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榕基金會】山豬、飛鼠,「殺」可怒?:原住民回歸光榮狩獵之路
2021-12-16
教案名稱: 【鄭南榕基金會】山豬、飛鼠,「殺」可怒?:原住民回歸光榮狩獵之路 |
設計者: 蔡明妤(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 師資培育生) |
摘要: 一、原住民文化的釐清: 王光祿案 原住民文化於大眾而言是相對較為陌生的文化,甚至由於過往既定的刻板印象或不理解而產生錯誤認知,對此族群懷有輕視或鄙棄的心態。本次教案著重於狩獵文化權的釐清,希望能透過此篇教案的教學,打破大眾對於原住民狩獵文化的偏執,以包容與尊重的態度去欣賞原住民獨有的狩獵文化。並期望同學培養現代公民應該具有的民主素養,能理性進行議題討論與參與民主審議,建立面對爭議時所需之知識、技巧與美德。 二、法治觀念的深耕教育:條例與程序的認識 「法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道德的最低限制,人民因法律規範得以安心生活;法律同時也是權益爭取的最佳管道,然而台灣當前社會的法治教育尚處於缺乏的狀態,許多人因法律知識的不足,導致當自身利益受損,欲進行合理爭取時,常感到毫無頭緒和不知所措。藉由課堂上對社會事件的深入探討和分析,理解雙方立場,學習自我權益的救濟管道同時也建立法律條例的基本觀念。 三、價值的對話:傳統原住民文化與社會衝突 近年來,原住民教育已逐漸受到重視,各科教學中或多或少皆融入原住民議題的認識,藉此建立學生對此文化的正確認識。透過多方教學技巧帶領學生進行事件精讀與寫作表達,結合模擬法庭的思辨情境,讓學生了解當狩獵傳統文化與社會價值存在衝突時,各方立場會如何進行取捨,也讓學生藉由社會事件的深度探討,學習觀察結果的利弊與問題點,試圖給予修正的空間和意見。 四、現代公民素養:尊重包容的胸懷與展望 多元文化的併存已成為當今社會的趨勢走向,如何以一視同仁的心態去對待與自己生長環境不同的文化已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本教案最大的精神除了希望同學能更理解原住民文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實踐精神外,更期許同學能藉由自發探索–同儕互動–社會共好的學習歷程,培養自我的胸懷,以遼闊的視野展望未來。 |
類型: 國中 |
類別: 其他 |
分類: 原住民人權 |
相關網站: 網站連結(另開新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