思辯
人權概念介紹
相關名詞概念分述如下:
(一)年輕的老人(young old):
意指年齡在65歲至74歲的人而言。老老人(old old)指年齡在75歲以上的人。最老的老人(oldest old)指年齡在85歲以上的人。
(二)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s):
意指那些在西元1945至196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期間所出生的人而言,而這些人將在西元2010至2025年左右邁入老年時期。
(三)高齡化社會:
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依早期聯合國的標準,一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過7%時,即算是進入了高齡化社會,屬於老人國了。事實上這是世界上所有國家,在經濟醫學進步之後,共通的必然趨勢,歐洲的英國、德國和瑞典,目前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都以接近15%,甚至更多,老化讓這些國家擔心失去朝氣活力,整個人口結構的改變也吞食了原本運作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
(四)國際老人年:
由於世界人口的老化速度急速增加,全球的老人問題受到重視,目前,每十二個人中有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但到了二0五0年,估計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因此,在一九九二年通過的「老化宣言」中,除希望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學院、私人企業能在社會的相關活動上合作,以確保老年人得以獲得適當的需求滿足,並指定一九九九年,為國際老人年;並且訂定十月一日為國際老人日。
(五)老年歧視(ageism):
簡單地說,老年歧視或年齡歧視(age discrimination),就是純粹以年齡為標準將人予以分類及判斷,例如某一年齡以上的人就不適合工作,老年人都需要扶持照顧等等。這些看法將所有老人予以概念化、概略化,忽視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或老人彼此間異質性大的事實。
(六)懷舊療法(reminiscence):
當老人面對死亡時,藉由減少活動,轉向內心世界進行往事回顧,或參與特殊安排的活動,體驗過去生活片段,以達到促進自我了解,並從中發現意義,肯定自己的一生。
對老人人權的議題探討
有關老人人權的相關討論可由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一)國際老人年的訂定有何特殊意義?
國際老人年的訂定,主要是希望透過各界與國家的合作,共同創造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這也是我們一九九九國際老人年的主題。我們必需由家庭、社區、媒體、民間企業、整個社會等,一同來關心老人的相關議題,就是引導我們走向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的最好方法。
(二)為響應一九九九國際老人年之國際行動,我國有哪些作法?
成立一九九九國際老人年福利推動委員會,由部長擔任主任委員,內政部次長及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擔任副主任委員,委員則邀請老人福利相關團體組成。並分別邀集地方政府與老人福利相關團體組織、基金會等,共同規劃一系列相關活動。
(三)國際老人年的標幟有什麼含意?
聯合國在一九九七年公佈了國際老人年的標幟,旋轉的同心線條表現出活力、多樣性、相互扶持與活動與進展,「活力」是指以健康的生活形態,來增進老年人心理與精神的能力,「多樣性」是指老人能從生活中取得豐富、多樣的經驗,「相互扶持」是指重視各世代間的互相關懷及交流,「活動與進展」則是聯合國推行的各項行動計畫,以促進老人參與社會、認知到他們的需求。
老有所終
(一)各級政府有關老人福利的經費來源為何?
根據老人福利法第六條的規定,各級政府老人福利之經費來源如下:
a、按年專列之老人福利預算。
b、社會福利基金。
c、私人或團體捐贈。
(二)對於身心受損致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老人,地方政府應提供哪些居家服務?
根據老人福利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為協助因身心受損致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老人得到所需之持續性照顧,地方政府應提供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下列居家服務:
a、居家護理。
b、居家照顧。
c、家務服務。
d、友善訪視。
e、電話問安。
f、餐飲服務。
g、居家環境改善。
h、其他相關之居家服務。
(三)老年人視、聽覺均呈退化現象,如果家中有老人,該如何照顧?試就生活起居各方面舉出具體實例。
a.面對著老人說話,速度放慢並以手勢協助老人了解。
b.在語調方面,勿以高音喊叫,老人不易接收,必要時可使用助聽器。
c.在走廊轉角必須安裝燈光,兩邊應有扶手以協助老人行走。
d.樓梯每一階梯應有不同色帶,以免老人因視力不佳,分不清楚階梯而摔倒。
e.盥洗室內應注意地面不可太滑,馬桶亦以坐式的為佳,周圍要有扶手。
f.老人視力減退,所以室內光線要充足,常用物品放於固定位置。
老人問題的心理層面
(一)影片中母親帶小武去外婆家,帶了什麼禮物給外婆?為何要送這些禮物?
