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芳瑜(作家)
《書籍簡介》
書名: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作者:藤田孝典
譯者:吳怡文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書評》
許多人或許跟我一樣,在還沒有讀《下流老人》時,覺得這個議題對自己有點遙遠,也許是年齡未到,也許是經濟尚可,擔心成為「下流老人」會不會太過杞人憂天?
下流老人的定義與成因
但如果你家中有老人,甚至是臥病在床的高齡者,你可能就會知道這件事情並不遙遠,或許已經發生。下流老人指的是「過著及有可能過著相當於生活保護基準生活的高齡者」。而「生活保護基準」類似於臺灣的「中低收入戶標準」,必須依靠政府提供補助。書的第二章列舉了四個實例:
一位是始終單身的獨子,在中年時因為父母病倒,而辭去正式員工的工作,回家照顧父母。雙親過世後,開始從事看護工作,六十五歲辭去工作,如今只靠著微薄的年金過活,困苦到有時必須採野草來吃。
另一個例子是照顧憂鬱症長女的夫妻。由於女兒在中學時遭到霸凌,以至於短大畢業後都還因為憂鬱症而無法工作,一直由夫妻倆支付生活養育費,但如今隨著夫妻年紀漸大,只靠年金生活是越來越困難了,萬一其中一人生病,更是無法設想……
第三例的老人,就讓人十分意外了。主角年輕時待遇並不差,辭職時年收入甚至約五百萬日圓。他申請退休時,退休金加上存款有將近三千萬。因為單身、沒小孩,所以沒買房子,以為三千萬就可以安度晚年。還因為知道單身一人,所以預先幫自己買了墓地和墓碑,用掉了三分之一的存款。然而讓他料想不到的後來生了重病,兩度心肌梗塞,只好長期住院。短短七年,三千萬一轉眼就消失了。六十九歲的他居然只剩下國民年金可過活,以及一塊未來的墓地,「無法想像居然要淪落到要申請生活保護。」他說。
第四個例子更讓人想不到,主角在大學畢業後就在銀行裡當行員,一直工作到六十一歲。他結了婚、有一個女兒。女兒也長大結婚、離開家裡。看起來生活似乎毋須煩惱,但事實上,他出現失智的症狀,最後被趕出公寓。其實在之前,他的工作就已經出現一些症況,以至於跟家人衝突不斷。於是女兒出嫁、和妻子離婚,只拿到一半的資產和年金。就算待遇還好的銀行員,一半的年金也不算太多,而一個人住的花費比兩個人住來的多,到後來,因為積欠了房租而被房東趕了出去。而欠繳的房租還是女兒代為支付……
簡單說,有些「下流老人」也許是長時間問題累積;但有些則是意外造成,急轉直下。
下流老人有三項具體的指標:
- 收入極低。
- 沒有足夠的存款。
- 沒有可以依賴的人(社會性孤立)。
而且因為高齡化、少子化,以及核心家庭化(即小家庭),獨居的下流老人,恐怕會不斷增加。除了高齡化人口非常明顯地成長,作者還提出一個日本的數據: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和子女同住的比例則持續減少,1980年約七成,1999年佔50%,2012年則佔42.3%。我想臺灣的情況應該也和日本相似。
於是作者做出一個並不算太危言聳聽的預言,他估計不久的未來,日本將走向「總計一億人的老後崩壞時代」,中產階級消失,有的只是「少數的富裕階級」和「大多數的貧窮階級」,大部分的人未來將變得又老又孤獨。
就書中所舉的四個實例,作者列舉了五個從普通淪落為貧窮的模式:
- 因為疾病或意外而支付高額的醫療費。
- 無法入住高齡者照護設施(公立的老人安養院經常要排好幾年,而私人的很貴,老後的貧富差距,使得很多人沒錢就無法接受像樣的照護。)
- 子女因為低收入或身為繭居族而依賴父母。
- 不斷增加的熟年離婚。
- 罹患失智症,身邊也沒有可以依賴的家人。
如果將下流老人的問題置之不理,作者認為會出現幾個社會問題:
- 父母世代和子女世代一起崩垮。也就是當父母生活陷入困境,同時也拖垮了子女的經濟。
- 價值觀的崩解:社會很可能陷入「高齡者不受尊敬」,認為「老人家只是包袱」,特別是對貧窮老人的嫌惡感。
- 年輕世代的消費低迷。因為擔心自己將來也會成為下流老人,年輕人勢必會開始儲蓄,因此消費欲望就會降低。
- 加速少子化。由於對未來感到不安,也因此不敢生小孩,甚至結婚。畢竟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很多的錢。
而作者本著專注於老人問題的社會工作者的良知,除了一方面提出下流老人未來可能持續增加的警訊,一方面也擔心社會價值觀的功利與扭曲,老人會被「努力論」、「責任在己論」而謀殺。作者一再質問:因為無法努力而一無所有就該死嗎?救濟下流老人是浪費稅收嗎?
