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彥佑(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國小教學訪問教師)
《書籍簡介》
書名: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
作者:林瑞玲(Danielle Lim)
譯者:黃意然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書評》
如果說,愛開創了人類最偉大的奇蹟,那麼,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有滿滿的愛,才能讓我們的親情永不止息。對於愛,常常,我們愛得濃烈,時而愛得淺薄; 關於這本書─《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它是一本書寫家庭故事的愛,簡簡單單,精緻迷你,沒有家園國土的愛,沒有大江大海的愛; 然而,只是輕巧的家庭之愛,讀來,都讓人覺得刻骨銘心。
作家林瑞玲(Danielle Lim)以英文書寫、黃意然翻譯成中文版的《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The sound of Sch: A Mental Breakdown, A Life Journey﹚》,書中的故事有洋蔥,也有大把大把親人之間無私而不求回報的愛與溫暖; 我翻閱著書本,感動於書中的文字力量,那些所有形式的愛和給予的方式,都像暖流一般,帶來溫煦。我想著身體健康的我,想到親人間彼此溫潤的關懷和說不出口的愛; 心,也被感動了。
光是這一本書的書名: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就讓我品讀猜測許多。三十年的時光,究竟是怎樣的?是怎樣的人,可以一直居住在寂寞裡?愛,有什麼樣子的魔力,讓我們學會勇氣與奉獻。上網搜尋了一下,才發現,這是一本賺人熱淚的書,也是一本敘述思覺失調症的真實故事。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瀏覽了一下,決定把這本書,好好撥冗翻閱一番。
書評上寫著,許多人翻開一書,淚水就止不住地嘩啦啦地洩了下來; 本書的男女主角,阿成和阿珠二兄妹,在這三十多年來,是如何痛苦、堅強、時而想放棄但又不甘心地度過的; 誠如書名:「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這三十年中,是一段久遠的歷程; 雖然閱讀的時候,一天就讀完了生命光影,但其中的兄妹相處情形,只有箇中人才能體會。阿成自從罹患了思覺失調症後,只能與寂寞相伴; 而阿珠因為一句承諾,卻背負起無比沉重的擔子。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愛、看到了勇氣、看到了堅忍與奉獻,故事與書名不謀而合,是頗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這本書共分成三部: 第一部為「窣之聲」─住進寂寞的城; 第二部為「 一句承諾─三十年不棄守的愛」; 第三部為「告別─消逝的聲響」,以及最後的「後記─獻給與精神疾病同行的人們」; 每一篇讀來,都像在讀作者舅舅的生命史,以及家庭的故事。
林瑞玲的《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主要是描述她自己母親與外婆、年輕時便罹患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舅舅,三個親人間一段互相扶持、無怨無悔地對待的真實故事。從一般醫學的角度來看,就像《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中的阿舅一樣,他們之所以罹病發作,歸納其原因,通通來自壓力,生活上的、課業上的,而且幾乎都在20歲左右就發病。而在民國五○年代的臺灣或說全世界,醫療或藥物的發展,都談不上像今日這樣發達,因此對於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病人的醫治辦法,就真的只有一條路可行─多次的腦部電擊治療,這也是在這一本書當中,所提到的一個環節。
