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明治
在學校,我們習慣以慣有的「正道」去處理事情,對於離經叛道的人,容易以刻板印象來評斷,害怕他壞了風氣。在校園,我們不鼓勵學生挑戰老師,因為害怕兩敗俱傷,以和為貴的學校,大和解的立場下,害怕衝突,害怕對峙,然而衝突製造的能量是無限的,就看如何導入這股力量。
關於這個孩子的傳說非常多,一個話題人物,在校園受人議論的部份,不外是特優、特劣、特怪的行徑,他是特衝,全身像個小刺蝟,頭髮像,行為更像。聽說他係出「名門」,後台很硬。還沒見過他,他的種種早已充塞耳邊。
第一次看見他是在學務處,臉上掛著傷,即使是受了傷,仍是一副睥睨世界,不讓唯我獨尊的霸氣遺失,其實不開口,他就是那種所謂孩子們眼中的美型男,英挺俊秀的臉足以扮演迷倒台灣青少年的偶像劇。坐在角落的他雖然露出一點擔心,但是他憂心的不是傷痕會不會讓他完美的臉留下紀念,而是會被學校掃地出門。在這個保守又封閉的小學校裡,他以這種方式來突圍,值不值得是一回事,但卻是是人印象深刻,深刻記住他的外號「少幫主」。
他之所以坐在學務處接受別人關注的眼神,是因為在學校展開雙臂歡迎群眾的校慶日,發生前所未有的喋血事件,勞動警察來處理,增加了學校的知名度。雖然後來釐清真相,知道對方打錯人,是他「你想怎麼樣」的表情惹的禍,讓對方滋生打他的念頭,但是還是壞了學校的名聲。這個事件之後,他的父親大人才認清事實,期許他做個鬥智不鬥氣的新思維幫主的夢想是幻滅了,本想透過教育提升他成為道上領導人,不奈他的資質只能成為逞兇鬥惡的小卡少幫主,只能威風一面,不能威振八方,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太嚴重,但說他是個俗仔又太輕蔑他。我這才明白所謂的「名門」,所謂的靠山是怎麼一回事。
事實上,少幫主逞兇鬥勇,欺侮同學的霸凌事件的不曾聽聞,可是他的脾氣,像個活火山隨時都可能爆發,看不順眼的表情,不佳的學習態度,只要老師稍微修正他的行為,那一整節課就泡湯了,同學敢怒不敢言,雖有五湖四海的個性,卻讓同學們敬而遠之,因為上課容易和老師發生衝突,如同一隻鬥雞,弄得師生兩敗俱傷,使全班沈到海底,不知不覺中,他用他的脾氣來掌控班級的氣氛,這種無形的暴力方式,同學在隱忍中度過。混不出名堂的他,不安、焦慮的因子不斷的在體內竄動,源自於過去就讀私立學校的住宿生活,長期的被控管和約束,所有曾經受到壓抑的事,都在高中爆發出來,反動、叛逆只在補償過去的不滿,讀書上大學是為交代父母。他是抱這樣的心態來到學校,理所當然的沈淪,所以當別人向上提升,攀爬到高三,他只好留在高二,繼續舊地重遊。同學對於他的行徑有神話般的期待,不知何時,他重讀的理由不是他課業過不了關,而是為了她讀高一的女朋友而留下,過不了美人關。成了美化自己任性與荒唐,原諒自己的藉口,為了愛而重讀一年。
學業無法升級的他,聽說文組較容易過,也為了改變,他從理組班轉進了文組班,來到「女多男少」的世界,這個不同於過往的學習環境。高二形成的新班,組合的份子帶著高一的習慣和情誼,融合的速度非常非常慢,剛來的時候,每個人都隱藏著自己,伺機而出,不到一個星期不需要宣戰,女孩們也已經各自劃定自己的勢力範圍,小圈圈早已形成,右一圈,左一圈,考驗著導師的能耐,教學上的專業容易準備,班級上的經營卻更需智慧。為了重新出發,他刻意低調,努力收斂自己,與人衝突的次數降低之中,但還是無法融入這個以女生為主流的班級,女孩們談論著服裝美容,說著偶像明星,分享著大頭貼,這些都非其所好,身為男生的他自然淪為弱勢團體,而且過往的成見包圍著他,想要破繭而出實在不容易。
