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秀雲
校園事件啟示錄
行之有年的學生安全檢查,身為擁有百班學生的校園、盡職的訓導主任,我當然是雷厲風行,而且是全校學生在大操場舉行週會時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行,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查禁攜帶違禁品到學校,確保學生的安全。這個由訓導人員組成的查緝大隊出師必捷,戰利品琳瑯滿目,正為自己的神乎其技而沾沾自喜地向導師訴說者彪炳業績 …… 。又是好一個「安全」理由抽查學生的週記,一個小女生寫道:「 …. 運氣很不好,衛生綿明明藏得好好的,又被男生偷翻到了,真丟臉,老師,叫男生不要亂翻我們女生的書包啦,每次都趁人家不在教室亂翻女生的東西, …. 」字字的羞怯與抱怨震撼了我,一向被學生信 任的 老師,如何去坦承「孩子啊,對不起!書 包是 老師翻的」?學生的隱私權呢?而更大的扭曲卻是:老師自以為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安全檢查,早已是學生之間公開的秘密而習以為常了 ── 從小在一個不尊重別人隱私權的環境裡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的隱私權」。
處理兩造的群架事件,是訓導處的家常便飯,「借錢」、「哈草」、「釘孤枝」事件,更足以讓訓導處疲於奔命。最刻骨銘心的一幕是:一個焦慮的母親來為孩子請假,詢問原因都三緘其口,幾天後我遇到手臂裹著紗布的孩子,「到底怎麼一回事?」眼淚直打轉卻一言不發的孩子,正是前一陣子因被同學「借不到錢」圍毆而來訓導處求救,我派出「正義之師」去聲討的案主。這回,他不告狀了,因為,自以為英明、主持 公道的 老師出面,只會讓他有更壞的下場、更苦的日子。二年後,同是校園集體勒索事件,不一樣的是,當年的小苦主,如今長高了,成了「手掌向下」的人 ── 在一個沒有安全保障環境之下學習「如何捍衛別人的安全權」,是緣木求魚。
在一次與學區國小家長座談的機會,一群熱心的家長訴說著他們如合結合社區警力來維護校園治安和環境整潔的英勇事蹟,原來,這個小學有六分之一原住民的孩子,學校附近有原住民聚居,天性樂觀卻生活苦悶的原住民家長,每到晚上就聚在學校操場唱歌、喝酒,醉了,酒瓶破了,第二天小朋有上體育課腳受傷了。基於維護校園安全的理由,當地家長發起晚上巡邏校園運動,只要看到有人在操場喝酒,立即驅離,拒絕者報警處理。正當他們訴說英勇事蹟之際,這些原住民的朋友轉移陣地,在危險的大馬路旁,更令人怵目驚心的是:校園裡平地孩子與原住民孩子之間的鴻溝更濬深了一層 ── 用拒絕的方式「歡迎」弱勢孩子加入主流的行列,是不可能的。
在禁止體罰的現代校園裡,訓導人員想出千奇百怪的「非體罰」方式,讓犯錯的孩子「自由」選擇;清晨的校園裡,老師們麥克風的聲音正在教室間弩箭交鋒著,為的是叫同學們安靜聽課;雅緻的小房間裡,慈眉善目的老師拿著國小數學課本為中重度的唐式症孩子上課,為的是教育機會均等;憂心忡忡的母親拿著昨天從信箱攔截來的信件(甚至是趁孩子不在,從抽屜搜來的),來 和輔導 老師討論,為的是防止孩子亂交異性朋友 …… 。這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事件,其實是當今國中校園生活構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形成校園文化的基本思維。
國民教育階段人權教育的範疇
一談到人權,映入眼簾的立即是五月花號、南北戰爭、甘地、曼德拉、二二八、死刑犯。這麼「宏偉」的人權事件我們沒來得及參與,但在新世代的校園裡,卻也有看似微不足道、既理念性又抽象的關注點,可做為人權教育的切入口 ── 教育內涵中充滿人與人的尊重與關懷。
