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彥佑,臺中市后里區泰安國小教學訪問教師
一場災難愛情的誕生
從書名來看,《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野人出版社,2011, Susan Freinkel)這是一本書名極為矛盾,又頗吸引人的。乍看之下,應該是談一種人見人愛的「愛情」─人和塑膠相處的美麗情緣; 但是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這樣的愛情故事,是一場災難,是一場不可逆的悲情故事。
這是一本科普閱讀的書本,在一個強調跨領域的閱讀行為中,這是一本能讓我們在文學與科學中,得以取得平衡且相互論證的一本書,更能進一步發想未來世界的可能性。在生活中,我們幾乎不可避免與「塑膠」取得連結,哪怕已經盡可能地遠離它,仍舊會有一部分的物品,是我們不得不接觸的。我們和塑膠的關係,就如大多的愛情故事一般,從一開始無可自拔的熱戀,到最後又愛又恨、難分難捨。本書的作者,蘇珊弗蘭克,試著去記錄一天所接觸到的塑膠製品,結果最後總共列出了196種不同的物品,這是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 原本以為,常見的塑膠瓶、塑膠袋、塑膠杯等才是塑膠,但原來,鬧鐘、彈床、眼鏡、牙刷、剪刀等,都或多或少有塑膠的原料藏於其間。
塑膠,造就驚人的世界
我們對於塑膠的消耗量,從 1940年代近乎零的程度,到今日的每年 2,700億公斤,我們的生活竟然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塑膠所充斥環繞著的!在本書的簡介裡,記載著,「1907年,純合成塑膠『電木』問世; 1911開始出現了『塑膠』的名詞; 1941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以塑膠取代許多金屬……」。尤其在這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塑化」的時代裡,是該好好了解一下我們與塑膠之間的愛恨糾葛才是,並記得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試著在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買東西之前多多考慮,並記得順手做好回收、分類的工作!否則依照目前的趨勢,到了2050年,塑膠的年產量將達到接近9,000億公斤的驚人數字!
本書共分成八個小章節,分別為「超越自然」、「平民的皇座」、「飛越塑膠村」、「如今人類也有點塑化了」、「到錯地方」、「袋子的戰爭」、」完成資源循環」、「綠色的定義」。作者從這些小章節中,來引導讀者認識「塑膠」這段愛情故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鉅細靡遺的談論塑膠如何快速的在短短一百年就遍佈了我們的生活中。
一把梳子,看見塑膠無所不在
在第一章中,從梳子談塑膠業的啟蒙,由於塑膠的發明,拯救了大象、玳瑁和平民,象牙是以前用來製作許多上流社會物品的重要原料,從鈕扣、鋼琴琴鍵到梳子,龜殼也是製作梳子的重要來源。其中,亦提及了「賽璐珞」,即一種快速的仿塑膠原料,也同時解救了許多動物。然而,由於需求量的增加,使得塑膠不得出現,便間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態。
生活所需,造就塑膠品雨後春筍
接著三章分別從椅子、飛盤和點滴袋,來談論對工業設計的影響。椅子,比前一章所提的梳子,更重視外觀,也因此,許多的設計,便讓塑膠得以順理成章又無限地運用,甚至衍生出許多的「塑膠藝品」,擾亂環境。不僅如此,因為戰後嬰兒潮的來臨,勢必產生大量的玩具,而為了讓所有的孩童都有機會接觸玩具,一定以便宜、質輕、具彈性的材料來拓展遊戲的可能,因此,乙烯樹脂,便成了最常運用的塑膠製品了; 而這樣的塑膠工業,也迫使更多的石化工業必須長期、密集的運作,以致整個空氣中,彌漫著許多驚人的化學物質(聚乙烯、聚丙烯……等)。由於塑膠是利用石化工業所生產的廢棄副產品製成的,隨著我們對石化燃料的需求快速增加,廉價且豐盛的塑膠製品,所帶來的便利、舒適、耐久與樂趣等,讓它迅速的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但我們一方面享受著他的好,另一方面也感到不安,這些超自然的「怪物」,可能在人類社會都已經滅亡了,仍然不會溶化、生鏽甚至自然分解。
一片塑膠,海洋污染無可避免
