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乾任 (文字工作者)
《書籍資料》
書名: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作者 (Nickel and Dimed: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
作者:Barbara Ehrenreich
譯者:林家瑄
出版社:左岸文化
《書籍簡介》
有數百萬美國人一年到頭工作,只賺得低廉的薪水。一九九八年,芭芭拉.艾倫瑞克決加入他們。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是,那些叫人「改變人生」的言論,這些說詞宣稱:只要有工作,不論是哪種,就能使你向更好的生活前進。但是,一個人如何能光靠六到七美金的時薪生存,更遑論成功?
為了找出答案,她頂著六十歲的身驅,從佛羅里達到緬因,再到明尼蘇達,芭芭拉先後當過女侍、旅館房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家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她很快發現,沒有什麼工作是真的「不需要技巧」,即便是最底層的職業,也要求精神和體力上的龐大付出。她也同時學到:一份工作並不夠,如果你想要有個安穩的小窩,就需要至少兩份工作。
她以一貫的幽默與辛辣描寫這段交雜著汗水、淚水、清潔劑與番茄醬的低薪生活。這一個月下來,她深深體會到在那種薪資水平和高壓管理之下,再怎麼有上進心的人都無法翻身(尤其是中年婦女);但是在底層生活中,勞工們的苦中作樂與真性情,又讓她感動無比。
芭芭拉想為廣大的勞工們發聲,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維繫這個社會的實質力量,但是得到的回報卻不成比例。本書上市後在全美造成廣大迴響,各大媒體也以本書為主題拍攝相關的專題報導。金融風暴後,窮忙族成為普遍現象,本書也成為探討「工作貧窮階級」(Working Poor)的代表作。
《書評》
現代人生活在由媒體主導社會圖象建構的社會,人們習慣從媒體看見上流社會奢華享樂,從而全面性地建構起一幅富豪國圖象,誘發社會普羅大眾羨慕乃至殷切追求。
貧窮成了看不見的世界,除了偶爾幾則悲慘的個案被報導,引發社會大眾熱烈的關懷,因此得以幸運脫貧外,絕大多數的貧窮卻仍在社會底層掙扎,且因為我們完全無法了解貧窮的結構性成因,以及貧窮實際存在的慘況,甚至擅自從自己的中產階級位置建構了一套關於貧窮與社會底層生活的浪漫想象,使他們與我們完全地隔離。
舉例來說,我們會渴望窮到沒食物吃沒衣服穿沒地方睡的窮人,擁有高尚的道德節操,撿到富豪不小心掉了的金錢,也要乖乖的如數奉還,甚至連應得的報酬都不請求,完整的將失物歸還。
也許是為了破除中產階級對貧困的社會底層的錯誤浪漫想像,芭芭拉.艾倫瑞克決定暫時放下自己的中產階級身分,化身為社會底層的一份子,從事社會底層人士的女僕、女清潔工、女服務生等工作,支領少數美元的時薪,親身體驗成為收入微薄且社會地位低下的社會底層人士的日常生活,經歷那難以想像的貧困,設法讓自己活下來,再看看能否從中發現一些什麼不為人知的「社會圖像」?
作者說他「這本書最初發想的地點,是在一個頗為奢華的場景。 一天,《哈潑》雜誌的編輯路易斯‧拉方帶我到一家法式鄉村風餐廳,討論我未來可以替他們寫甚麼文章。 那裏光一頓午餐就要價三十美金,印象中我吃了鮭魚和田園沙拉。當我們的對話轉到貧窮問題上時,我對這個比較熟悉的議題發表了一些意見,認為我們可以做一些跟大眾文化有關的題材。譬如說,那些缺乏專業能力的人,到底是怎麼靠微薄的薪水來生活? 尤其是幾近四百萬名的女性,她們因為福利制度修改而被迫進入勞動市場,又該如何靠著一小時六或七美金的薪資生存下去? 接著, 我就說了一句後來有很多機會感到後悔的話:『實在應該有人去做一些老式的新聞調查工作,你知道,就是自己實際到那些地方親身體驗看看。』」
這句話的結果,就是《我在底層的生活》這本書,她他為了實驗賺取底層收入到底活不活的了,橫跨了佛羅里達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到處嘗試,總計當過餐廳的服務生、房間清潔員、洗碗工、在沃爾瑪超市擔任售貨員,
芭芭拉驚覺她的生活壓力比起有一堆小孩要養,或身揹房貸車貸的同儕要小多了,不過還是讓他吃盡苦頭,好比說,光是要找到「合理」價位的居住地和可以維持基本身體健康而非只是吃飽的食物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
他發現靠基本薪資活得像個人,根本不可能,得靠食物救濟券,得常常超級市場或速食店販售的低價垃圾食物,還得打兩份工,才勉強能夠達成收支平衡。
「我在緬因州波特蘭的時候最接近收支平衡狀態,但之所以能如此的唯一原因是:我一週工作七天。我做兩份工作,一週扣掉稅後的收入大約是三百美金,一個月付四百八十美金房租,等於把收入的百分之四十花在房租上,這個比例算是可接受的。除此之外,我的房租包含瓦斯費和電費,每周我還能在看護之家免費吃到兩到三餐,這些也有幫助。但我在當地的時候淡季才剛開始,若我待到2000年六月,一週就得面對藍天堂高達三百九十美金的夏季租金,這當然是我完全負擔不起的價格.....」。
閱讀這本書時,如果我們刻意地拿掉一些關於當代社會的描述,很多人可能無法相信書中所談論的是21世紀的美國社會,一個充滿階級偏見、性別偏見、勞動力剝削,貧窮的惡性循環,永遠無法翻身的現代「悲慘世界」。
狄更斯的「雙城記」仍然持續上演,馬克思的《資本論》中的悲慘世界,根本不曾離開,三億人口雖然共同居住在名為美利堅共和國的土地上,卻有數千萬人被迫支領最低時薪,因為貧窮而被迫長期住在車子裡,以比一般中產階級還高的費用租用廉價旅社(因為存不到租房所須的押金),長期從事過於身體所能負荷的勞動量而搞壞身體卻得繼續工作(在芭芭拉擔任家事女傭那一章可以看到,資本家對低階勞動力的殘酷剝削),而且經常還得兼兩份差事,但卻窮到只能食用少量且不健康的垃圾食物甚至得靠食物銀行的救濟,忍受各種中產階級無法承受的苦難,活下去竟成為最艱難的戰鬥,更別奢想有保險或退休金等社會福利保障。
無法擺脫貧窮,絕不是因為懶惰,而是我們的經濟制度設計了一套壓榨寶貴勞動力的惡質機制,方便資本家剝削社會底層的勞動人口,好為我們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服務。芭芭拉這本書,試圖以人類學參與觀察手法,深入到人們忽略不見但實際存在的底層社會,透過讓自己置身其間,以同樣的方式過活的手段,向世人展現我們忽視但實際存在的底層社會的悲慘光景。芭芭拉或許沒有明言但卻無寧是貫穿本書的核心主旨,是提醒這個社會上所有其他有能力給予底層社會更多的階級成員,不要為了讓自己可以多積攢一些而繼續剝削底層社會人民,畢竟我們的日常生活極度仰賴這些人提供的服務。一味的壓迫與剝削只怕到最後讓底層人民無可苟活時,社會將變得更加動盪不安。
芭芭拉毋寧在提醒我們思考一件事情,我們可以繼續崇拜永遠得不到的奢豪生活,也可以成為改變貧窮的推手,端視我們決定關切什麼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