尊重與關懷,在中小學校園的現場實踐中,就是生活教育的核心價值。從尊重與關懷孩子的安全、健康、教育、遊戲等權利出發,建構校園的生活教育內涵、規範與情境,讓孩子從小習於彼此尊重與關懷的生活,浸淫日久去發展他的生活語言和生活意象,這將是重建世界新秩序之始(新思考產生新生活、新文化)。然而,它並不容易,更何況,它不能抽離生活的這塊土地,在高空的鋼索上比劃兩下就了事了。
尊重與關懷,包括生理與心理層面,人與事,硬體與軟體,目的與過程,土地與歷史,個人與國家,成人與小孩,學校與社區。這在我進行「桃子腳」新校園規劃時,有著深刻的感應,現仍逐步開展中。
桃子腳社區造校的尊重關懷模式
一、發現一個新學校
台北大學特定區的開發,意味著這片土地將面臨其歷史、人文、自然、倫理的解構,當無人性的重劃區遇到有情的教育,而且,就發生在我生活的村落裡,就發生在我學生的家中,於是,我們成了故事的主角,我們也成了創造新故事的人 ── 讓孩子關懷自己生活的土地和尊重老人的深情。
稚氣未脫的年輕老師正迷戀於「我們班有一個孩子要搬到三峽卻捨不得轉學」的成就喜悅時,《穿過婆家村》紀錄片已悄悄在柑園國中校園裡播放起來,孩子們背著攝影機、照像機、錄音機的足跡,踏遍拆遷區田間的小路。因為,我看到的是:世居這塊土地上的老人們即將搬離他出生、成長、娶妻、生子、育兒、下一代創業,他仍賴以維生的田園,七、八十年的生命篇章,無法在這裡畫上句點,繫在土地這個母親身上的臍帶一旦失血或斷裂,他的精神生命名字從此叫「漂泊」。
「我的孫子很孝順,他不做敗家子,不把他阿祖的地賣掉,我們要分地回來,他要再蓋一間漂亮的房子給我住。」這家人租房子在三峽一棟大樓裡,沒多久傳來阿嬤的噩耗,孩子們望著月前訪談時和阿嬤的合照啜泣。
秋芒夕照、咸豐草原、三合院老厝、鐵皮屋工廠,盡收在孩子的鏡頭裡,完成「柑園地區產業變遷」的資料蒐集。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在邊玩邊學的拆遷區踏查期間,是機靈的發現者,古厝裡的一對檜木門,雞寮裡的一只破缽,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在認識都市計畫圖時,眼尖的孩子竟發現一塊學校用地,就這樣,孩童們用喧嘩笑語輕啟「社區造校」故事的扉頁。
二、不老英雄築夢工程
「不錯了啦!想當初北二高徵收土地, 一坪 才三千元,這一次徵收, 一坪 四萬五,我有 一甲 多,乾脆賣給政府,別讓孩子們埋怨。」阿公正為自己能分給幾個兒子各數千萬元而甚感安慰時,他那投資股票、做生意、賭博的孩子們為社會添了幾個無業遊民,不一樣的是:祖產沒了。
台灣的老人是走過風霜歲月的,是台灣社會變遷的見證者,他們有著無限的生活智慧和生命活力,柑園,自不例外。於是,重塑銀髮族的社區價值,成了我們關懷的另一個重點。成立於 1993 年的柑園文教基金會與學校再度攜手挑戰這個幾近不可能的高難度任務。
我們挨家挨戶拜訪所有銀髮族走進這塊學校預定地 ── 不老英雄築夢工程。董事長 楊勝坤 先生(柑園的中生代)在拜訪銀髮族過程中的謙卑、關懷與願景,是令人動容的,我將他無數次的談話內容,整理成創校後可用的人文教材:
桃子腳,原是早期大漢溪屢屢改道的河床,經先民血跡斑斑墾拓而成良田,可以想見的是數年之後,將有一個嶄新的社區出現在桃子腳,或華廈,或商街,或文教區,或公園地,每一寸土地來自沃土良田,每一寸沃土良田來自孩子們的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高曾祖與大自然搏鬥,這一幕幕的開發史,如何成為養尊處優的孩子們生命中最富教育意義的扉頁,是承先啟後的中生代所可努力的空間。於是,有「不老英雄社區造校」系列活動的展開,而第一單元就是「現在阿公阿嬤種樹,將來陪伴子孫讀書」。
南園里(桃子腳所在地)向來民風淳樸,耆老們年輕時各有家業,在這一片他們賴以維生的土地上,須經年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換取田中的稻穗,養活一家的溫飽,更用這塊土地的種作所得,讓子女受更好的教育,期望將來過更好的生活,如今兒孫滿堂,在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衣來就手的富裕生活中,卻看不到阿公阿嬤輕霜露、狎風雨的奮鬥歷程,更體會不出阿公阿嬤長滿厚繭的手腳上,藏盡了抵禦無數歲月霜寒的辛酸,只因為耆老們自許為酣戰風霜的勇士,結痂已久的疤痛早已昇華為人生最美的詩篇。
