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這本書所設定的讀者,或者說可召喚的讀者,應該是大學生及學校老師。對大學生而言,這本書的許多例子展現出學生能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以二篇成立性別/同志社團的文章為例,當同志社團在社會上仍備受污名的狀況下,學生們很聰明地綜觀情勢,思考用什麼策略切入會比較有幫助,而後發動成立社團的行動策略。例如,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互相學習打氣的夥伴,爭取成立觀察社團,以標榜學術為特色,而且找到支持她/他們的老師,得到協助。在「自在游泳、公平收費」一文中,學生也採取很多策略,不論是從修課開始,透過BBS的串聯,或請師長協助開公聽會等等,從而爭取合理的游泳月票費用。這些跟校方交涉的往往返返過程,透過細膩的經驗敍述,很有參考價值。 對於校園內的教育工作者,書中也提到幾種行動方式。其一是教師如何協助學生,譬如:在吳政庭文章裡,教師因為協助中輟生,而看到許多校園運作的問題;他所找到的合作夥伴是社工師,同時以嫺熟法規來維護學生權益。在行動過程中,雖然挫折很大,但把經驗書寫出來,呈現行動所可能發揮的作用,卻是十分重要而有積極示範意義的。第二類則是教師怎麼樣在課堂中結合行動,例如:王儷靜的「禮賓十問」就是與一個性別課程融合的行動,老師跟學生共同討論思考如何提問,透過這樣一個實作的課,讓學生有所體驗。而陳俐雯的文章透過與學生一同看見教科書的問題,進而向出版商反映,也是一個把性別議題直接編織在教學中操作的精釆行動。 第三類就是教師自己爭取權益的行動。例如:育嬰假、校內互助會及宿舍分配等議題。這些行動包括如何提問、如何訴求、發展論述、尋求適切的團體支持,進行團體發聲。此外,也因為有了相關法律及性別主流化的政策,使得這些事件較能夠依法爭取,因此雖然行動的歷程都很辛苦,但能帶來緩慢卻實質的進展。政策及法律的制定,常常被認為是靜態且「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本書作者們以實際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願意採取行動,法律就可以為她/他們所用;當有需要的時候,法律就是改革的後盾!他們以行動彰顯了近幾年來台灣陸續通過的性別相關法律(如:兩性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價值與意義。 不論是突顯了日常生活當中性別無處不在的問題(例如學校互助會辦法),或是看到制度中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例如國科會行政管理費分配、校園女廁空間改建),以及勇於挑戰校園積習已久的不合理文化(例如輔導課、朝會集合),這些文章裡有許多面向值得學習,首先,一旦有了性別敏感度,我們便可以看到在公共領域中存在著許多不平等,包括性別不平等、師生之間權力不平等,或者是對於中輟生的歧視、單身歧視、懷孕歧視等等。接下來,在看到種種的不平等之後,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發展論述」。在書中許多師生提到讀書會,或是上課進修,作者們從中得到許多理論和觀點的養分,讓她/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感覺化為有說服力的文字,進而論證,學習如何把自己的感受變成公共議題,並且能在公領域裡說出來。第三則是運用各種議事規則,各式各樣民主的工具,不論是校務會議、教師會議、寫公文等等,學習運用公領域運作的一些工具及參與程序,思考如何寫案由,學著去提案,怎麼去發展及敍說我們的訴求,如何讓訴求有說服力與可行性,本書中許多例子都是很好的練習。 台灣長期以來的師資培育,較欠缺教師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老師容易成為國家意志的執行者,台灣教師群文化的批判與實踐能力可說相當薄弱。我們期待,本書所呈現的解放行動記錄,能引發老師們的想法、喚起意識,進而採取行動。訴求目標往往並非一蹴可及,需要長期經營,但採取行動就是為自己負責;求仁得仁,也就無怨無悔。更何況個人行動可能喚起其它同僚的支持,從而啟動了教師們互相教育、彼此學習的過程。 這本書非常在地化,具體呈現本土校園脈絡的行動策略,以及從意識化à行動à閱讀思考à形成改革論述à行動à更深度思考閱讀論述à更細膩…的不斷深化的實踐歷程。這本書雖然談的是校園內的行動,但除了大學生及學校老師之外,我深信任何人在面對社會不公義時,都可以從本書學到極富啟發性的思考角度與行動策略。 (謝小芩為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賴友梅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