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四年級)
《書籍簡介》
「暴走老人」:無視常規、失控踰矩的老人。
大約一百多年前,電影問世;五十多年前,電視逐漸流行;而近十多年來,電腦、網路、手機已成為平常的個人隨身產品,媒體與通訊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其他各類科技也日新月異,這些進步在帶給人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感受,以及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在現在的社會,年輕人要跟上時代,都得花上不少力氣吸收資訊和學習;而對這個時代的老人而言,身處於資訊快速的社會中,無法接受、跟上或適應時代的變化,會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這是老年人在現今社會生活上的一種困難及挑戰。
人們以往對老人的印象,通常會認為老人是有經驗、有智慧、行事謹慎、生活安靜的族群,但在現今社會,我們越來越容易遇到行為失控的老人。小則易為小事暴怒,大則犯下社會案件。
本書為日本紀實小說家、芥川獎得主藤原智美,長期寫作有關「家」與「家人」的紀實小說後所發展出的作品。他觀察到日本社會的老人失控暴走行為越來越多,由此而衍生的社會事件也日漸頻繁,於是試圖以過往採訪過程中拾得的幾篇短文、新聞記事,以及他的親身經歷當作素材,來分析老人暴走的原因,以及現代老人所感受到的焦慮來源。
書中寫到的老年人及對於這世界的「定見」都是以作者本身的「我」作為出發點,主題雖是「暴走的老人們」,但作者並非想要批評老人,而是想緊跟著失控的現狀,找出當前社會人際關係基礎上正在發生的變化。
《作者簡介》
藤原智美
一九五五年福岡市出生。一九九二年以《司機》獲得第一○七屆芥川獎。主要的小說作品有《群體》、《夢娜之眼》、《失蹤女孩》等。而自一九九七年以來,透過個人獨特角度採訪、考察居住空間構造與家庭社會關係後,寫出改編自時事的暢銷書《所謂「建立家庭」》。之後還有《「製造」家人的房子》、《那孩子為什麼畫出沒有雙手的人呢?》、《我睡著後想到的事》等,是相當活躍的紀實小說家。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2884
《書評》
老人人權確實持續受到關注,卻未能被徹底實踐。在實質的層面上,政府有給老人一些社會福利,也呼籲大眾要懂得禮讓長者。然而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卻覺得人們對老人的觀感和態度仍然有所保留。平時遇上長者有困難時,人們通常十分樂意去給予協助,將其視為弱勢者、被保護者,卻也常常稱呼那些因遇上一些事情心懷不滿而直接抱怨的長者為「死歐吉桑」或「死歐巴桑」,這個時候便鮮少有人能夠設身處地為其著想,同情對方甚至好好地安撫對方,反而厭惡他們,認為他們太過自我、不會看場合等,只對於他們做出這種事感到厭惡,卻不去思考為何這種事發生在經歷過人情事故的年齡偏高者身上居多,反倒是閱歷甚淺的年輕人較不會如此衝動。
由此看出,我們並未給予老人足夠的人權,如此不合常理的狀態正解釋了老人內心所積聚的陰影。藉由藤原智美所著之《暴走老人》一書所描述,時間感的轉變、居住空間的變換、情感表現方式的移轉皆使諸多老人難以適應,他們感受著社會的急速變化,卻無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雖受到一些特別照顧,在許多地方卻更是被邊緣化。他們需要的不只是身體上及經濟上的照顧,尤其需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希望與其他人一同融入社會,不希望與之格格不入。而當他們感受到自己與社會日漸遠離時,便感到焦躁不安,又無從解決起,於是容易遇上不滿意之事就爆發出來。
作者從時間、空間、情感這三方面來談這個議題極其恰當,剖析了老人受到這個社會影響的樣貌。我們藉由作者的描述看到了今昔的對比,而老人們卻是置身其中,不像文字描述如此簡單,當他們早先已習慣了一種社會模式,後來卻有大幅度的轉變,勢必會茫然不知所措,並對於無法融入社會感到焦躁。其中時間感的轉變是指現代人都倚靠甘特圖在過生活,諸如學生學習、上班族工作等。而老人甫脫離倚靠甘特圖生活的職場,頓時對於自己無從掌控時間而感到焦慮,尤其當年輕人都用著電子產品掌握時間與社會的脈絡的同時,他們對於別人能掌握而自己無法這件事感到被社會排拒在外,因而在被迫等待的情況下,他們焦躁的情緒倍增,平時所積聚的便藉此爆發。
而空間的轉變,是指人們的居住空間從以往鄰里關係密切的社區,轉變為郊區獨棟住宅,附近雖有人居住,卻慣於保持距離。人們日漸重視自己擁有獨立空間,與人的情感交流不再密切,便容易與鄰居產生爭端。一旦他們成為老人,兒孫至都市工作、各自成家立業,關在自己所獨有的空間裡,其孤獨感襲來之時,便希望受到其他人的關注,有時就會做出一些常人費解的舉動。
此外,情感的表現方式的移轉是指社會上愈來愈注重禮貌,為了要展現禮貌,不得不遵守著人們稱為「常識」的規則,如:排隊點餐。當習慣於坐在位置上點餐的舊時代人們(已成為老人)接觸到許多需要排隊點餐的店家時,他們有時會意識不到「需要排隊」這件事而直接上前點餐,此時正在排隊的人看到這種景象最直接的反應便是:這傢伙很討人厭。我也很常碰上這種狀況,而年輕人的確佔少數。當老人一個下意識的舉動,能讓人們對他們產生厭惡時,我想就是老人人權仍未確實伸張的證據。
我們應當去思考如何幫助這些焦躁不安的老人們,而不是一味的怪罪他們。書中舉出了諸多作者親身經歷到的小事件,藉此去探討老人會有這些舉動的原因。我想大眾會對老人的舉動感到不快,絕大部分是無法理解他們的舉動,那是因為我們年輕的世代所經歷的社會變動並未如同老人所經歷的如此巨大,無法體會他們難以適應新社會的感覺。因此最要緊的應當不只是呼籲大家禮讓老人,而應該要設法讓大眾理解他們的內心,他們需要的並不是可憐或同情,只是一種理解和尊重,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其他人視為奇怪的人、無禮或沒常識的人,因為年輕的世代了解在社會上需要遵守的規則,老人當然也要遵守,只不過我們不該用那種「這是常識」的心態去看待老人的舉動,遇上他們做出我們所謂「不合常理」的舉動之時,或許能夠以溫和耐心的勸導取代抱怨以及對他們不好的觀感,相信許多老人們並非無理,只是需要多花一些時間提醒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