第五章所談的,是關於塑膠所帶來的影響,特別著墨於「海洋污染」。吾人都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水」,而「水」的本源,便來自於「海」。作者認為,海洋是一種公共財,一旦海洋受到污染,危及的不只是海洋生物,間接影響到的,是全體人類。本章舉了拋棄式打火機的例子,探討我們對許多非必要的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上癮,這種拋棄式的生活態度,造成大量的垃圾問題,特別是海洋塑膠垃圾對生態系帶來的浩劫;作者提及,「黑背信天翁只是世界上兩百六十餘種因塑膠致死或受傷的動物之一……各種大小的魚類,乃至十美分硬幣大小的水母都吞入了塑膠……」、「研究人員想知道的關鍵問題是,塑膠是否進入了食物鏈?我們的塑膠垃圾最後是否又回到餐桌上?」,這也讓我們反思,動物因為對於塑膠垃圾的無知,而誤食而導致死亡; 以及,塑膠在一連串的產製、重製中,是否再度成為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有毒愛情。
拋棄塑膠製品,重見綠色生活
第六章繼續延伸上一章,談及生活中最大的一次性拋棄塑膠用品,塑膠袋,連結到近代興起的環保觀念。而究竟塑膠到底是好還是壞,似乎不是那麼簡單就能二分的,某方面來講,它甚至是比其他自然資源更「環保」的,畢竟大部分的塑膠都是從煉油產生的廢棄物中提煉出來的,而且它所需的能量和資源也少很多。因此重點應該是在我們如何改變這種用過就丟的態度,與生產廠商該有的延伸責任,並不是把產品製造出來就沒事了,環境成本也要考慮進去才是。近幾年來,許多的飯店,非常強調「綠色旅宿」,不再提供一次性的盥洗耗材,便是符應時代的需求。本章節提及,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至少丟掉136公斤的塑膠材料,丟掉的塑膠製品,合計達都市垃圾流量的三分之一; 而少這些耗料,莫過於禁用與收費,讓所有的人,都有自覺地認知「塑膠」─能少則少,該用則用。
地球公民的我們,肩扛責任
第七章的內容,頗具「公民意識與責任」,論及的是寶特瓶如何回收與生產者的責任,這也是作者很想傳達的章節之一,亦即目前許多國家都在推動的—資源回收。作者曾提到「在美國生產的約720億個寶特瓶中,有將近550億個最後都進了垃圾掩埋場或者被隨意丟棄,這是足夠為每個美國人織出三件毛衣的聚脂纖維量,也是足夠為120萬戶家庭提供一年用電量的能源總和。作者想傳達的是,假使我們能做好回收的工作,將是資源的節省與開創,甚至搭配不同的獎酬制度,讓「垃圾溫暖了房間,也煮熟了晚飯」─回收工作所帶來的金錢報酬。
小處著手,減少環境負荷
最後一個章節,敘述的是信用卡談塑膠的未來,我們和塑膠熱戀了一世紀之後,漸漸發現這不是一段健康的關係,但塑膠幾乎是建立現代生活的基本材料,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和它分手。因此如何永續發展便是未來的重點,像是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但有時「生物分解」不見得是最好的答案,重點還是在我們的心態,那種隨手拋棄的心態。信用卡只是一個例子,而多微不足道的小玩意兒,在大量的累積中,卻是對地球莫大的浩劫與殺手。
遠離塑化,人人有自覺
這是一本值得推廣的書,也是一個重要的理念。幾年前,臺灣出現了塑化劑風暴,讓臺灣不幸地躍上了「黑心商品」、「食安醜聞」的國家,不論對於兒童、少年、老人,都有生命上的危機。南方朔評論家在本書的推薦序中,提及了臺灣從日治時代起,在食品加工上即已漸次發展,化學工業和化學的醫學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礎,這樣的社會居然會出現塑化劑風暴,實為一大恥辱。也因此,臺灣的政府必須有所作為,方能遏止歪風; 同時,這樣的風暴,也讓我們警惕到,我們應該對現有的塑膠產品,多一點警覺了,而非盲目又盲從地使用。
這本書,透過了許多生動的奇聞軼事,整理出許多有根據性又具權威的經濟報導,分析出塑膠對我們的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合成物如何衝擊我們的健康與環境,也探索了人類設法使塑膠更永續而做的一切努力。甚至本書所預言的:「禁用塑膠袋、塑膠吸管(飲用珍珠奶茶)、禁用一次性餐具(使用環保筷)、搭乘公共運輸(減少石油、空氣污染)……」,也都在這幾年來的臺灣,陸續落實。
載舟、覆舟—我們如何智慧地運用塑膠
那麼,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身為一位地球公民,我們又可以怎麼去思考呢?也許,我們可以讓垃圾真正減量,儘可能的去避免製造它,一旦使用者的需求降低,生產者便會自動減產。我們還能「垃圾轉能源」,如歐洲國家一般,將回收的塑膠廢棄物轉用於電力及熱能的生產,甚至研發更多新穎的再生能源等。當然,減少自己的欲望,對環境多一點認知,仍是我們必須要擁有的覺知。塑膠—能夠載舟,亦能覆舟,誠如書名所說,它是一個「有毒」的愛情物品,但如何妥善運用,才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