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妍燁(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書籍資料》
書名: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
作者:丹.金德倫&麥可.湯普森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評》
人會封閉內心不是沒有原因的,嬰兒從母親肚子裡初來到世間,沒有人教就懂得情感自然的流露,成長過程中隨著外在因素的加入,家庭、學校、周圍人事物的互動,可能讓一個人更堅強,也可能讓人封閉了內心,躲入自己一層層建起來的硬殼。《該隱的封印》透過許多研究案例來談男孩被帶離情感生活,隱沒了熱情、敏感、溫暖等特質的經過,而最大的原因出自於成人的力量與同儕間的「殘酷文化」。不論男孩女孩,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都逃不開「比較」兩個字,自己和別人比較,被別人比較,在這樣的過程中加上上述因素的施加,常常對自己的價值感到困惑,以我為例:八歲以前我是個好勝心強、活潑的小女孩,在學校功課很好也常在各種比賽中得名,老師給我的形容詞就是「多才多藝」,但從小學中年級開始我的情感記憶出現了變化,班上開始有明確的小團體,同學間會因成績或表現互相眼紅,在學校包辦所有獎項的我自然成為箭靶(這是多年後母親才告訴我的),依稀記得好多畫面:下課時孤身一人走在走廊,明知道分組報告都是我在做卻搶著要跟別人一組,體育課換裝時大家呼朋引伴自己卻好害怕被丟下……這些片段雖然零碎,但不舒服的感覺是明確、殘忍的。
當年一個小女孩失去了同儕間的彼此依賴,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樣的壓力,父母也無法立即解決,造成我日益沉默寡言的個性,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如何以真誠的自己和別人相處,害怕面對同儕,演講比賽中侃侃而談的我,私底下其實是沒有自信的資優生,記得自己常常哭著回家,只因在學校感受不到同學間該有的良好互動,因此我選擇逃避,逃避面對情緒,我沉默、將時間更投入在功課上,但又加深和同學間的隔閡,很長一段時間就維持這樣的循環模式,那時我並不快樂。在《該隱的封印》中提到,情緒的孤立會造成封閉的個性,或者以攻擊做為防衛的行徑;我是前者,而那是更容易被忽視的情況。
學校老師很少會發現所謂「好學生」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有太多學生需要照顧了!從一般社會眼光來看,叛逆、無心學習的同學才是亟需被導正的一群,那個時候「好學生被排擠」的問題應該不是個問題!以我這個親身經歷者而言覺得很難過,在孩童成長的過程中,不應該是用成績操行來衡量他的身心是否健全,更多時候應該深入探究孩童的情感面,我們的教育中充斥太多大人的既定印象,而孩子真實的情緒被忽視,或是以非核心的方式處理。看看社會事件中,資優生突然的自殺是因為什麼?頑劣少年又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長大?他內心渴望什麼?很多東西其實連孩童自己也說不清,只能感受到情緒的流動,是憂鬱?還是急於發洩?我的朋友K在國小屬於成績後段的小孩,他與我分享了他的故事:
那時候老師總喜歡說:「你們已經高年級了,這些事情你們要自己知道,不應該由老師教。」接著就下達了很多的要求。屬於老師比較不喜愛的學生群,那種被冷落,沒有辦法得到關愛的感覺是很強烈的。直到現在我都分不清,究竟老師說這些話是真的把我們當大人,還是因為很多事我們自己能處理,老師就可以樂得輕鬆。我沒辦法認同,一個剛升上小五的小學生,就應該比小四成熟的多,表現不好,就沒辦法得到老師的愛。
與老師討論協調實在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過程:
「老師我今天忘記帶聯絡簿了,可能沒有辦法交。」
「為什麼會忘記帶?」
「呃…我不知道。」
其實我就是出門忘記帶了,可是我也不記得究竟放哪兒又怎樣忘記帶了,老師這個問題一問完,一時間我也不知如何回答,接著是一段很長的沉默,長到上課鐘聲打了,所有人都去操場上體育課,我還獨自站在老師桌子前面,動彈不得。
「忘記總有原因吧,如果你回答不出來的話,那就一直站在這裡吧。」老師也沒看我就持續批改著作業一邊說。
老師雖然年輕,不過因為身體不好總會去醫院住院檢查,也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講話總是眉頭深鎖著,這使我很恐懼,不論是那深鎖的眉頭還是不耐煩的口氣。忘記帶東西,其實我當時真的不知道能說什麼,然而對於一個勢必要理由的場合,我決定想辦法掰一個:
「因為我早上睡醒,就決定先去吃早餐,要出門時間很趕,上樓拿了書包之後,就快快的把書收進書包,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忘了帶聯絡簿。」
「恩…這樣就好了,你就早點講不就好了,趕快去上課吧。」
也沒有看我,繼續改著自己的作業。
「謝謝老師。」
其實我不知道要謝什麼,就是虛應故事,如同剛才掰了一個故事,老師就可以讓我可以離開一樣,當時我只是覺得很蠢,做這件事情很蠢,老師也很蠢,聯絡簿就是不知道放在哪沒有收進書包,我想不起來!我不明白為什麼加了很多虛偽的故事之後,就變成一個可以接受的事情了,更沒有成熟到會去思考如何避免下次一樣的狀況發生,唯一記得的感覺就是憤怒、羞赧,回去上課後同學異樣的眼神,與不知怎麼回答的問題「剛剛發生什麼事?」我不確定該不該告訴他們事情完整的經過,但是確定的是,我再也不想跟老師有任何協調了。
這是一段血淋淋真實的感受,成人世界的邏輯與期盼就這樣阻斷了與孩子溝通的管道,一而再、再而三如滾雪球般的持續,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歧異或心思上的封閉。《該隱的封印》中有各式各樣的案例,讀者可以專注在於男孩被主體社會的約束或對待,也可以跳脫性別探討每個案例中潛藏的心理因素,書中有求好心切的家長遇到孩子的叛逆而束手無策,有男孩在群體中被邊緣化甚至被欺壓的狀況,但大多數男孩比女孩還難受的是:他們的情感是被壓抑的,男孩就應該堅強獨立,懼怕、焦慮、悲傷是不應存在的情緒,這種不正常的約束造成長大後情感上與他人的隔閡加劇,變成冷淡、暴力或是距離感,甚者影響到行為模式或生活處境。
閱讀本書有種抽絲剝繭的感受,看著「因」如何導引至「果」,不時還與童年的經歷有不謀而合之處,我很慶幸在走出兒時那不愉快的經歷之後,還能夠透過書中人物的解脫,感受到心理上的舒暢,其實兒時過往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一顆「敏感的同理心」,希望自己不論何時何地要像書中的艾老師一樣:成為一個教育者的同時,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潛力,相信男孩、女孩先天特質上有其差異,但都能以關懷信任的方式,讓他們慢慢找到彼此的自我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