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乾任
《書籍資料》
書名:看不見的力量
作者:保羅.霍肯
譯者:黃維明
出版社:野人
《書評》
科學家預言,2008年夏天,有50%的機率,北極的冰將完全融化。雖然,預言沒有成真,然而,透過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中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揭露的影片也知道,今天北極圈的冰原,早已大幅縮小,且薄的隨時會破。
有生物學家指出,北極熊如今面臨滅種的命運,因為,過去冰原與冰原間的距離甚短,北極熊下海捕捉食物後,可以迅速上岸。
如今,北極的冰原與冰原間的距離拉大到一百英哩以上,北極熊在下海捕捉食物後,得游上一百英里(約台北到台中),才能上岸,但北極熊沒有那樣的體力,往往在上岸前就溺斃於海中。
地球氣候與生態的快速變遷,則要歸功於人類的工業碳文明,在大量燃燒以製造人類生活用品的同時,也燒掉了大量的天然資源,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造成。
讓我們一起成為地球免疫系統的一份子
有人說,人類是地球之癌,因為人類的過度氾濫,毫無止盡的開採與破壞生態環境,追逐貪圖一時便利的經濟成長,卻永遠地毀掉了生態環境,簡直和人體裡的癌細胞沒有兩樣。甚至有激進者認為,除非人類滅亡,否則地球不能得享安寧。
不過,保羅.霍肯沒那麼悲觀,他認為,過去的工業社會的確以追求商業利潤極大化為目的,甚至有為了實踐商業利益而不惜破壞生態環境,甚至掩蓋破壞的嚴重性(例如DTT的發展與使用),而眼下地球出現的各種問題的確是人類造成的,人類也正在承受其苦果。
然而,正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類可以是毫無顧忌的破壞地球之癌,也可以是地球的免疫系統,「看不見的運動」就是防堵地球免於被破壞的免疫系統。再以DTT為例,正當商人肆無忌憚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卡秋出版《寂靜的春天》,引發全球性的關切,最後成功讓DTT乃至各種工業污染必須被嚴格規範,甚至有商人(例如美國的飛毯公司)開始追求「從搖籃到搖籃」的零污染工業/商業發展模式。除此之外,也喚醒越來越多人投入重建地球,讓工業文明能夠和地球永續存在並存,在不毀滅地球生態的同時,發展出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保羅.霍肯說,地球正在形成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權運動:生態保育運動。
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權運動
近年來,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越來越受到關切。許多人紛紛了解,如果再不改變現行的資源使用與工業生產方式,過不了多久,不但地球資源將被耗盡,天候異常將出現無法逆轉的遽變,生物多樣性滅絕,人類文明與前途也岌岌可危。
保羅.霍肯說,在他多年來繞著地球跑,做了超過一千場提倡環保的演講後,他發現,我們身處的世界,正由草根底層動員無數關心生態保育的人們,起身投入改變世界的運動。全世界正掀起一場人類史上最大的社會運動,開始向古老智慧學習(例如原住民與地球合諧共存的生存模式),提醒/修正/改變走錯路的工業文明,使其從毀滅的邊緣走回永續發展的道路,使世界從追求無節制的經濟成長走回恢復世界的美麗。越來越多人認為投身環境保育很重要,是因為,環境保護運動乃是人類最重要的人權運動,爭取的是全世界的人類和物種生物都能夠平安快樂的永續生活在這個寶貴的地球上。
環境運動就是社會正義的運動,就是人權運動,目的在幫助存在於地球上的人類與動植物都能獲得生存的權利。
看不見的力量正在群聚
《看不見的力量》一書,試圖從環境保護運動的回顧與鳥瞰中,探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運動是如何形成的?」,帶領讀者認識環境保護運動為何是最重要的人權運動,它的參與者有哪些人?目標和理想為何?
保羅.霍肯說,當前的環境保護運動和過去的社會運動最大的不同是,它不讓任何單一的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左右,參與者也不侷限於某個種族、階層、黨派、國家,而是不分國籍、地域、種族、性別、黨派、國家的跨國性普世運動(或者更精確的來說,它糾集了過往各種社會運動,使之加入,從各自不同的角度一起來關心生態保育運動,揉合各家運動精華使其能夠跳脫立場與階級的定見,從全人類/全球的角度,更多元宏觀的關心環境)。
它之所以看不見,是因為已經深入社會底層,隨處可見。到處都是關心地球與人類文明發展共存共榮的未來的人們。參與者有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等名流,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等政治菁英,科學家,企業家(開發替代能源,積極發展零污染,從搖籃到搖籃的工業/商業模型),社會運動/福利團體(NGO),學生社團,乃至社區自發性組織,每個人都多多或少在環境保育上盡了自己的心力。
保羅.霍肯說,投入看不見運動的NGO團體,全球加起來至少有數十萬個,所能動員的群眾與資源更是難以計數。這些力量沒有單一的意識形態,個別分散來看,做的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宏觀的看待,卻是一張編織綿密且遍步全球的生態保育之網,有效地中止了那些橫行全球且傲慢無理的商業至上主義,將人類的目光拉回自然與人類合諧共存上,願意重是地球氣候、生態、物種變化所發出的警訊,讓人們在還沒找出既能保障文明繁榮又不破壞地球生態之前,願意為了地球與人類的生存,節制自己的物慾和經濟發展,致力於推動重建地球(拋棄無用的意識形態,將目光對準能夠解決問題的地方),讓人類文明運作的方式和地球和生命運作的方式一致,使雙方能夠連結於一,共創共存共榮的未來,不但人類文明可以持續繁榮,地球生態與物種也能連綿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