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典昱(彰化縣彰興國中公民實習教師)
去年SARS風波讓人聞聲色變的時後,今年政府不敢大意,學校量體溫量了好一陣子。不過SARS沒來,感冒倒是非常流行,我們學校有的班級一個班竟然十來個感冒,導師下令全班帶起口罩。令我想到去年SARS流行時我們也在台北大四實習。那時有個同學剛好在和平醫院附近的國中實習,他面對一班帶著口罩的學生隔著口罩講課,彷彿詭異的腹語訓練所。這麼個天隨著鐘響我拎著課本上課去,一進教室發現三年甲班位子有些微變化,四個角落座落四大天王帶著口罩茫然的看著我,敢情是感冒了?那怎麼會坐在四個角落用力傳播?再細看有四個原本愛講話的學生不見了,帶著口罩的藏鏡人身分終於被我揭穿。
我調侃:「哎呀?某某某,你感冒啦?讀冊愛讀,身體也要顧阿!」
學生:「……」
學生不太開心。國中生心情總是陰晴不定,有時候沒大沒小,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個個都是憂鬱王子。我自討沒趣的開始上課。
下了課,稍微回想一下這件事情,其實校園中充滿了這些有點戲謔有點惡作劇的懲罰。在我求學的時代曾經聽聞、看過的,包括講話就嘴巴貼撒龍帕斯、講話就吸奶嘴、講髒話就在身上掛牌子、遲到也掛牌子、講話帶口罩、到訓導處大喊訓導主任我愛你。為了增加事例我問了我身旁的女友,他說他們國中老師還有叫同學含一片長石頭上課(也是愛講話的懲罰,含石頭的時候口水會止不住的流出來)、跪在辦公室咬資料櫃。
這些懲罰有些你或許覺得有趣,或覺得太過火,不過它事實上存在。想出這些懲罰的老師或許出於遊戲心態或有其他目的,然而教師在教學歷程中的一切施為,對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故,對此現象做一些探討與思考,應該是有意義的,且是必要的。
就效果而言就非常可議。第一年實習的夥伴們可能都會發現,體罰是立竿見影的方法。上學期與我同校一起實習的同事們都還對體罰有所疑慮,前幾個禮拜我看到教「必須相當程度重視測驗結果」科目的一個同事打人的俐落程度,跟追殺比爾的烏瑪舒曼一樣猛。我曾經聽過有個老師這麼說:「我打學生這麼多年也沒有被告過,也沒有家長有爭議。」言下之意是只要教師管教有方,學生家長對老師服氣,體罰實施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我們早知道體罰的效果與爭議不僅止於法律的問題而已。半數的同事已經使用體罰使學生讀書,他們所關心的似乎是在於是否果真有效(還真的有效),而代價大概因為隱而不顯,漸漸就不必關心了。我們才離開學校那個充滿理想的地方不到一年。
我認為帶口罩這類的懲罰,與體罰是類似的。靠著羞辱來恫嚇學生不可違反秩序,學生因為擔心受懲罰而遵守秩序。這種羞辱對我們來說,或許只是一種無傷大雅的玩笑。然誠如方才所提,國中階段的學生正值小孩與成人的過渡期,又由於種種人際間、課業上與家庭、學校帶來的壓力,使國中學生情緒變化較大。且青少年處於自我角色認同的關鍵期,教師是否該在沒有深思的情況下,為了班級秩序或生活常規,使用這種羞辱的方法來懲罰學生?在學生的心中,是否會因此敵視教師,反而造成反效果?這是不是意味著權力掌握者,可以對被支配者的違規行為處以各種不合理的責罰,不須顧慮、不須尊重被支配者的心理感受?學生是否接收到這樣的訊息?
就人權教育角度觀之,體罰是老師侵犯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身體是屬於自己的,因此就算有家長的授權也是無效的。家長對老師說:「老師我這個孩子很懶,你儘管打沒關係。」這是十足的父權思想下的產物,更是人權教育的最佳反例。而羞辱式的懲罰,例如叫學生吸著奶嘴上課,則是侵害其人格的尊嚴。透過奶嘴的連結來暗喻這個學生的自制力是如嬰兒般尚未發展的,貶低學生的人格,影響同樣重大。
並不是說尊重人權就不能對學生違規處分。任何形式的處分幾乎都包含對學生人權的些許剝奪。在處分之前我們宜先考慮處分的目的為何?個人認為就違規行為處分學生至少有幾種目的,第一,維持上課秩序、生活常規以保障其他學生的權利;第二,個人認為應該特別注意的是,處分應幫助學生心智成長,培養其自制力並能夠尊重他人,而非只是嚇阻其不當之行為。教育部過去所公佈的教師管教與輔導學生辦法中寫的很明白:
第 三 條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應符合左列之目的:
一、鼓勵學生優良表現,培養學生自尊尊人、自治自律之處世態度。
二、導引學生身心發展,激發個人潛能,培養健全人格。
三、養成學生良好生活習慣,建立符合社會規範之行為。
四、確保班級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之正常進行。
跟學生去畢旅回來,想叫學生帶他拍的照片來給我看一下。
白目實習老師甲(以下簡稱白):「阿你今天沒有拿來給我瞄一下?」
同學假:「我沒帶啦,我們老師說不准再帶來了(因為已經過一陣子了),明天我拿給你。」
白:「明天,阿你們明天不是要安檢?」
同學假:「阿?真的阿?」
白:(洩漏天機,暗自叫苦):「原來你們不會知道要安檢的事情喔?千萬別跟別的同學講說要安檢阿!」
同學甲(一副得獲密報的愉悅表情):「阿,放心啦我不會說是你說的。」
白:「切。」
在我的觀念裡,執行安檢應先行通知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不過仔細想想先通知就搜不到違禁品了。不過安檢的目的是找到違禁品然後記學生過,還是別的?無論如何,從威嚴時代走入自由民主,在校園裡的人權教育落實尚有許多可待各界討論之處。人權已是普世承認的價值,在講理的環境長大的孩子,應該是我們值得信賴的未來的主人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