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日前,台北大學公布擬於101學年度推動大一共同必修通識課程「大學之道」。這項攸關全校大一學生的課程,卻有許多瑕疵。不僅許多同學不知道這項必修課程的出現、師資揀選與課綱訂定不透明,在性別課程一周,亦出現違背性別平等教育理念的課綱與教材。雖在課綱修訂期間,就已有學生代表與助教表示抗議,但在暑期公布之課綱,仍出現「就是要有男人愛」、「堅守貞操的女孩最幸福」等教材。翻牆社的學生們於是決定發動連署,讓更多同學們知道課綱的缺失,令校方正視此一問題。 缺乏敏感度的校園性別教育 連署活動引起各方關切,校方在後續召開會議,邀請學生代表參加。然而,在會議開始,通識中心主任表示:「很抱歉會有這樣的錯誤,因為在撰寫課綱時並不覺得這很嚴重。」而後表示,課綱雖明定如此,但實際教學方面是老師的學術自由;會議中一再告訴同學,若是覺得字詞不妥,可以替換。 上述看似歉意與妥協的作法,其實是台灣性別教育困境的縮影。李淑菁(2012)曾指出校園性別教育的幾個問題:(一)「沒有性別問題」的問題:社會上的性別問題沒被看見,被認為沒有問題;(二)不具性別意識的性別教育:只有衛教性論述,而無女性主義論述。教師的認知容易左右性別教育的內容;(三)交作業心態:政策下產生的課程內容,製造「已經在做」的假象。由於敷衍了事的心態,使校園性別教育更為惡化,忽略性別平等不僅是觀念的改變,亦是我們的生活。 字詞替換並非解決方式,未公開提供檢視的師資揀選,也讓人相當疑惑。以學術自由為名,表面的尊重包含隱藏的性別歧視和刻板印象。不論是誓約或貞操,委身之愛或婚姻,都暗示著人生僅有某種單一的交往形式。性別教育絕非只有兩性,又,在「交往與藝術」一周,若認為性別只有生理上的差異,無形之中強化了學生原先存有的性別刻板印象,無助對性別議題的理解。 若要達到「尊重」多元性傾向,在性別課程方面,應培養學生的性別敏感度、感受到非主流性傾向的人們在社會結構中的困難與處境,理解他們的生活。性別教育應該讓學生接受到知識上、不同生命經驗的刺激,若學生處於未知的階段,則無法談理解,更難以做到真正的尊重。 一所大學的高度與精神 事實上,大學之道問題並不止於性別教育的疏漏。所謂的大學通識,乃是19世紀為解決學生在專業上過於鑽研,設計出以「通才教育」與「全人教育」為理念,讓學生們在大學教育中培養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亦可不侷限於單一學科,盡情探索知識。藉由不同觀點與知識的碰撞,大學通識教育始能培養學生的獨特性、校內也因學生的多元觀點得以激發知識的火花。一門好的通識教育,是刺激學生有更多不同的思考。 在美國名校芝加哥大學,通識教育之修習方式乃是指定必須修得不同學院所開設之通識課程,譬如:商學院學生必須修得法學院、社會科學院等所開設之課程,但可自由選擇不同課程。國內,以台灣大學為例,乃是區分為不同領域,由系訂必修領域與學分。台北大學雖有不同分類的通識教育,然而校方此時推行此共同必修課程,採用單一課綱強制同學選修,不論立意多麼良善,以通識教育名義強迫同學接受特定價值觀,使學生喪失自行探索知識的時間,並非大學通識教育之意義。 學生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的期待 在台北大學學生與老師、校內外各個學生與公民團體的關切下,大學之道課程已在8月15日所舉行的教務會議中,決議101學年度「暫不實施」。此結果誠然令人十分欣喜,但也可回頭檢視校園公共參與的問題。本次發起連署過程,不論是對於缺少性別意識的課綱,或是未經檢驗的講師名單與教材,皆有不少台北大學同學們進行監督,提出建言。雖然在校方溝通上諸多波折,會議記錄的公開透明度令人質疑,可發現台北大學在校園民主的程序正義上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但同時,我們也認知到,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的過程中,校方行政單位與學生並非敵人,而是應相互成長,讓台北大學各項措施更為完善。 對於行政單位,我們期待接下來的程序皆可受公評,確實且嚴謹。對於校園,我們可以期待的是,在這次活動之後,無論大一新生或學長姐,都在心中有著對「大學」更多元、豐富的想像。不論是對性別議題、高等教育、校園民主,甚至各項社會議題,我們得以凝聚更高的敏感度與行動力。身為台北大學一份子,如何為這所大學構築出真正屬於學生的「大學之道」,取決於校園中各成員的參與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