母親送給外婆的是保健食品,按照馬斯洛(Maslow)的理論,營養是位於金字塔的底部,屬於人類的基本需求,自有其重要性。而營養的適當與否對老年人更形重要,因為老化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特性及問題與營養的供給息息相關。因此,一般人常把保健食品當作禮物,贈送給老年人,影片中的外婆後來亦將這份禮品轉贈給生病的鄰人。
(二)老年人出現的心理衛生問題很多,可否舉例說明?
老人學上常提到的三個D是大家較為熟知的問題,對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有相當大的影響。所謂三個D是:痴呆(dementia)、譫妄(delirium)、憂鬱(depression)。癡呆亦稱「失智」,阿茲海默氏病即為其中之一。譫妄和痴呆不同,是一種急性的、短時間的意識混亂的狀況,多是可逆性的,通常是可治癒。由於大眾對老年人刻板的印象,老年人的憂鬱症經常被忽略,未能積極治療。
(三)聽老人說話也算是一種心理治療嗎?
當老人講述兒時故事時,許多晚輩會不耐煩的說:「我聽過一百遍了!」然後掉頭就走。其實聽老人說話是一項相當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老人為因此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並且感受到他人的關懷。
教學活動
活動一:電影欣賞暨分組討論
à教學目標:
1. 從親子關係學習人權的意義。
2. 加強對老人的理解。
3. 培養尊重人權的精神。
4. 探討老人問題及福利政策。
5. 探討個人、家庭與社區的關係
à教材準備:
1.影片:有你真好
2.放影設備
3.學習單:每位同學A4紙一張,列出下列題目或教學者自己設計的題目。(教師可利用P.74~P.75所附之學習單規格放大影印使用)
(1) 請簡單說明本片的主旨與內容。
(2) 請分享本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或對話。
(3) 如果你是小武,你會這樣對待外婆嗎?
(4) 如果你是小武的親人或朋友,你會怎麼辦?
(5) 社會上對獨居老人有何照顧措施?
(6) 你對老人的看法如何?
(7) 你的親人中有沒有老人?你會如何面對?
(8) 請分享觀賞本片後的感想和啟發。
à活動程序:
1.老師簡介本片劇情,並分享片中精采對白。
2.觀賞影片。
3.分組完成學習單。
4.教師簡述人權概念,並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相關議題。
電影「有你真好」欣賞學習單
1.請簡單說明本片的主旨與內容。
2.請分享本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或對話。
3.如果你是小武,你會這樣對待外婆嗎?
4.如果你是小武的親人或朋友,你會怎麼辦?
5.社會上對獨居老人有何照顧措施?
6.你對老人的看法如何?
7.你的親人中有沒有老人?你會如何面對?
8.請分享觀賞本片後的感想和啟發。
活動二:體驗活動----安養機構參訪
à 教學目標:
藉由探訪安養機構,透過與老人對話,紀錄不同的生命歷程,並仔細觀察所謂高齡化的現象,藉此引發學生對臨終關懷的思考,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愛精神。
à 教材準備:
1. 校車或大眾運輸工具.
2. 照相機.
3. 錄音機.
4. 筆記本.
à 活動程序:
1、選定較為近便的安養機構,事先聯絡安排時間探訪。
2、將學生分為五組,每組八至十人。
3、至安養機構,各組與一位老人聊天互動。
4、觀察紀錄老人的言行。
5、各組學生亦可提出問題請教老人的看法。
6、整理紀錄,各組人員討論。
7、結論報告。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à書籍
1.【老年研究報告】艾瑞克森夫婦,海倫.克夫尼克合著,張老師文化,民國89年5月。
2.【老人與社會】James A.Thorson著,潘英美譯,五南圖書,民國88年。
3.【老人心理治療】Bob G. Knught 著,康淑華譯,心理出版社,民國90年。
4.【老人福利】白秀雄著,三民書局,民國85年8月。
5.【老人問題與對策】徐立忠著,桂冠圖書,民國73年元月。
6【社區老人教育】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復文圖書,民國73年元月。
7【老年護理學】王世俊等著,匯華圖書,民國86年2月。
à影片
1野草莓(瑞典)
2猷山節考(日本)
3金池塘(美國)
4魔繭(美國)
5長路將盡(美國)
6心的方向(美國)
7推手(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