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鈞凱(國立成功大學資源所碩士班二年級)
近幾年,在研究所推甄申請的管道蔚為主流,又社群網路發達的情況下,不只大學生參與社團認識人的動力變小,且願意全心投入於校內學生社團組織的人,整體也有減少的趨勢。很現實的是,當你發現身旁的同學,總在討論哪個課比較涼,或是又PO了臉書說今天上哪去玩,吃了什麼美食的時候,你卻發現自己手邊有做不完事情,連念個書都沒有閒暇,感覺真的是挺糟糕的。
「很後悔大學都在跑社團!」
「事後回想起來,過去參與學生組織做事真是一團亂」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寧願...」
最近越來越常聽到這類的抱怨,然而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發現大家說「後悔跑社團」這件事,好像總比「後悔每天打電動到半夜」來的義正詞嚴。這可以感覺出,事實上在大家的心目中,經常打電動這件事情被看作是休閒,造成什麼結果要自己負責,但參與社團跟投入學生自治,我們卻有更多的想像、聯想甚至是期待 ─ 在與人相處和工作中學習成長。時常會把它擺在與「修習學分」平等,甚至有時是更高的位置。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在現今隨便下載一個遊戲都好玩,又人與人的交流不再僅限於實體接觸的情況下,出來跑活動要到深入,已經很難單純是為了要認識人,為了好玩,或為了一個「爽」字了。大家需要更多的理由說服自己:為了理想,為了意義,也為了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原因─學習。只可惜因為上述大部分事情都無法量化,導致過程中人人都迷惘,甚至去抱怨跟後悔,覺得自己做了許多徒勞無功的事。
事實上,以我自己的經驗,「參與學生社團各項活動,可以學習到很多」這件事情,我認為是完全無庸置疑的。
只是就像任何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子,去到一個富庶的城市一樣,城市並不會沒有工作機會,也不會沒有讓人發跡的契機,但沒人能保證誰一定能在裡面飛黃騰達,原因不是這個城市夠不夠好,而在於人在這城市裡有了哪些做為。我曾經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進入成功大學這學生活動的城市圈圈裡,今天對於滿載的收穫,只有無止盡的感謝,所以這裡特別整理出,我在這過程中學習到的幾件重要事情,也期許拋磚引玉,供大家分享討論。
每一件事,都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在準備
前陣子,在校內一個叫「學生論壇」的活動場合裡(台上同時由學生選出代表與當代大師對談的演講活動),有人就問我:「你不覺得在這個活動的設計理,邀請來的大師比我們學生代表,發言的時間多很多,很不公平嗎?」我從來沒想過這麼問題,一時間也傻住了,因為在我的認知裡面,請來的講者是長輩,又有一定成就或名氣了,基於禮貌跟尊重,總是要讓他多做發言,可這同學問的也是有道理,假設學生代表這幾個月以來每天密集準備,甚至多於請來的大師,如果不該有更多的表現機會,那豈不是代表努力與準備,沒有輩份和名氣來的重要?
這讓我聯想到更之前參與劇團演出的時候,因為擔任演員的關係,導演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平時就去紀錄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和感覺。因為一人要能夠體會、感受甚至是演繹出一種感覺,通常不是說準備就能準備。例如,假設今天要演失戀,不太可能在排戲的過程中,真的去找一個人交往再被甩掉,而是靠著提取過去的記憶和感覺做堆疊。我們總有太多東西要靠平時生活中的東西去累積的,而不是說得就能得到的。
所以想了想,我就回他我的看法:「不會不公平,因為這些大師所講的內容,是他花了幾十年的人生歲月準備的;而台上學生無論最近多密集地進行準備,頂多也只有20多年的經驗,還是差距很大的。準備不是僅僅限於這活動前花費的心力,而是這一輩子的時間。」事實也是這樣沒錯,其實從國高中以來,我們在學業上就一直碰到一樣的問題,總是有人會問:「我讀書跟某某人一樣認真,為什麼就是考不贏別人。」但時常沒注意的是,「跟某某人一樣認真」是某一階段的事情,假設班上的最後一名,跟班上第一名一樣認真,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完全沒有縮短的啊!此外,像是邏輯、思考的靈活度等等,更是需要慢慢地堆疊累積,不是能用一小段時間的努力去做衡量的,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在準備。
如果前面已經輸了,就要努力追上去。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只要注意時間有限
記得我剛當上系會長的時候,學長姐傳下來給我們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意思是說做任何一件事情,你可以做得很棒,但是不可能做到最完美,因為永遠都會有改進的空間,所以要精益求精、虛心檢討。這句話影響我很深,而且在之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得到驗證。電影《卡特教頭》中,有一句經典對白:「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是說大家常會給自己訂定一個框架,像「我是一個容易累的人」、「要在一個團體氣氛好的地方我才能...」、「這件事情也是沒辦法的」,但真的去嘗試,其實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比想像中好的多;情況再困窘,多少會有些許調整空間,甚至影響後面很多關鍵細節。只是我們很怕承認這件事情,為什麼?因為似乎認同這件事,我們就再也沒有可以偷懶休息的空間了,但人怎會不想偷懶?怎會不需要休息?