回到故事的最初,阿成其實是學校的高材生,課業好,人際關係佳,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阿成為了成就妹妹的就學機會,選擇放棄自己的升學之路,只為了讓妹妹得以讀書,享受更好的人生。在阿成二十一歲這年,意氣正風發之際,他深愛的未婚妻離他而去,阿成的生活看似如常,其實已大不相同; 他的腦海開始響起一些聲音—一種莫名,卻苦惱著他的聲音; 直到員警來家裡的那一天,阿成的父母才發現這個兒子出了問題,而且大事已不妙。 在本書的一些評論中提及,「宛如交織的掛毯,人生繼續前進,其圖案既改變織線,也在複雜的反響辯證中被織線所改變。」起初不是這麼容易理解,讀完成後,竟慢慢剝絲抽繭而深知其道理。
醫師建議阿成可以接受「電痙攣治療」,但阿成的母親,堅持透過傳統的做法─靈媒或巫醫,來治療其病症。但也許是已病入膏肓,也許靈媒巫醫根本無法救治,才讓阿成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期──有些時機,錯過了,就是一輩子,一輩子,再怎麼補償,也無法挽回。阿成的母親散盡家產,病情卻毫無起色,最後形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他只能不斷在病發時緊急送院治療。
後來,阿珠結婚了也買了新家,頓時讓阿珠陷入了兩難的思索局面,但母親擔心阿珠會從此拋棄她與兒子,這時,阿珠許下了這輩子最沉重的承─她一定會照顧媽媽與哥哥。這句話,說來簡單,卻行之不易; 阿珠說來,輕描淡寫,但這卻是經過內心的煎熬、掙扎、無數生活與現實拉鋸的一個想法。
身為母親、妹妹、妻子及女兒的種種角色,對阿珠來說,每一個角色都不是這麼容易去扮演的。三十年,何其地漫長,在三十多年的歲月裡,要照顧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哥哥,阿珠不敢出遠門、半夜得隨時接聽電話、不定時掛著心,偶爾還得出門尋找忘了路的哥哥,這需要多大的堅忍,多大的愛才能堅持下去啊。
試著想想看,你曾經照顧過病患嗎?你在陪伴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是怎樣的?你陪伴了幾天?在這本書中,阿珠照顧了阿成三十年。是的! 三十年,那種兄妹之情,令人動容。
生命,有時重如泰山,有時輕如鴻毛; 每個人的際遇都不同,每個人珍惜生命的程度也都不一樣; 但有時,看了賺人熱淚、受到感動的電影或一本書時,我們會更加珍惜自己、珍惜與我們相遇的每一個人。這陣子,常常讀到「一期一會」這樣的詞彙,總覺得,人生就是這麼無常,當下我們不會覺得,但一轉過身,才深深覺得,這個人,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看到了……。
在這本書中,看到因為病痛所造成的破碎人生,這些人別無選擇,那是上天的捉弄,不管是寂寞、傷痛、悲苦,當事人和陪在身邊的人,都只能用淚水來過日子; 說實在的,有時我們會同情他,但這種同情,也未必能讓病況好轉,充其量,只能讓他們產生勇氣,知道有人在關心他、祝福他……。我不斷的翻著書本,一頁頁不停歇地咀嚼文字所帶來的畫面,情緒不停的累積,來到了阿成過世的篇章,我和大多數的讀者、推薦人一樣,眼淚是在眼眶裡打轉的; 其實說來也是慶幸的,因為過世,所以他終於結束了這寂寞又痛苦的人生,沒有負擔地到了另一個世界; 而阿珠也終於完成了這個沉重的承諾。
這本書,以阿成與阿珠為主軸線,思覺失調症為副軸線,兩兩穿梭交織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其實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不是很了解「思覺失調症」空竟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疾病,在這本書的後記中也有提到,全世界大約有四億五千萬人深受精神障礙之苦,看到數字時,著實令我嚇了一跳,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雖然和全世界的人口相比,它的比例仍低,但從人口數來說,卻是驚人的。而「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有助於防止復發並能增加復原的機會,所以一定要把握早期治療的關鍵時刻,才不會讓病情一發不可收拾。 許多人對於精神疾病有很大的誤解,因此作者將媽媽與舅舅的真實故事寫下來,為了讓大眾更了解關於思覺失調症,希望大眾可以尊重患者以及照顧者,也鼓勵那些面臨精神疾病風險的人早日尋求協助。
在這本書中,阿成接受了『腦部電擊治療』,其實大家可以憑字義就揣測得出來,或許也曾經在各式紀錄片中看過治療過程。據當時在大醫院擔任護士的母親告訴我,醫師對病人施行腦部電擊治療時,在一旁的護士雖然不必也無法親自動手,但,光是眼見病人被電擊時的樣子,會令陌生人也深感不忍。更何況治療過程中,『腦部電擊』的次數必定不只一次,因此,對於病人而言,接受『腦部電擊治療』是相當殘酷且痛苦的治療過程。