女孩的明爭暗鬥像是地底下的暗流,有著潛在的危機,很快的浮出水面,班上同一陣線的三個女孩,帶著尖尖的刺,暱稱為玫瑰幫,當少幫主遇上玫瑰幫,不知是因為好男不跟女鬥的想法,他始終迴避,避免衝突,甚至有些低聲下氣。玫瑰幫是屬於非常勇於表現自我的一群,很有煽動性,有著群眾的魅力,但是非關正義,只要不對眼,不對盤皆是他們挑釁的對象,所以常在不知不覺中圍剿別人,鞏固著自己的地位。剛開始的安分隨著熟絡,玫瑰幫慢慢的放肆張狂起來,是班上的惡勢力也是開心果,但是這股勢力卻使得班上四分五裂,權力的流動,勢力範圛的劃分,悄悄在班上形成。他們對於同學已索然無味,已無挑戰的樂趣,轉而指向和他們關係密切的班導,開始檢視導師的行為,她的領導風格,她的教學方式。
「好悶,好煩,真想蹺課,可不可以不要上這麼多課,班導為什麼這麼愛上課?」玫瑰幫在班上叫喊著,企圖尋找附和者。
「整個下午都是她的時間,我們派個人跟老師說,不要上了,要不然看個影片,喘口氣吧!」
班長向班導求情,帶來的回應是:「上次處理班務,花費太多時間,所以要利用團體活動課補回來」,沒有人可以改變班導堅定如山的決定。
有人竊竊私語:「誰叫她廢話那麼多,自己耽誤了進度,還要別人來承擔。」不知何時,認真的老師開始被嫌惡,導師不僅要傳授學科的知識,更要指導學生的行為,因此常常要耳提面命,掌握生活上的機會教育,叮嚀常佔了大半節課,不免耽誤學科的正常運作,在進度的追趕下常常要找空檔的課補足是常有的事。
「團體活動是彈性課程,是我們的時間,可不可以不要再上課,留給我們空白時間我寧可聽專題演講。」
「從國中開始,許多課就不是很正常的上,那些藝能科目只是需有其名,你應該習慣啊!就像班會課常拿來上課或考試,升學為重的高中生呀!要認命才會好命。」
「可是團體活動是少數可以自由一點的課,每次跟她他反應,她總有理由拒絕我們的請求,到底有沒有尊重民意?」
「這會兒又說月考快到了,下個理由是這次考的不好要多加強,真是死要面子的老師。」
「民意重要還是成績重要?有點良心吧!人家幫你加課,你既不感恩,還要抱怨。」體貼的孩子為老師平反。
「上了課,但是效果不好,還不是浪費力氣。」。
「那麼愛上課,她都不累,我看了都膩了,美其名是為了成績,其實是為了她的面子。」班導的苦心在抱怨中被稀釋了。
升學主義的壓力未曾消失,成績一直是殘酷的檢驗單,分數的意義,成績的比較,不只是存在學生,也重壓在老師身上,凸顯一種主流價值下的另一種任重道遠。
任何一個帶班的導師,對於其所教授的課程都極為重視,重視的程度不外是上課、考試,深怕補充不夠多,深怕有遺珠之憾,分數的高低取決於精熟度,許多老師相信,課多了,像錄音帶多聽個幾次就自然記住,必定能逼出好成績。
他們的不滿一直在累積,形成巨大的反抭力量,埋怨班導的效應不斷發酵,體諒班導的聲音卻越來來越小,影響力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東西,玫瑰幫的主導權越來越大。最後緊握在他們身上。連續三星期,上課煩躁的氛圍,這股民怨悄悄的在醞釀和累積。月考後的放鬆心情與發洩,種種因素的結合,班上正有種詭異的氣氛在崛起,沈潛許久的少幫主反動的因子被喚醒,為了與融合玫瑰幫,這似乎是他重出江湖之作,他們偷偷進行著,正進行著喚醒老師的工作。
那一堂的團體活動,班導依照往例在團體活動來上課,那一扇們卻深鎖著,開著冷氣的教室,鎖著門並不是令人訝異,可是當班導第一回輕敲門,裡頭卻沒有反應,也許聲音太小,他們聽不見,第二次加足了力道敲門卻依舊不見反應,第三次老師帶著些許憤怒敲門,卻得到裡面訕笑的回應,第四次老師輕敲玻璃,遲了許久才有人鼓起勇氣來開門,感覺整個班被綁架了,坐在位置上動彈不得。後來導師站在台上激動的問著:「為何要這樣做」「因為我們不想上課」玫瑰幫鼓起勇氣的說。
