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祐豪(國立成功大學第十四屆學生社團聯合會會長)
一路走來四年了,因為很多意外,幾乎都待在所謂的「學生自治組織」裡,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參與呢?其中到底有什麼樂趣?我說,因為我笨,我有傻瓜的熱誠與抱負。四年不算長也不算短,在這期間內,學生自治組織歷經了成長與蛻變,筆者在此將簡介學生自治組織的歷程與這四年來的故事,同時提出對成功大學學生自治組織未來發展的期待與展望。
在民國60年當時特殊的時代環境背景下,成大校方以學生之力成立了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團用以管理學生活動中心內的社團與活動。民國82年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團改組風起,同時間,台灣的學運風潮各地開花,成功大學也應時而生學生會的組織,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團而後改組為社團聯合會、系學會聯合會、畢業生聯合會,至此奠定了成功大學獨樹一格的多會並立風格與特色。至今,此項特色在各方面的經驗與運作上,驗證了長久以來的穩定與發展,在全台灣大學體系內屬於數一數二的頂尖特色。如果同學們對於歷史有興趣可至圖書館找尋成大當時發行的刊物「成大新聞」,裡面記載了當時的學生活動。至此各會的任務分工概述如後,學生會為三權分立機制,設有行政八大部門〈秘書、權益、活動、外務、公關、財務、新聞、學術〉、立法部門〈學生議會〉、司法部門〈司法評議委員會〉。學生會正副會長由全校同學直接投票產生,綜理全校性學生活動與學生權益問題。學生議員分為系代表及院代表,由所屬院系學生投票產生。行政部門部長及司法部門評議委員由會長提名,經議會〈立法〉通過後任命。社聯會為準三權分立概念,實際運作較像內閣制,主要負責社團事務。社聯會正副會長由各社團代表提票選出。六大性質社團〈聯誼、康樂、學藝、體能、服務、綜合〉各選出主席、副主席職司各性質事務。社聯會正副會長及六位主席合組主席團會議,為社聯會立法及決策機制,並設有活動、公關、秘書、財務四大行政部門。並輔導監督學生活動中心管理委員會及芸青軒管理委員會。系聯會由各系會長組成,先由系會長選出各院院理事,再由院理事中產生系聯會長。系聯會與社聯會功能上較為相同,為一溝通協調的平台,橫向連繫溝通系會間的事務,主要辦理的大型活動為院系博覽會。宿委會由各宿舍選出的舍長與分區選出的宿舍委員組成,負責宿舍相關事務,像是寒暑假宿舍安排,及其他關於宿舍生權益的事務。
四年前學校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新任校長上任了,這位充滿藝術人文氣質的校長,除了在人文素養的培養上不遺餘力外更是積極的參與各項學生活動,當時,各項學生活動幾乎都看得到校長的身影,而校長更不吝於與學生共同演出他的拿手樂器。有這樣的一位校長,校園內開啟了多元的文化與學生活動。第十六屆學生會可算是近代學生自治組織發展的分水嶺,許多的突破與創新也影響其後學生會的走向,從校慶、Go Wild 生活月刊、學權論壇、國際交流、租借線上化等等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扎下了基礎。這時的系聯會也進行的大規格的組織調整與變革,強化了系會間溝通的平台也加深了情感交流。第十七屆學生會以降,學生自治或是學生事務的議題有了轉變,感覺上學生自治出現了斷層,且同學們的關心與參與降低,因此在學生自治的場域上出現了人員問題以及整合問題。最常出現的狀況是能力好的人無法配合領導的人,也因此如果無法負擔活動量的話,就有可能轉移到其他單位辦理,這時,就會深深的體認到,我們學生組織的特色是多麼可愛的存在。在這大段的時間裡,學生的力量也慢慢的在改變學校這個大機器,印象最深刻的有二,其一是全台開花的野草莓學運,其二是異議性社團的誕生都對學校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個龐大且反映不算快的機器如果不接受點刺激,難以適應時代的變化,但這些始終撼動不了大多數的學生的意識。
縱然在這段時間裡,看似學生組織的波動頗大,但是對於普通的同學來說,一點兒感覺都沒有,這是個困境也會是個挑戰的機會。學生組織必須轉型,並且回歸到最原始的問題,我們何以存在?什麼才是我們組織的目標?我們早已脫離「學運世代」的時期,如果囿於陳規濫調不因應時代的變化與革新改變,那麼學生組織的發展仍有一段艱困期要走。我們有我們堅持的原則與目標但不是無限上綱,如果不談這麼遠的問題,簡單的說,我們該如何提升大家參與社團活動、參與系會活動呢?找到並且發覺自己的專長與興趣後,才有辦法繼續談後面的問題吧!這社會可能因你而改變些什麼,但不會因為你而非改變些什麼,隨時記住參與各項活動的初衷,對組織來說「大破大立,而後自立」。最後,我想跟曾在學生自治組織待過的人分享一句話「Never say YES if you have 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