但是,在當年接受過『腦部電擊治療』的患者,復原機率相當高,甚至可以回復到和一般沒有生病的人一樣,娶妻生子,成家立業,過著和一般人完全沒有兩樣的人生。至於,有些當年不忍心讓家人接受『腦部電擊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真實生活上的遭遇,比《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中的阿舅還要糟糕,幾乎是沒有正常時刻可言,通常需要一生都住在精神療養院中。
在讀林瑞玲的《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這本書時,心裡生出許多感慨,因為我也特地搜尋了關於這個疾病,家人如何去適應、面對。如果人人都像書中前段提到的『阿迪的大兒子』那樣去接受治療,而不要迷信或感覺不忍親人受苦而拒絕治療,其實接受過『腦部電擊治療』的患者復原率相當高,而且也能擁有幸福將來的可能。接受治療或拒絕治療,結果天差地別。
如果能排除社會上對思覺失調症疾病的汙名化,好比讓治癒的患者去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其實就不至於發生像《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書中阿舅的那樣結果,而作者的母親與外祖母也不需要為了照顧親人,苦苦花上三十年的時間被責任感束縛住。
在這本書中,有一種聲音─「窣之聲」,其實是貫串這本書的。「窣之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腦海裡神祕的聲音;而他們的世界,除此之外,安靜孤寂,猶如一座孤城。阿成一生都被這個聲音所困,生命被切得支離破碎,再無完整的可能。某些日子,阿成是清醒的,他可以讀報,或坐在角落裡抽菸,像個正常人一般;但發病時,卻會做些奇怪的事,自言自語,比手畫腳,或把東西扔掉,甚至聽到不存在的聲音,覺得被監視、可能被害……精神病宛如無形的魔,時隱時現,緊緊攫住阿成的靈魂,他的心和腦再也不是自己的。他腦中不再安靜,不斷盤旋著窣,窣……窣,窣……的聲響──這細碎、急切的聲音纏住阿成的一生,也襲捲著妹妹和母親的命運,三人被綑進一座寂寞的城,一住就是三十年。
我們很難想像,外表與一般常人無異的人,會在某個時空,突然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常常,我們因為不熟悉某些病症,而會埋怨他人,抱怨他為什麼說話這麼大聲、為什麼常常口無遮攔、為什麼不顧他人眼光而為所欲無、為什麼不假思索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故意要這麼做,而是不得已會這麼做的。洪蘭教授常常從腦科學的角度來探討,說明某些人的行為,是肇因於基因的突變; 也因此,當我們更能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就越能理解、同理行為人的困境。
就如同在書中,阿成的言行確實不受控制,大多時刻被幻覺跟隨,活在真假難辨的虛妄之中……看在他人眼裡,不免招來一個白眼、一陣竊竊私語,或一聲「肖狼」的怒罵譏笑。唯一接納包容他的,就是妹妹和母親,她們心甘情願承受一切的不堪,努力過日子。這樣的手足之情,需要多深呀! 常常看到有些因為照顧家人,失去自我的自由時間,而萌生怨念,或是同歸於盡; 這條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辦法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這個充滿愛、勇氣與奉獻的故事,讓我們看見兄妹的情義深重及扶持相伴的力量。林瑞玲回首舅舅、母親和外婆三人孤單漫長的三十年生命,她說:「將這個故事獻給所有與精神疾病共生的人,他們忍受著伴隨精神疾病而來的痛苦和折磨人的寂寞……在這個有時是不在乎,更多時候是不瞭解的世界上,需要尊嚴和勇氣去面對每一天。」
巨大的痛楚,能產生莫大的勇氣;經歷挫折考驗的生命,是真正柔軟且強大的。當不可逆的命運降臨,只要心裡還有一線光亮,循著黑暗,也能挺身前進。林瑞玲的母親、舅舅和外婆一生都在孤寂路上,他們自身的完整,因為愛而破碎,因為付出而堅韌,從某個角度看,是崇高無比的美!
這本書,讓我們意識到,久病見真情,這句話,絕非只是平凡的一句話; 它隱含著太多的束縛、太多沈甸甸的負載; 這是一本生命敘寫的書,更深刻的說,它是告訴我們,怎麼用愛、勇氣與奉獻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又不可抗力的遭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