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閔翔 (師大政治所博士生/聯合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影片資料》
中文書名:紅色角落
英文書名:Red Corner
導 演:強雅尼(Jon Avnet)
演 員:李察吉爾(Richard Gere)、白靈、孟廣美
上演時間:119分鐘
級 別:輔導級
《人權或主權?電影導讀》
全球化的時代,國際間密切的交往已使得各國文明得以互相流通與激盪。然而,以西方的人權法治觀念來看,面對主權國家的強大抵制與排它性,對人權的尊重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的普通適用,特別是這牽涉到不同文化傳統的理解。「紅色角落」這部電影,訴說的就是東西兩種文明對法治觀念的不同解讀。
「紅色角落」以「何謂正義?」為主軸,中英文片名頗為傳神的表達出這部片所要反諷的法治精神。「紅色」顧名思義代表共產中國,而透過 Corner (角落、一隅,意指幽暗偏僻處而不易被看到地方)來突顯中共帶著人治色彩的法律社會,這對於人權教育來說,是一部絕佳視野的教材及具思考性的電影。畢竟,人權做為一種普世價值,當前所面臨的一個實踐困境,乃是不同文化與不同社會的接受程度,以及「什麼是法治」的正確理解。因此,在筆者來看,導演在「紅色角落」中所想要表達的正是「當西方人權遇到東方(中國)主權」的故事。
本片故事大綱,描述男主角 李察吉爾到 中國大陸出差,在北京某晚邂逅一位模特兒,兩人在一夜交歡之後,隔天李察吉爾醒來卻遭中共公安以姦殺該女的罪名逮捕。中共司法當局一貫地以「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特殊司法制度,想要草草定罪盡快結案,並指派公設辯護律師白靈,以「承認有罪」起訴。含冤的李察吉爾後來發現自己是被陷害的,便開始收集相關資料並取得女主角白靈的同情,最後,兩人抽絲剝繭地共同揭開這場嫁禍背後的更大政治商業陰謀,終於在法庭上,指出了司法高層與商人共謀犯案的真相,戲劇性地得到平反。
法律、自由及人權教育的轉化
在這部片中,我們可以用對照的方式,來思考人權教育的若干應用問題。首先,劇中的男女主角其實各自代表兩種「法治」觀念:對李察吉爾來說,真正的「法治」( rule of Law )是必須要有「正當法律程序」( due process of law ),「審判獨立」不受干擾,並講求證據與事實等要件才可算是「依法而治」。在這個法律觀念下,沒有經過公開訊問的裁決,嫌疑人是可以拒絕的,同時證據應該是可合法驗證,而不是先有罪名再找證據。對這段劇情最深刻描繪的是,法庭上沒有英文轉譯的基本人權對待,而李察吉爾閱讀大陸版的「刑法」,更令人苦笑不已。相對於此,白靈的詮釋只能算是充斥「人治」的「法制」( rule by Law ),談不上是西方標準的法治,因為雖然還是有法律,但法律的解釋與如何使用之權仍操之在「人」。這種「假性」的法治常會被混淆,電影中後段在法庭上的論辯,很清楚可以看到司法人員運作與庭長等人為操縱的痕跡。在此,導演與編劇都試圖指出,中共其實還是個專制社會,而對中國司法制度的封閉性狠狠地加以批判。
其次,片中有幾個段落,不論從正面或反面所突顯的人權,都可以進一步當做教材來討論。舉例來說,李察吉爾一開始被補時,公安在看守所絲毫不把人當人的作為:脫光衣服沖水、無限制的拘留、提供骯髒的飯菜、在面會時的監聽、派人暴力威嚇等,處處顯示對人權的踐踏。而李察吉爾逃往美國大使館後的幾幕場面,反而突顯一個人權自由的領域,對人的尊重可不分國籍,可同樣展現在白靈律師身上,這些鋪陳的巧妙之處,劇情走來有溫馨的情感交雜其中。換言之,李察吉爾所象徵的西方正義,並非抽象理性的表徵,而是帶有法理情的特質,從他放棄政治庇護,走出美國大使館面對白靈那一幕,劇情之張力性可得到印證。
最後,站在教育的立場,建議教師的教學轉化過程,應著重啟發「人權觀念」的辯證思維,讓學生去想想劇情對照下所彰顯的人權與法治的意義。這幾天吵得熱鬧的一則國際人權新聞是,布希總統坦承以國家安全之名對人民進行監聽。想一想,現代民主制的出現,最初的理由不是想透過制度的約束力來抵抗「極權主義」的興起嗎?特別是統治者以合法的理由變成「監視型」的國家暴力?孟德斯鳩在 《法的精神》曾說:「以下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即憲法是自由的,而公民並不自由;或公民是自由的,但憲法並不自由。在其中,憲法提供了法律上的自由,公民實際上卻沒有自由」。 即使是民主自由社會,它也可能在某時期變的很功利或以國防安全來限制個人自由,因此,真正能確保個人權利得以不受侵害只有靠「制度」,而要同時落實人權法治精神,則是靠群體的公民文化之形成。
結語:法治文化的文明衝突
這部片在香港回歸的一九九七年那年上映,在政治背景上有其特殊意義。第一,美商找來當時中國影星 白靈與李察吉爾演對手戲,呈現了西方資本主義即將進入大陸市場的交錯時期;另安排孟廣美飾演戲份不多的女配角,似乎也有意隱喻香港回歸後,西式自由人權泡沫化的擔憂。第二, 電影的整場安排,從美國的法律制度與正義概念,來檢視中國的人權內涵,從頭到尾赤裸裸描述人治色彩的大陸法律,這顯然在政治上不容於中共當局而遭禁播,因為人權議題所觸怒到的是中共最敏感的禁忌,在當時,紅色角落與另兩部諷刺西藏問題的影片:「火線大逃亡」與「達賴的一生」,曾一度造成好萊塢與中共高層的緊張。
當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中國(包括香港在內)幾乎已成了全球化下最大的新興市場,好萊塢眾家片商覬覦這塊大餅,不論是周星馳「功夫」模式(提供技術合作),或是張藝謀「英雄」模式(直接出資),似乎政治立場已在市場導向的趨勢下隱身於幕後,不再劍拔弩張地在電影場景上對峙。雖是如此,美國與中共在笑談經貿互動中,撇開藝術文化與商業利益的考量,人權與主權的爭執之消解,依然會是一個避不掉的話題,如此看來,美國學者抗亭頓( Huntington )所指出的「文明的衝突」,還是會繼續刻劃著東西兩種不同文化脈絡的內在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