原本種稻的田,如今成為兒孫讀書的地,以前阿公阿嬤耕著滿是泥漿的稻田,以後兒孫耕著充滿智慧的心田,時空因素不斷的變,價值觀念不斷的變,不變的是人與土地的感情,不變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務農精神,不變的是孩子們對先人的緬懷和感恩,這是支撐孩子們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桃仔腳精神,當我們擁有它,並不覺得可貴,當我們一旦失去它,就永難喚回。
所以,在跨世紀的時刻,阿公阿嬤們個個用他們歷盡滄桑、滿是皺紋,卻又強勁有力、迅速敏捷的雙手,種下一棵棵將來世世代代守護著子孫的樹苗。耆老種樹,將成為打開校史的第一頁,是後代子孫必讀的第一課,因為,在見證土地變遷的同時,耆老們付諸行動走在社區造校的教改行列中,「不老英雄」成了後代子孫的新榮耀。
在這個種樹系列中(約半年),老人們對現代教育的反應是:教出來的孩子不懂得愛別人、不熱心公共事務。他們最希望種的花木是:兒時抓蚱蜢、捕蜻蜓、看螢火蟲情境中的花木,那就是學者專家所謂的「蜜源植物」,老人,不就是在地的專家嗎?
參與種樹的不老英雄,要來澆水,要來除草,要來施肥,更有意義的是他們從此有了共同的話題,他們希望學校開學後,能有機會帶著孩子在附近空曠的土地上墾荒。這個故事肯定是精彩的、沒完沒了的續集。
三、孩子的夢
搭建學習的平台,為的是孩子。在這一片荒煙漫野的重劃區裡,沒有孩子,我們於是把柑園國中、小的學生,當成我們徵詢的對象。孩子們在建築師團隊設計的多次互動活動中,透過對自己現在校園生活的重新認識,激盪出很多夢想:
「希望教室像五星級飯店」,
「希望可以在學校養小動物」,
「希望學校有一條小河可以抓魚」,
「小河裡要有水車」,
「希望上學時不要爬太高的樓梯」,
「希望一進校門有噴水牆涼快一點」,
「希望午餐不要抬來抬去」,
「希望下課能玩捉迷藏」,
童言童語中,孩子極盡能事地勾勒著。一位國三女生描繪著自己國中生活感言:「為什麼操場一定要長那個樣子?佔最大的空間卻人煙罕至,因為空蕩蕩的沒有一點樹蔭;為什麼國中階段的活動都那麼充滿陽剛之氣?有時我們只想有一點時間靜靜地坐下來或悠閒地聊聊天,並不必學校刻意的安排;為什麼我們的教室都長得一模一樣?午餐一定要在教室吃嗎? ….. 」十五歲孩子的一席話,吹皺了老師和建築師的心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四、大人的夢
在台灣,人人有教育經驗可談,但每個人的教育圖像都不一樣,柑園地區的住民也不例外:
「我們老伙仔人沒什麼地方可以去,學校大樹下可以泡泡茶,下下棋」,
「我們不要蓋一個像都市的學校」,
「過去這裡是稻田,現在變學校了,可是精神不能變」,
「我去日本看到小學都有游泳池,台灣也是島國,我們的孩子卻從小不會游泳」,
「高速公路車子收完費,啟動時的噪音和污染最討厭,這個問題要考量進去」,
「鄉下地方沒有餐廳可以辦桌,學校可以設計一個地方給社區用」,
「以前這裡是大漢溪的河床,現在孩子們都無法想像以前的樣子了」,
「現在政府不是在九年一貫嗎?我們這個學校才應該國中小一貫」,
「校應該少用冷氣,多設計一些廊道,運用一些原理,自然會很涼快」,
「最懷念柑園國中劇場社,但沒有社團的據點,想回來看看學弟妹都很難」,
在正式或非正式討論過程中,有趣的是:老人對自己的受教經驗是較愉悅的、滿意的、懷念的,對理想校園的期待是較實際的、樸實的;而年輕一代對自己受教的經驗是較無趣的、不滿的、批判的,對理想校園的期待是較虛構的、夢幻的。
即使有世代之隔、見解之異,仍有共同信奉的價值:土地記憶的喚醒、社區新文化的形塑和用最節約的方式蓋一所屬於社區人的現代化平民學校。
五、學校建築計畫
