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訓導及人權法治教育中心學校人權教育研討會會議實錄 ── 電影賞析-老師的黑板
文/黃默教授
《劇情簡介》
一群老師背著黑板在伊朗和伊拉格邊界山區到處尋找學生,為了要傳道、授業、解惑,其中一位老師雷萬背著黑板
翻山越嶺找尋失學的兒童,另一位老師薩伊則沿著河岸,尾隨一批老人及少婦,試著去教他們識字。
但這兩位老師受到不少阻力,年輕的一代,為了生活,必須冒險走私,即使有心求知也無法安靜學習,而老一輩的人
則認為生活本來就是一本大書,毋須再去讀書認字,但這位老師並不氣餒,其間也經歷了不少驚險及感人的事情…
本片由伊朗最年輕新生代導演莎米拉馬克馬巴夫執導,今年21歲的莎米拉,在1998年年僅18歲的她,憑《蘋果》
(The Apple)創下入選坎城影展最年輕導演紀錄,她的父親是伊朗名導穆森馬克馬巴夫,她八歲時就在父親執導的
《The Cyclist》中演出,其間也陸續在她父親的片中客串演出,又在父親所設立的電影學校接受完整的電影教育,
可以說是從小就浸在『電影』中。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靈魂人物--雷萬老師由《醉馬時刻》導演巴曼戈巴迪飾演,他曾獲得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
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等…也是阿巴斯的副導。另外,本片中除了巴曼戈巴迪、貝娜賈法利、薩伊穆罕默德外
,其餘的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包括山下山上百名臨時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
《老師的黑板》是由馬克馬巴夫的製作公司,義大利的Fabrica Cinema及日本T-Mark公司共同集資製作的,值
得一提T-Mark公司是專門有計劃地扶值亞洲各國的年輕導演拍攝電影。我國的張作驥導演《黑暗之光》就曾以
『T-Mark』出品的名義參加了一些國際影展。
什麼是「庫德族」?
庫德族是全球人數最多的一群遊牧民族,超過三千萬人,屬於印歐人種中伊朗人的一支,散居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他們曾於西元前612年建國,從1150年開始稱為「庫德斯坦」(Kurdistan)直到今日。庫德斯坦的面積大約五十萬平方公里,自1923年起被瓜分為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領土。庫德族曾經過一個世紀抵抗阿拉伯回教國家的侵略,但最後仍不敵其強大勢力而皈依回教,但仍盡所能地抗拒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在此之前,庫德族人多信奉祆教,也有相當的人口信奉基督教和猶太教。
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庫德族人和強勢的土耳其鄂圖曼帝國達成軍事結盟協議,得以建立起十七個半獨立的城邦,並在這三百年中,以自己的母語發展出豐富的原創文化。直到一次大戰後,西歐列強為了安撫戰敗的土耳其,竟把庫德族割讓出去,從此庫德族再次失去自己的國家。今日大部分的庫德族人﹙約一千五百到兩千萬人﹚居住在土耳其,卻被迫放棄自己的民族認同和文化,連母語也不准說。在1980年土耳其內部一場軍事政變後,成千上萬的庫德族人還因為種族歧視政策被逮捕,終於造成1984年庫德族的獨立起義。然而這場戰爭卻讓三萬七千多人喪生,其中五千人是土耳其士兵,並造成三百萬庫德族人流離失所、四千個庫德族村莊被破壞殆盡或淨空、四千五百位庫德族知識分子遭到土耳其騎兵隊殺害。如今土耳其的庫德族人雖然在他們的領袖號召下,放棄了武力鬥爭,但仍在邊界維持五、六千人的兵力,等待土耳其企圖加入歐盟時,或許會將提昇庫德族的人權和政治權利作為交換條件,因為在歐洲也有將近一百萬的庫德族人。
在伊朗,大約有一千萬遭受種族或宗教迫害的庫德族人居住在此。但由於他們信奉的回教和伊朗屬不同教派,因此一直遭到政治迫害。直到伊朗精神領袖柯梅尼死後,伊朗當局放出和平共處的風聲,然而卻在1989年在維也納暗殺了正參與和平談判的庫德族分離主義領袖,並在三年後又在柏林暗殺了他的繼任者。如今,伊朗的庫德族人雖然失去他們的政治和宗教領袖,但還是繼續他們爭取獨立的決心和努力,直到庫德族的問題獲得解決。
庫德族人深受他們的地理位置、歷史發展、或可能是他們領袖的短視淺見所苦,直到今日都被迫散居各國。然而他們不會停止為保護他們的語言、文化而奮鬥, 繼續努力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