「因為國家沒有錢,只好請高齡者忍耐了。」作者表示,他不是說其他政策不重要,而是如果無法掌握整體的樣貌,且抱持著「責任在己論」,下流老人就會被歧視,且無人伸出援手。
而陷入窮困的老人,很多人可能會自責:「會步入這樣的老後,是自己的責任。」而放棄求助,默默死去。然而社會本身就是互相依賴的,任何時代都會有無法工作者,好的福利國家,不應該把這些貧困無力的老人視為包袱。
作者也抨擊日本目前的支援政策大多採用「申請制」,因為一些人總是抱著不想被政府照顧的心態,只要本人不想提出申請就無法使用那個政策。又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權利與福利。「申請制的本質就是抑制使用福利制度。」作者如是說。
禮運大同篇有云:「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確實是國家的責任,也是理想的大同世界。
我雖然還不到老年,短時間應該也不會淪為下流老人,但是前陣子思考老後問題時,確實也提醒自己未來不要成為社會或是年輕人的負擔,提醒自己要「自立自強」。雖然這是一種對社會的善意,但是也可能形成大眾對「下流老人」偏見。如何預防成為下流老人,或許是個人可以事先設想和準備的,然而如何不對下流老人造成偏見和壓迫,則是要從制度面和心態上去調整改善。
社會現況及制度造成的下流老人
前面提到下流老人可能造成幾個社會的負面影響。然而反過來看,社會的制度與現況的種種不完善,也是製造下流老人的原因。作者在第五章中提出了八個現在制度與系統的問題,個個盤根錯節,讓人抓襟見肘、束手無策。比如「收入面的不完善」——以家人為前提的年金制度崩壞。高齡者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靠年金制度,而這樣的年金,過去多半還需靠著家人間的互相扶持。也就是過去常常是三代同堂,老人幫忙子女帶孫子,於是老人的年金也差不多夠用。然而現在這樣的家庭機能正在崩解,老人獨居,於是光靠年金收入很難過活,因為成為下流老人。
二是存款和資金面的不足,造成的主因是下跌的薪水和上漲的物價。三是醫療不足,許多沒錢或是罹患重病的老人無法就醫,造成他們孤獨死。而原因可能是醫療費龐大、承辦人員負擔過大,健康保險費滯納等問題。四是介護保險的不足,五是住宅的不足,六是關聯性.連結架構的不足,很多支援無法觸及需要的人。七是生活保護不足,這裡指的是過去生活保護的基準年年下降,以至於過去貧窮的人不再被認定貧窮,將被排除在被救濟的對象之外。八是勞動與就職的支援不足,如果不是工作到死,可能就無法活下去。年輕一代表示:「我們這個世代的年金變少,必須工作到死。」很有可能是事實。作者認為應該建立一個讓高齡者不工作也可以生活的給付制度。
老實說,作者提出來的這八點不足,不少矛盾難解之處。比如年金不足,但提高年金給付可能要提高稅收或造成政府的財政赤字,這樣難道不會造成勞動者更大的負擔?而醫療不足,倘若健保費滯納都還是應該給予醫療服務,那麼醫療人員的負擔是否過大,健保是否會破產?
作者認為應該修正過度經濟優先的社會體系,而更重視社會福利的健全才對,但是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現實下,如果不提升經濟,有足夠的稅收,也很難有良好的社會福利。
這些疑問我先擱置,先依照這本書順序,我們先試著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如何避免成為下流老人以及知道成為下流老人後的對策。
個人如何準備平穩安泰的老後生活?
如果成為下流老人,在實際對策上,作者提出了知識面(如何申請生活保護費的知識與流程)、意識面(何謂社會保障制度)、醫療面(趁早為疾病和照顧做準備)以及心態問題(要捨棄自尊)。
同時在預防上,必須思考:一、金錢問題:應該存多少錢才足夠?這些包括年金、保險、存款、股票等等。二心理問題:要積極餐與社區社會活動,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和人際交流。三、住居問題:應該參加地區的非營利組織,參與義工或是市民活動,這也是強化自己的人際關係安全網絡。最後,則是培養自己在緊急時刻的「受援力」,不要自暴自棄,要樂於接受援助。
此外,我認為這章還有一個相當正面的觀點:並非所有窮困的高齡者都是不幸的,也有人過得相當幸福,而幸與不幸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際關係」。即使老了收入和存款減少,但是仍有朋友相伴,日子還是可以過得很愉快。
疑惑、挑戰與建議
最後,回到前面我提出的疑問,其實作者在最後一章也提出「如何預防一億人的老後崩壞」。
首先可能是針對稅金的徵收,提高所得重新分配的功能。當然如果稅金提高,高所得者可能會避稅海外,或是使得工作慾望降低等可能。
另外,我認為實際可立刻改善的,應該就是讓這些生活保護的制度簡明易懂、容易取得。
此外,作者認為讓更多需要的人可以拿到生活保護費,或許生活保護費可以用保險的方式徵收,這件事可以討論。即使作者還是認為民眾對生活保護有種歧視。但因為生活保護費百分之百來自稅金,所以民眾才會反彈,否則日本也不會出現《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這樣的小說,雖然小說本身並非支持這樣的法案,反而是描寫政府有意藉著民眾對法案的反彈,而讓民眾重新思考生命意義、尊嚴與高齡化的對策。
作者還建議或許可以改變住宅政策,而不是一味鼓勵購買,可以採取房租補助等制度等等。
然而高齡化、少子化、家庭核心化的社會結構如果持續,除了稅收分配可以調整,若沒有辦法改善年輕人的窮困,也很難改善高齡者的窮困。
其實除了書上所提的建議,關於居住,有國家推出「青銀共居」,也就是重新建立一個家庭支援體系,既提供青年便宜的住宅,減輕經濟壓力,也讓老人受到照顧,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概念。
還有一些社會企業,幫忙老人工作,像是臺灣的「搖滾爺奶」開設收費課程教爺爺奶奶說故事,也讓爺爺奶奶到外面說故事「打工」,都是創造一種青銀共生的事業。
臺灣之所以提出年金改革,修改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優惠,其實也是為了保障所有人,怕國民年金未來破產。
雖然作者認為沒有理由要求老人應該工作才能活,但是臺灣最近也通過「中高齡就業法案」,如果身體健康,多工作幾年也是好的,應該受到保障。
而這本書與其說是提出解決下流老人的對策,不如說是提出了警訊,迫使大家認真去思考理想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