在一場場的參與式座談之後,桃子國中小成為一個裝滿夢想和願望的乾坤袋,建築師的藝術家和夢想家性格,是天梯。接下來的任務是:建築師一一轉化為空間語言,我們則一一轉化為教育語言,著手我們的建築計畫和教育計畫。
「桃子腳」建築計畫的空間意象是:
‧ 建校山水間:尊重自然、歷史與人文發展脈絡。
‧ 多核心的校園空間:不設司令台、創造不同尺度及多樣的空間。
‧ 使用者主導的校園規劃設計:設計使用者全程參與的機制。
‧ 守望相助的校園:以土丘、護城河和矮綠叢代替圍牆。
‧ 與社區共享的校園:開放性的社區合作社、跳蚤市場、共同購買、書店、活動中心和具特色的展示館。
‧ 公平自主的校園:包括兩性差異、特殊教育回歸主流和無障礙設施。
‧ 集體記憶的場所:留置地景空間的彈性,使校園空間的型塑與未來校園歷史成為一個延續的過程。
‧ 遊戲校園:提供多樣的、穿透性的、兼顧安全及趣味的空間經驗,並與老樹群共構休憩場所。
‧ 平易近人的行政空間:開敞透明,行政人員的工作區與學生的接觸點力求親切自然,學生自治組織辦公地點與行政人員工作區結合。
‧ 像「家」的教室和基地教室:國小班級、班群、學年群組織,國中學科中心的教室外,設置基地教室做為班級社區的據點。
六、學校教育計畫
有別於其它新設學校的是,「桃子腳」創校的醞釀和成形時期,即有強烈的校園文化臉譜,我們關注的議題早已著眼於「建構教育的區域優勢」(與柑園國中、柑園國小的命運共同體),在柑園地區九平方公里的居民和孩子,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所以,學校教育計畫是一個系統的思考與運作,早已開跋,且仍持續中。舉其系統中師資培力與學生課程方案之一分享:
班級自豪運動 ── 營造最有魅力的班級
班級,是教學最具體的實踐場域,健全的班級文化體質,是孩子全方位學習和成長的搖籃,在宣示個性發展與自我實現的理想境界中,「班級」是一張最誠實的試紙,理想與現實、認知與行動、個性與群性、感性與理性都凝織在這裡。它是學校教育計畫系統思考下「可大到一張網,可小到一個點」的發電機。
自豪運動,翻轉傳統「班級是學校行政管理最基本的單位」的意識,班級是有主體性的、有行動力的,班級的所有份子都可以在這裡充分表達意見、學習尊重、創造經驗、貢獻能力和分享榮耀,其實,它就是一個社區( community ),有很明確的經營目標,不再只是勞務分配、規範空間和對外競賽的單位。
然而,它是一個逐步建構的歷程,在過程中,它會不斷游走於「管理的基本單位」與「自主性發電機」的光譜之間。
經過多年試做和修正,這套課程將成為柑園地區的綜合活動領域軸線之一,計畫簡介如下:
‧ 1. 、計畫擬定階段
A. 描繪班級的夢想
利用班會和導師時間,班級中每個孩子共聚一堂,天馬行空地討論或腦力激盪,盡情地感覺一天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以及它所給予我們的感覺是什麼?我們對周遭的環境滿不滿意?如果滿意,我們要如何去珍惜?如果不滿意,我們要如何去改善?同時,在現有情況下,我們班有什麼理想要實現?我們可用什麼方法去達成?如果我們達成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如果當中必須有所犧牲的話?我能接受多少?有所爭執的話,我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果要貢獻的話,我須要做什麼等等,逐步勾勒出班級之夢。
B. 踏查班級的資源
每個班級的孩子、任課老師和家庭,都是班級的資源,而這些資源看起來都太平凡無奇,以致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了,其實,只要透過訪問、踏查,就可發現每個班級都有很多珍貴的資源,即使是一位身心障礙的孩子,他的成長過程和家人的辛酸,也是班級重要且珍貴的資源,都不容忽略,而從看似平凡到豐富無盡藏的過程中,是需透過價值轉換的,在踏查時要不斷拋出「我們真的什麼都沒有嗎?還是我們有很多,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當每個孩子都努力尋找自己擁有什麼資源時,資源就不斷湧現了。
