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瑄瑜(童軍實習教師)
離開國中歲月好些年,好友當年拙樣依稀在眼,自己額上蓬生的青春已被有意識有目的的抹去。與青嫩急於擠弄不同,從容抹上隨身小包裡日英文印記的軟劑。
主任在辦公室擺上了盆野薑花,花粉味驅走了嚴冬。年輕女教師紛紛換上嫩綠、花袖與粉鞋,撒上花味兒香水,晴朗好天帶著迷人笑容來學校。春天是綻放的季節。
實習為充實自己一舉獲得正式老師一職,聽些關於教師甄試的演講,很難不去提起穿著合宜的事。我聽說許多關於穿牛仔褲的禁忌。為了買幾件甄試時「得體」的衣裳,我該開始儲蓄。小洋裝或線衫,無袖的別想嘗試,鞋子要端莊合宜不能露腳指頭。裝扮雖屬個人自由,在憲法中並沒有被列舉出來。您或許不認同,但這種小小的自由受到干涉挺多的。聽聞有些同學實習的學校,在穿著上要求老師,對於接受新資訊刺激甚多的年輕人來說,顯得有些為難,原來花花綠綠的大學生活,一下得要往回跳了十年左右。
這些要求加諸學生身上尤甚。對於鞋子的顏色、襪子的顏色與長短,不知從幾時開始有規定,至少國中高中總加六年是如此。學生時代,一談起學校,便要質疑,為什麼我不能穿花襪、泡泡襪?白襪很容易髒耶;為什麼一定要穿裙子?身為籃球校隊的我,得為了方便練球在裙子裡加件短褲;為什麼不能穿好看球鞋?黑與白的球鞋單調就算,也難買。當時從來沒有答覆,或者是最簡單的答覆:學校規定阿。這麼一句話,多數的人都無奈的接受了,包括意見很多的我。我們是這樣走過來的,承認穿純色球鞋、短筒白襪、清湯掛麵的人,是道德上對的行為。不知與文化是否相干?白襪之外,學生這一行還有很多行規。午休不論你想不想必須趴著睡覺、衣服得中規中矩塞好皮帶紮上、袖子不准捲起來、不准帶有色眼鏡、不准掛鈴鈴鐺鐺的手鍊項鍊耳環、不准交換日記(否則告訴家長?)、象棋、課外書或其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友減了一個超級帥氣的三分頭,就像當初唱「執迷不悔」的王靖雯一樣,清爽而美麗,同儕無不讚賞,但卻無法通過教官那一關,也從那時學校又多一條頭髮不能「過短」的規定。流行不斷改變,學校校規也不斷擴充解釋,或經判例而形成校規,哈。我曾多麼忿忿不平。
有天下午我在學校廁所門前發現十年前的我非常羨慕現在的我。現在的我上的是教職員工廁所,牆壁有小花、蝴蝶,馬桶白淨,帶著香氣,就像僑興電影院的廁所一樣,老舊而乾淨。學生的廁所,或許較多人使用,抑或沒有那份尊敬的心情,總避免不了些許臭味及該在垃圾桶的衛生紙轉戰地面,甚至地面積水使需捲起褲管才能安心如廁。十年前的我有一個祕密,若在上課半途來上廁所,我偷偷摸摸的到教職員工廁所。許多事不復記憶,我說,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在上學期末,學校舉辦了自治會長的選舉活動,只有一年級願意出來競選,我們班溫文儒雅的班長也班上同學的力挺下參選了,助選員莫不使出渾身解數拉票,身為實習導師的我也出了點力為他們製作了一張競選海報,就如同小馬哥的魅力無法擋,一掃千軍的囊括比其他二位候選人總數還多的選票。自治會成立後的第一議題是「是否可以帶手機來學校?」,會長、副會長及各班兩位代表共三十八人,竟無異議的全數投反對。或許因為都是班級的「乖寶寶」代表,於是聽不到不同的聲音,這樣絕不能代表多數人的心聲的,權利在他們的觀念中相當模糊,正符合郭爾保(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的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
最近總統大選熱鬧沸騰。許多人批評我們的政治是給下一代最差勁的示範。如果能利用大選作為引起動機,趁機來場精彩的教學活動,一定很有意義,尤其當我也是可以身為公民老師時,我這麼想。鞋襪顏色、標準髮型這類的陋規大概不能久留,如果藉此進行一場教學活動,我相信對學生的人權教育、民主素養應有相當幫助。鼓勵學生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透過民主的方法,理性的溝通,修改學校不合時宜的校規,教師從旁協助並適時釐清觀念。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權利,也認同民主的程序是一種值得遵守的程序,學會與自己不同立場的人溝通協商妥協,理性思考。另外,也能培養學生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的精神。
這麼好的事,是不是我異想天開?不是,我看到嘉義高中有人這麼做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