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偉翔(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
《書籍資料》
書名:《生命的關鍵決定: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
(Critical Decisions:How You and Your Doctor Can Make the Right Medical Choices Together)
作者:彼得.尤伯(Peter A. Ubel)
譯者:張瓊懿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3/06/25
《作者簡介》
彼得.尤伯(Peter A. Ubel)
任職於杜克大學的彼得.尤伯是一名醫生、行為科學家,同時也是享譽國際的作家與研究員。他的書籍著作包括:Pricing Life,You're Stronger than You Think,以及Free Market Madness。他的文章除了在科學期刊上發表外,也可見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
《書籍摘要》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免不了遭遇生老病死,然而隨著醫學的進展,我們似乎有了和上帝抗衡的能力。但是取得了生命主導權的人們,下一步要怎麼做?這個決定該由誰來負責?是醫生說了算,還是全權交由病人決定?《生命的關鍵決定》一書,隨著歷史時間軸的推演,分別討論了病人賦權(empowerment)運動的興起、賦權革命的失敗、從賦權者變成合作夥伴,最後到當前學習分享的過程。
自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身處的古希臘時代以降,醫師從來都是醫療決定的承擔者,病人只要乖乖配合即可。直到凱倫‧安‧昆蘭(Karen Ann Quinlan)事件,父母決定替植物人狀態的凱倫拔除維生器,醫師卻不願意,人們才意識到,原來醫師和病人的決定,可能存在相當大的落差。從此也開啟了病人賦權運動的道路。然而,病人賦權運動絕非轉移決定權而已。書中詳細描述了許多現象,包括醫師滿口專業術語、醫師和病人情感上的差異、數據帶來的誤會等等,使得賦權運動僅是表面上改變了醫師和病人的互動方式,卻沒辦法使雙方做出更好的醫療選擇。
因此,病人賦權的關鍵,在於必須要提供使病人能更了解醫療選項的工具,以及讓病人面對醫師時能更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些都是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能有所貢獻之處。如此一來,病人不但更能掌握自己決策的意義和後果,醫師也更能確保病人是真的知情同意,而不是因為醫師的權威而點頭同意。最後,除了病人端的改變,醫師端也要做出改變,才有可能共同決定。於是,書中這麼寫道:「從爭取權力變成共享權力的時候到了。如果醫生和病人願意好好溝通,絕對可以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選擇的結果是病人的決定,那也是考慮過醫生觀點才做的選擇。如果病人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那也是考慮過病人偏好後才做的建議。這不就是這場革命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書籍評論》
這是一本討論如何作出更好的醫療決定的書。但要放到台灣的脈絡來看,我決定先從這本書的譯名談起。翻譯的中文書名「生命的關鍵決定: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和英文「Critical Decisions:How You and Your Doctor Can Make the Right Medical Choices Together」,從兩者間的差異,是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呢?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醫療決定是醫病雙方共同的決定,因此原書名也才強調要一起做決定(make choices together)。但不知何故,中文譯名卻成了「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這大概某種程度說明了我們對於醫療決定的認知,應該要有根本的改變。
由於處境和扮演角色的不同,醫師和病人都有自己的期待和想法。譬如醫師總希望病人能接受更積極的治療,病人總希望由醫師做出最好的決定等等。但此書透過行為科學的實證告訴我們,醫師和病人都是人,不是機器,雙方都有自己不易察覺偏好和情緒,甚至因而錯誤地用自己一廂情願的方式去解讀數據和特定詞語背後的意義,最終帶來了溝通和決策上的巨大落差。
筆者身為醫學生,對於書中的描述感到心有戚戚焉:「……因為它勾起我在醫學院一、二年級的痛苦回憶。當時我得背誦一大堆解剖學名詞,但是我接手看診後,這些名詞幾乎完全派不上用場。……盡告訴我無關緊要的事,關於臨床看診的教導卻少之又少。我們的確花了幾天學習如何和病人交談,但內容幾乎都是以『如何做病歷』為主--如何透過提問來診斷病人的疾病。但是,從沒有人跟我提到如何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態,或是判斷病人有沒有聽懂。」的確如此!醫學院的教育和訓練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疾病本身,卻忽略了病人才是受苦的人。醫療的第一線上,常常是醫師說醫師的,病人說病人的;如此一來,就算當下的疾病治好了,病人對自己究竟為何生病,又為何好轉,都還是一頭霧水吧。以後若是再度患病,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如何可能清楚掌握?無法真正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又如何可能做好平時的日常保健?這不僅使病人增進健康變得困難重重,也加重了醫師的潛在負擔。
書中提出的種種例證指出,要有更好的醫療決定,不是單靠醫師或病人任一方就能達成的,而是要靠不滿足於現狀的醫師和病人共同促成的。在台灣,縱觀網路或報章雜誌上常見的評論,病人若自主意識高,時常提出問題(尤其是上網查資料甚至英文期刊的病人),常會被醫師視為燙手山芋;然而這也說明了,醫師其實並不真的把病人視作平等的對象來看待,反而更像是希望病人能乖乖配合醫生的指示。試想,病人是在什麼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容易遵循醫囑,還是病人在了解自己的疾病、身體狀況和治療選項的情況下,容易遵循醫囑?換句話說,若病人感到自己也是做出決策的一分子,會有被賦予重任的使命感,而非被動的受到指示,當然會更積極地完成任務。
總結而言,此書對如何促成好的醫療決定,提出了有效而實際的建議。對於醫療從業者而言,此書的觀點能帶來許多啟發,與其抱怨病患的無知或挑戰你的醫療權威,不如想一想,如何可能讓自己和病患能有效的溝通並做出最佳決定?對於一般人而言,此書更鼓勵人們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不是通通丟給醫生,這才是對自己的健康最能帶來幫助的心態。不管是醫師或是病人,只要是人都免不了要做出醫療決定,這實在是值得每個人一讀的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