所以經過這幾年下來的思考,我認為這句話後面還要加個注意事項,「只要注意時間有限」。
通常我們在完成一個企劃,大概都跳脫不出:先從發散的創意思考,經歷收斂與修正,再到最終的完成這樣的過程。可是實際在進行收斂,又總會想到:「阿!這時候加入什麼創意,可以怎樣怎樣...」規劃旅行也是一樣的道理,總會突然又想做些什麼的時候,所以我們需要另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期限。有期限我們才知道當下還有哪些事可以做,我們也才知道,哪些即便是好的,也要適時被取捨掉。
人能做的努力沒有盡頭,但是擁有的時間有限,從整體的角度來看事情分配,並做事前規劃,即便凡事沒有最好,但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要求「好」的程度,到哪一個水平。對朋友也是一樣的道理,總是要有差別的,是不可能一視同仁,但對於值得付出的人,就千萬別保留。
人生從來就不是只要追求快樂
從前我在一篇社評文章裡看過一段類似的敘述,印象深刻:「至今我想起那個大言不慚說:『不有趣幹嘛讀書』的小學老師嘴臉,還是覺得憤怒的地咬牙切齒,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有趣跟快樂嗎?」那時我百思不得其解,教育不就是要讓我們有更好的工作與生活,然後最後就是要讓我們覺得有趣跟快樂嗎?
幾年之後,我發現還真的不是。
在這幾年跑活動的過程裡,我最深刻的記憶,是有一次在經歷好幾個月的壓力再加上嚴重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某一個晚上所連續出現的四五個臨時狀況,讓我失去平時的冷靜。我明白在那時無論去責怪誰都只會讓事情更糟,所以試圖找一個地方靜一靜,只是在那個當下,我真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還要憤怒,也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來的孤獨。
這時候只有一個朋友,過來把手輕放在我的肩上,他到底對我是說了「加油」還是「別氣餒」,我始終想不起來,只記得那時候我的眼淚像潰堤了般一直掉,一直掉,在那個時候,我知道這個朋友,跟這個記憶是我會珍惜一輩子的,即便那時候我一點都不覺得有趣,也完全不感到快樂。
我有時候在想,人們會喜歡看悲劇、恐怖片,多少是想要體驗那種悲傷跟恐懼感,還有像是看一些節目或事情,明明氣得要死,卻依然每天去做追蹤。事實上我們似乎只有在很不快樂的時候,會想要去追求快樂,但大部分的時候,其實每個人在心裡深處都知道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人生到底是追求什麼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絕不僅僅限於有趣跟快樂。
「迂迴」可以創造價值 不要害怕去繞遠路
最後,還是要回到跑活動究竟是不是浪費時間的問題。
因為現在偶爾還有機會跟國中同學聊天的關係,知道一位從前成績沒有很好的朋友,之後念了高職,畢業後在知名的連鎖蛋糕店工作了五六年。今年年初他跟我說,他被外派到澳洲的新店面當副店長,真的很替他高興。這給我很大的反思是,我們花了這麼多時間,從高中念到大學,拿了這麼多社會資源,但比起這些早早投入社會工作多年的高職生,我們的價值在哪邊?是做事有組織有系統,還是在考卷可以得到比別人更高的分數?
經濟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做「迂迴」,簡單解釋,譬如說我一個農夫,今年徒手開始,種田可能一年可以有100的產量,但我也可以花一年的時間去做技術研發,引進工具,讓我每年的產量變200,這就稱做「迂迴生產」。簡而言之,就是透過繞遠路的投資,造就長遠來看的更大價值,所以這裡重要的問題,我想從來就不是晚一年開始生產這件事好與不好,而是晚生產一年,產量是變200,還是反而減到剩90的問題。
對我而言,參與學生社團活動甚至讀大學、念研究所,就是一項「迂迴生產」,能不能創造價值,是要自己為自己負責,而並非是活動本身一定要給誰什麼。所以每每有人在抱怨出來跑活動,不如認真的讀書跟準備考試,我都是認同的,畢竟適合每個人的路原本就不一樣(也可能你根本更適合去念高職),只要走過不曾後悔就好了。
一直很喜歡日劇「長假」裡,的一段對白:「倘若有一段時間做什麼事都不順,就別再勉強自己去改變,試著休息一下,什麼都不做,就當做是老天爺給的長假吧。」我們不能說,什麼都不做就是錯的,畢竟,一個人沒有浪費過時間,是很難真正知道時間有多寶貴的。
身邊其實也不乏一些優秀的朋友,去投入直銷跟房仲,有人就會問說,念這麼久的書,去做那些不太需要基礎學科知識的產業不是很虧嗎?當然我個人沒有要推崇這些產業的意思,但針對這問題,我認為是不會的,因為光是決心,就已經天差地別。
總而言之,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又由於平台泛濫,導致一般人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任意發聲,常常有處處皆作者,卻找不到一個好觀眾的現象產生。太常被分享的高興與悲傷,讓我們彷彿置身在一個,不是誰又做了什麼厲害的事情,就是誰今天又怎樣心情不好的世界,前者讓人感到壓迫與比較,後者使人好像沒事也要欲賦新辭一下。我想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適時停下腳步,緩一緩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總是對每個人而言都是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