導師堅決而生氣的表情逐漸融化之中,柔和的線條中,老師的眼淚一點一點的淌了下來,模糊了雙眼,在臉上流成一條黑黑的小河,小河氾濫了整臉,流過大家的心中,因為氾濫成災,對抗權威的獲勝感尚未滿足,大家盼得的自由此刻卻如此的不自在,有著罪惡的感覺,對付老師,老師的淚水讓她們慌了,闖禍後的心慌,形成班上風雨後的寧靜,有著弔詭的氣氛。
老師的眼淚是代表威信的崩潰,痛心還是心痛,是多麼堅決的意志,將老師阻絕於外,是多麼頑強的惡意,不讓老師上課,是多麼強烈的控訴,重擊著老師。這個前所未有的事件,很快被耳語與流傳,導師被其他任教的學生貼心的安慰著,卻獨缺班上真心的道歉。事件被認真的調查,真相卻被推諉著,少幫主表示他並非主謀者,只是奉命行事的人,玫瑰幫則說大家只是鬧一鬧,沒有慫恿指使大家,看到兩方人馬互相踢皮球,過河拆橋,不敢承擔的行為,導師的眼淚又潸然的流下,掉落在批閱的本子上,一圈圈渲染開。繞了幾天之後,他們才有勇氣承擔他們的作為,從英雄成為俗辣。少幫主因為這事件更被同學鄙視看輕,認為他沒有男子漢的擔當。離他成為幫主的夢更遙遠,想要東山再起,締造雄風的他反而一蹶不起,鬱鬱寡歡。
這個事件處理的方向往著尊師重道去發展,著重他們不當的行為,不讓老師進教室上課是否構成妨礙公務,全班聽命於一個不成熟的決定,無視於老師的用心,從法、理、情任何一個面向他們都無法站得住腳,甚至有人主張應該讓這些始作俑者記過處分,以記取教訓。同時輔導老師針對班上進行團體諮商,試圖轉換班上的氣氛,以彌平師生間存在的鴻溝。班導並不想追究他們的過錯,只想讓改變班上的學風。
像他們這樣被定位為不當行為的的份子,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是會深層思維的人,是為了捍衛教育權,想要拿回自己的學習發球權,不受人控制,某一種的意見表達方式,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他們是想對付老師。然而我卻看到他們反動下無人安定的心,也許所有的元素都有那麼一點點,不管是惡意、戲謔、警告、困窘老師的用意,在心理層面選擇與老師干戈相見的,都有一種無法承受的理由在推動,即使是使用這樣衝動、原始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都值得我們去探索。說他們具有聳動群眾的危險心靈,太沈重了。然而危險心靈未嘗不是推動體制下另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得來不易,是要珍視或是壓抑圍堵之呢?。
不管是少幫主或玫瑰幫,我真正想要理解的是他們反動下的背後原因,孩子固然要檢討修正,大人也該反省,師生間的結,常因為大人們對於孩子們意見,沒有真正的聆聽,忽略的他們的需求和心聲,沒有用心解答他們的疑惑,許多不見容的行為常是之前的輕忽與漠視導而種下的,能不能有接受學生建言的氣魄與胸襟,解決問題的智慧,考驗著老師。在學校,我們習慣以慣有的「正道」去處理事情,對於離經叛道的人,容易以刻板印象來評斷,害怕他壞了風氣。在校園,我們不鼓勵學生挑戰老師,因為害怕兩敗俱傷,以和為貴的學校,大和解的立場下,害怕衝突,害怕對峙,然而衝突製造的能量是無限的,就看如何導入這股力量。
民主的路上總是跌跌撞撞,孩子有犯錯的權利,老師也應有接納的義務,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愛人,不是以一種方式,而是以多樣的方法。
期許自己可以讓學生讀你千變也不厭倦,而不是「堵」你千遍也沒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