C. 營造計畫的擬定
班級的孩子有很多共同的夢想,經過實際的資源踏查後,就現有的資源中去檢視,有哪些資源是 可 以馬上去運用和整合,使夢想實現的,有哪些是現有資源還不足而無法實現的,就繼續讓它還是夢想,不用操之過急。透過班級師生和家長充分討論後,可針對現有資源,擬定一份「班級總體營造計畫」,這份計畫包括短期、中期、長期要實現的夢想,以及所需的支援和困境,在擬定計畫時,最重要的是共同參與的精神,因為,計畫擬定的過程,就是凝聚班級共識的最佳機制,所以,爸爸媽媽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D. 班級宣言的宣示
當具體可行的班級營造計畫出爐後,為實踐計畫的內涵和精神,也為號召班級成員長久投入營行列,須先共同討論自己班級這個營造計畫的特色在哪裡?它有沒有展現我們班的獨特魅力?經激盪且認同後?大家決定要用哪一句話來代表我們班這個獨一無二的特色,不但可以對內號召努力,同時可對外自豪,它就像緊箍咒一樣,隨時提醒班級的成員,不斷朝共同的夢想邁進,這就是「班級宣言」的意義所在,像一個以水電修理為特色的班級,用「培育總統的搖籃」做為自己的班級宣言,看似唐突,卻有深意。
2. 行動的實踐
A. 識別系統的建立
有了班級總體營造計畫和班級宣言之後,透過美術老師的指導,討論班級的代表色、形象符號,並把它繪製出來,然後掛置於班級或自己班級的外掃區,讓別人一看到這個符號或標誌,就知道是哪一個班級了。也可以把它印在自己的班服上面,走到哪裡,就把自己班級的精神和特色宣揚到哪裡,這就是班級的視覺識別系統。也可以用編寫班歌、推出班級形象活動等等方式,逐步去形成強大的班級識別系統,展現班級的魅力。
B. 相互扶助的情誼
班級營造獨特魅力的過程,不但是展現個人潛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幫助同伴成長的過程,所以,要特別重視弱勢者是否跟得上腳步?有沒有被遺忘?大家有沒有盡到彼此照顧的責任?有沒有尊重別人的意見和需要?自己不足的時候,有沒有尋求別人的協助?當班級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家是否共同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當有成果時,大家都願意一起分享?如果能夠時時思考和提醒,就能隨時發揮相互扶持的情誼。
C. 人與自然的共生
不要忽略了人的生活是建立在大自然之中,班級營造的內涵,不能不包含自然所給予我們的一切,包括如何愛護環境?如何維護生態?以及如何營造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而且,在探討人與自然關係時,孩子更深刻瞭解生活周遭的人文地貌和自然景觀,由於發現身邊豐富的自然生態,而更肯定自己家鄉的豐富無盡藏,才能產生更大的自信,且願意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從小培養開闊的胸襟和悲天憫人的胸懷。
D. 班級空間的營造
教室是班級最具體、最基本的空間,孩子們透過討論,把班級的識別系統展現其中,可全班用一主題來美化教室,也可以分組用不同主題來美化,更可按季節或時令來表現,然後,由自己的班級向外延伸,營造自班的外掃區,或向總務處申請學校有待綠化美化的空間,進行營造,在空間營造過程中,美術老師同步進行 POP 技術指導和教導公共藝術之概念。過程中的討論和衝突,都是公民學習很可貴的經驗。
3. 生活的分享
A. 班級刊物的編輯
每個班級的營造歷程,就是「大家來寫班史」的歷程,同時,也是在寫學校和社區發展史的歷程,所以,文字和圖畫的記載非常重要,班級可以請採訪社的同學來協助編輯班刊,也可以全班討論,推出有文字和美工專長的同學來編輯,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出刊,初期若無法出刊也無妨,每班可在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會訊「世外柑園」上投稿,同時,一年一期的校刊「柑園新綠」也都將各班經營成果登錄。
