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彥佑(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國小教學訪問教師)
這幾年來,我們日益講究「性別平權」,因此,關於性別平權、女權的書籍探討,也越來越多。我們常以為,是不是只有臺灣會面臨這種現象,後來翻閱了一些資料之後,才知道,在鄰國南韓,其實也面臨與臺灣相同的問題; 而同在亞洲的印度、葉門、巴基斯坦……等中東國家,更是女權低落的代表; 而這本著作─《82 年生的金智英》,則是敘述女權抬頭的一本生命故事。
《82 年生的金智英》,於2016年出版,由韓國作家趙南柱所撰述的生命史,然而出版之際,卻不是這麼順利,也確實在韓國的社會中,有過一段爭議與打壓; 因為這是一本藉著小說形式,爬梳性別不平等的社會脈絡,在市井討論之際,也間接在韓國創下了50 萬本的銷售量,是當年最暢銷的書籍之一; 無獨有偶,日前風行全球的 MeToo 運動,在某個程度上,也受到這股力量的影響,逐漸改變世人的觀點,提昇了女權地位。
書中的生命敘述大致是這樣的:
大三寒假開始之際,金智英也正式開始準備就業,她重修過去大一時考砸的科目,提升在校成績,多益分數也越考越高分,但她發現,她就讀的科系與這些工作沒有直接關聯,所以也很難透過系辦得到實質上的幫助。金智英後來利用寒假期間,參與了文化中心開設的相關講座,藉此拓展人脈,也真的在那裡遇見幾位聊得來的朋友,一起組成了讀書會,其中有一位叫做尹慧珍。雖然她和金智英是同一屆,但因為是重考生,所以大金智英一歲,可是尹慧珍希望金智英不要對她說敬語,於是兩人便以平輩之間的語氣交談,並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
團員之間會彼此分享就業資訊,也一同撰寫自我介紹和履歷表;也在地方政府創意競賽及大學生創新創意競賽上得過幾次獎。
但金智英總覺得奇怪……。
「怎麼說?
因為我們不是最頂尖的人才。
妳看那些回來做求職說明會的前輩,我們學校其實也有很多人畢業後進好公司啊!
那些人幾乎都是學長,妳仔細回想一下,有看到幾個學姊?」
從這樣的故事開始,揭開了女生、女性、女權的問題。這本書,就是一段生命史; 主要分述成六個章節,在閱讀過後,茲就幾個最重要、最有共鳴的章節,與大家分享。
一九八二年~一九九四年
在這本書中,其實這個篇章,勾起了我們許多七八年級生的兒時記憶。「為什麼男生總是比較吵、為什麼女生總是比較安靜」、「為什麼男生常常受到處罰,而老師似乎對女生比較好」、「為什麼排班級學號的時候,男生總是排在前面,女生才接在男生後面」、……然而,因為是傳統,卻沒有人質疑過這樣的順序安排,只是默默等候著什麼時候輪到自己、接受傳統的事實。當我還是一位小朋友的時候,我不曾有過這種疑惑,因為男生優先、大男人主義早就將我們洗腦了,我們下意識地認為男生「本來」就該這樣……。
一九九五年~二○○○年
慢慢長大之後,在國高中時期,金智英的想法日漸成熟,她看到自己的生命,有了改變,對於不公平的世界,也開始提出質疑與批判,甚至有衝撞體制的現象。「女生,就該如此嗎?」這樣的問號,一直深藏在智英的腦海中。有一回,高中放學回家,迎接金智英的,不是家人的疼惜、開心的迎接、溫暖的家庭陪伴,而是被父親嚴厲地斥責了一頓:
「為什麼偏要去那麼遠的補習班補習、為什麼要跟陌生人說話、為什麼裙子那麼短…………因為你到這麼遠的地方,我照顧不到你,因為你的曝露穿著,才讓你惹來這些問題」
金智英就是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國高中時期的智英,開始面對嚴格的服儀規定,相對男生可以把襯衫打開透風,女生卻被要求襯衫裡面一定要加穿圓領無袖白汗衫,不能穿細肩帶或有蕾絲的款式,只穿內衣更是萬萬不可,裙子當然要蓋過膝蓋,不能露出大腿的曲線。就算你遵守服儀規定,有時還是得面對男性師長以「檢查服儀」為由,行毛手毛腳之實。不過這些都不是讓智英最害怕的,而是有一次她從補習班搭公車回家時,遇到一位自稱跟她一起補習的男同學尾隨,智英非常地害怕,在公車上緊急借了一位小姐的手機,傳訊給爸爸叫他來公車站接她,到站之後智英沒看見爸爸,那位男同學卻跟著一起下了車,當智英非常害怕時,剛剛那位小姐卻突然出現拯救了她,男同學罵了一聲:「兩個臭婊子!」
此後的智英,對於女生該有的服裝儀容,又陷入了長期的思考; 表面上看來,服裝只是服裝,但卻束縛了一個人的思想,特別是青春期愛漂亮的女孩子的思想……
二○○一年~二○一一年
高中畢業的智英,變得更成熟了; 除了身體的成熟,也寓含著心靈的成熟,對於社會的框架,也更有反思能力。踏入職場後的智英,依然承接了一路以來的女性境遇,被學長說交過男朋友的自己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而且還是人前文質彬彬、行為端正的好學長。出了社會找工作,才發現就算是到了 2000 年左右的韓國,女性錄取率也僅有 29.6%,企業主普遍認為,比起以後結婚生子要以家庭為重的女員工,把資源投注在男性員工身上還更值得。而即使能順利得到工作,也要開始面對職場性騷擾的困境。
