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蕙寧(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十二月十日是世界人權日,儘管當時的精神與體力狀況已略顯疲態,但是內心那個興奮的我依舊期盼晚餐飯後還能照著半個多月前就安排好的課後計畫,按時前往參加學校舉辦的影片與講座活動。欣慰的是,我終究能知道這件記錄著始終都令我匪夷所思的真實事件。況且本片還是一部由英國導演麥可.溫特波頓(Michael Winterbottom)所執導的仿紀錄片並曾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最幸運的是,我還得以坐在一個觀賞影片的絕佳據點。至於影片主軸則大致是在描述美軍在攻佔阿富汗時,三名入境阿富汗的目的並非意在進行恐怖活動的英國穆斯林,在未經合法審判下,即遭無故囚禁和虐待的過程。
老實說,在這之前我想我和很多人一樣並不知道「關達那摩」(Guantanamo)在哪裡?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此刻的我,十分慶幸我能來參加這個活動!因此如果我沒有來參加這次的活動,便不會知道「關達那摩」是一個位在古巴東南部的城市,有座美國軍方設在海外的拘留營,曾經發生過許多違背《日內瓦公約》對於戰俘權利的明文規定,而令人實在無法置信的荒謬事。我猜想各位一定跟我一樣覺得很納悶,向來標榜自由、崇尚平等精神以「地大物博」著稱的美國,為什麼需要在古巴設置拘留所呢?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直到最後才知道原來答案竟是因為這裡是美國憲法鞭長莫及的法外之地!才驚覺原來美國人向來所重視的「人權」其實也是可以大打折扣的。而這種在沒有公義審判就先把人關起來的”自由”,又算是哪門子的人權呢?這才知道原來對美國人來說,當人權遇到反恐時,對於人權的追求就必須暫時先放一邊, 因為這時候無所不用其極的抓所謂的「恐怖份子」才是當務之急,也才是政治正確的事。
在我看來,這樣的邏輯顯然是在告訴我們-「人權並不是普世都必須依循的價值」。既然是如此的話,那麼接著我就不禁想問這個問題:「那麼這又必須是以誰的價值(value)為判斷標準呢?而且又是以什麼樣的理由來採用這樣的標準呢?」換句話說,所謂的人權究竟是在保障「誰」的人權呢?或者是,又為什麼不是採那種只要身為一個「人」(human)都可以受到這樣保障的看法呢?在我看來,本片所突顯的一切,對於美國向來主張的人權顯然是極大的諷刺。坦白說,我倒是很想知道美國最後要怎樣來自圓其說,因此對於這件事的後續發展,我肯定會拭目以待的。
活動到了最後一段,我邊感嘆也邊思考著片中呈現的一切影像,然而畢竟活動還沒完全結束,緊接的演講內容與提問討論才是活動的重點所在。我還記得學校特意邀請來的知名講座問底下觀眾的第一個問題是:「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想?」雖然當時有幾位很捧場的觀眾立刻發表了自己的想法,然而我因當時的內在思緒還沈迷在影片帶給我的震撼中,因而並沒有聽清楚他們當時的發言內容,不知道他們究竟提供了什麼樣的思考點,但從現場觀眾的表情反應看來,我想他們從這部影片中所得到的震撼想必也不低吧!儘管自己對於「人權的內涵有哪些」還算是處於相當貧瘠的認識境地,不過在往回家的路上時,我卻很努力地想透過組織內在殘存的記憶與影像的方式來回答那個提問。慶幸的是,至少現在的我可以很確定地這樣說-「人權,絕對不是那種讓你高興時就打個三折五扣的『廉價價值』!」換句話說,我認為當人權遇到反恐時並不需要有所退讓,因為在我看來人權的實踐是不允許任何藉口的!更有甚者,我期待著也是世界成員之一的台灣也能持續地往追求普世人權之路大步邁進,台灣島上的人權也不再有死角,當然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像片中的「關達那摩」一樣成為被放逐的人權孤島。
行文到此,窗外已是月明星稀,因著星空這般的靜謐安詳讓我很想靜下心來許願。第一願,但願世界上的每個地方都能像拘留營大門上所寫的那句提詞一樣,是捍衛自由的榮耀之地。第二願,深願世界上的每個角落也都是捍衛人性尊嚴的榮耀之地。我想或許這些才是當初定下世界人權日的意義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