B. 班級活動的舉辦
每個班級就自己擁有的人力資源,討論可以辦理的班級內部活動或年級性活動、全校性活動,這是班級動員、整合和規劃能力的訓練機制,也是對全校同學的服務,別忘了班級活動的舉辦,班級的任課老師和家長,都是很重要的資源,像圖書館週活動、親子控窯、文化列車、家長職業博覽、假日電影院以及各種班級形象活動,都可以由班級的師生和家長共同策劃和執行,並配合「柑園名人賞」實施。
C. 營造經驗的交流
戴明哲學中鄙視評比制度,認為那是扼殺團隊合作和創造力的最大殺手,是系統運作的干預力量,在教育這種「特殊製程」中,只要投入正確的原料配方和方法,即能確保品質,無需運用頻繁的數字評比,所以,學校要廢除生活教育競賽、教室布置比賽及種種班級成績排名,改用觀摩、分享經驗的方式,讓各班展現其班級特色,也能在校園中實現多元文化的理想,同時也可以感應在營造過程中許多感人的故事。
D. 班級魅力的自豪
配合處室所策劃的全校性活動,各班可以在「班級總體營造計畫」機制的操作下,熟練每一個步驟和流程,展現班級的整體力量,同時,在營造過程中,每個孩子因參與而產生歸屬和認同,因孩子的多元智慧而豐富了班級的文化,形塑了不同的班級文化特色,使每個孩子能以自己的班級為榮,昂揚於每個班級之前,將來長大之後,能因公民能力具足而成為「造成家鄉質變的創業家」,實現改造社區的理想。
(二)桃子腳逍遙遊 ── 師資培力計畫
好的課 程來自 老師的創意和努力,而老師的創意和努力決定於自身能量的厚實。 招收與任用具現代化教學技術、完善教學專業知識體系與研究能力的優秀教師,是理想,但無法寄望由別人來完成。所以,我們規劃提供一個讓教師從職前訓練、在職進修與從事專業研究的真實情境,與共同合作的師資培育機構良性互動,並引進內外部異業人力資源,長期透過基礎教育議題的探討與行動方案的落實,激發教師自我省思與專業增能的需求。在悠遊對話過程中,彼此擁有共同的文化經驗,產生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行動,進而凝聚成創校初期的主流價值。以教師為在地的專家,以宏觀的視野和微觀的行動,嚴肅面對「將來桃子腳的孩子要長成什麼樣子」問題而悠遊開展出一套系統課程。
自主與開放,是時勢所趨,如何承載因自主與開放而衍生的校園問題,並進而產生解決策略與鞏固彼此對應關係,學校行政與教師的能力是必備元素。因「社區造校」理想而誕生的桃子腳國中小,早已將學校定位為「社區公民生程學習中心」,並企圖實現「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理想,未來,社區的動力必然將桃子腳的營運,逐步推向共同營造,在效率與參與、卓越與均等、合作與監督、穩定與變遷、微觀與鉅觀、導向與多元之間,如何從動盪中取得平衡,直接挑戰著桃子腳行政與教師的能力和心量。而初期核心工作團隊功能的極大化,是這個學校體質奠基的關鍵時期,必須同步建置各子系統的專業成長增能機制,而教師是極具關係的子系統之一。
我們把這個已悄悄進行年餘的增能工程叫做【桃子腳逍遙遊】,它是「招師計畫」的序幕。
人權教育與校園文化 ── 作結
誠如前所提及, 人權教育是既理念性又抽象的必要存在,並具體的表現在人與人的尊重與關懷層面上。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舉手投足之間無處不在,一但抽離了土地,意義不再。不再語言暴力、沒有千奇百怪的替代體罰措施、對弱勢孩子的尊重、對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是深耕「人權教育園地」的犛耙,是建構優質校園文化的筋絡,唯有這些要素能內化到成人的生命底處,成為生活的方式,面對孩子,所有的「人權教育課程設計」才有可能實踐。它絕非一蹴可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