此外,數年前的臺灣,也確實面臨這種情況。女性難以升遷、女性的薪水比較低、女性面試時會被問到是否已婚或未婚、女性的工作只能侷限於某些……。論薪水,通常也較低; 論升遷,通常也較慢; 傳統觀念,總覺得女生要穿得漂漂亮亮,才貌雙全,才能賺到好業績。我在閱讀這一章節時,非常有感; 我也很慶幸,臺灣的職場,在這幾年來,有大幅度的成長,不只職員間,更有兩性平權的思維,對於異性的相處,也更有分際; 在校園中,也看到孩子對於性別更有清楚的認知; 也知道,所謂的性別,只是表面的意義,其實有很多超乎性別的概念。
金智英所待的公司,其社長很清楚工作壓力的大小,與結婚生活,是否有組家庭、是否有孩子、是否有長輩要照顧,有著絕大的關係,所以才會認為女職員不適任擔任一些工作; 就算金智英有自己的想法,企業老闆也沒有打算調整公司員工福利,因為他認為,與其為撐不下去的職員補足相關福利使其可以撐下去,不如把資源投入在撐得下去的職員身上,還更有效。言外之意,這些「撐不下去」的,就是像金智英這樣結了婚、生了子的大多數群體女性。
無可厚非的,企業、公司的最終目的,並不是一個性別保障的環境,現實來說,職場的最終目標,仍是賺取更多利益; 有時候,我們也很同情金智英的處境,但站在一個還沒有性別成熟的環境中,這確實是不公平,也只能把不堪往肚裡吞; 我們無法責怪想要以最小投資創造最大利益的社長。但是只看眼前的投資報酬率,難道真的公平嗎?如此不公的社會最終還會剩下什麼呢?在職場上倖存的這些人真的幸福嗎?失去了性別平等,身陷其中不公平的人,會不會繼續複製這樣的不友善,去對待周遭的人?
二○一二年~二○一五年
「三十而立」,這是儒家孔子所提出的生命價值論。三十歲,就該自主獨立,為自己負責,成家立業,為家庭負責。然而,對女性而言,甚至在這個時代,是否還適用呢?女性朋友一定要成家嗎?女性朋友一定要依附著男性朋友,才能好好生活嗎?
在這一章節中,有一些對話,讓我覺得特別有感。
『「智英,可是我覺得妳不要只想著自己會失去什麼,要多想想妳會得到什麼。成為父母是多麼令人感動又富含意義的事情啊,而且如果真的假設遇到最糟情況,實在找不到可以托嬰的地方,導致妳不得不離職也別擔心,我會負責養你們的,不會讓妳出去辛苦賺錢。」
「所以你失去了什麼?」
「啊?」
「你不是說叫我不要老是只想失去嗎?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其實,在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期待; 我們總希望女孩子可以趕緊結婚,嫁個好男人,一切的人生似乎就幸福美滿了。我和金智英是同一年出生的,我們有同樣的想法、同樣的經歷; 我身邊的朋友,有一些還沒結婚的,總是被催促著、被另眼相待。時代在變,我總覺得我們的思考角度也該跟著改變:「一定要結婚嗎?」或許這是家人最大的期待,但對現代人來說,婚姻也許是個束縛;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嚮往結婚、擁有家庭的; 其間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婚姻是大事,我們可以給予建議,但不能全權處理。金智英的生命歷程,讓我們看到婚姻喜樂的一些端倪……。
在臺灣,性別平等的情況好很多,可是金智英的故事並未讓我感到陌生。儘管在我自己與身旁好友的生活經驗中,從小到大我不常真正受過嚴重的性別不平等或歧視,可是,當我長大後聽到不少朋友向我傾訴家裡重男輕女的事情時,我很訝異,原來我自以為平和善良的社會,只是因我從未看到那些陰暗的角落罷了。出社會後,我偶爾聽聞,在一個以女性為主體的辦公環境,若男同事的無禮發言,還是會覺得不太舒服,不過若是女性朋友反映自己聽到了什麼,反而會被笑說是自己太敏感。又或是,同在一個男女同處的班級、學校中,大家也該有一定的規矩,畢竟男女有別,雖說已盡力克服其間的不平等,但有些事實存在現象,仍舊是無法弭平的,例如,體力、身形。
這本書的最後,作者用了幾句話,來闡述這本書想表達的; 金智英,不只是「一位」女性,而是「一群」女性的代表,更是「一個國家」的女權象徵。作者說,「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女性主義從不等於厭惡男性,舉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我深表認同。
有時候,點出問題的人,往往要比忍受問題的人付出更多,甚至犧牲更多。作者當然也不會妄想僅僅透過一本書就改變世界,或許也只不過是希望透過自己盡的這點棉薄之力,可以試著讓更多人去理解身旁女性的處境。
在一個民主的進步國家,不管宗教、不管政治,生而在世,第一個攸關你我的就是「性別」; 但是,不論你的性別、性向為何,都該去接受它、面對它,這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的事實; 儘管如此,學習尊重、包容,卻是唯一可以讓大家幸福生活、和平共處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