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沈明曦
※本文摘譯自2006年8月19日經濟學人雜誌
九局下,兩出局,滿壘(對非棒球迷來說,是整場比賽中可讓其感受到興奮刺激的時刻)。畫面上出現一排統計數據,玩家挑選一位現實世界的棒球選手走進遊戲中的虛擬打擊區。而虛擬投手丘上的投手正在揮臂準備投球動作,畫面上則出現了另一排代表其表現的各項數據。電腦開始衡量算計所有的數據組合,然後算出究竟將會以再見全壘打還是再見三振收場,抑或是其他介於此間的任何戰況。
為數眾多的「夢幻棒球聯盟」美國玩家在一年中重覆著這樣的情節和每一種結局的排列交替達數百萬次之多。球迷玩家從現實世界中的棒球選手名單中挑選球員組成自己的棒球隊,並與聯盟中的其他隊伍互相較勁。其他尚有足球聯盟、籃球聯盟、曲棍球聯盟,甚至是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NASCAR,改裝車的賽車競賽)聯盟。然而棒球卻主宰了一年可達15億美金的相關產業。
雖然這是完全虛擬的遊戲,但卻建立在真實世界的數字基礎上:那些每天都刊登在美國各大小報紙上、似乎永遠也算不完的一系列統計數據。然而,這些玩家是否擁有散佈這些數據資料的權利?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協會(MLBPA)自始至終堅稱只有他們才能擁有這項權利。而且美國職棒大聯盟對於進行一場球迷得花八塊美金買啤酒、一百塊買門票、四點五塊買熱狗以及帶有揮之不去的類固醇醜聞的球賽始終不曾感到滿足,且一直要求夢幻棒球聯盟虛擬遊戲的玩家必須支付其使用大聯盟球員姓名及數據資料的費用。
不過,他們只是在作夢且無功而返。八月八日,美國職棒大聯盟與加拿大廣播傳銷公司(即CDM夢幻運動遊戲的母公司,位於聖路易士)之間的聯邦訴訟案件由法院做出判決,乃由夢幻虛擬遊戲聯盟獲得勝訴。法院判決球員的姓名及統計數據已經是公領域中的公開資訊,且這些虛擬遊戲聯盟受美國憲法的第一修正案意見表達自由之保護,可自由地使用這些資訊,並且優先於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協會或球員可能擁有的任何權利。法院更判決這些資訊並不隸屬於著作權。
美國職棒大聯盟宣稱他們將進行上訴。加拿大廣播傳銷公司雖然相對之下只是個小角色,但其貢獻卻已雨露均霑至由ESPN、Yahoo!、CBS Sportsline 等虛擬遊戲產業龍頭所運作的夢幻聯盟,且這些公司均已支付使用許可費給美國職棒大聯盟以及球員。同樣的,那些想在夢幻虛擬球場上成為 George Steinbrenner 的玩家們也是這場比賽的最大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