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政賢(政大教育哲學博士班研究生)
家庭通常是人類降臨這個世界之後,第一個接觸的社會。和諧而溫暖的家庭可以讓兒童在相互關愛與尊重的環境中,快樂成長。幸福的家庭生活扮演著舵手的角色,引領兒童自信、自愛而且愛人地走向幸福的人生;同時,也懂得以謙卑、感恩的心情,勇敢、仁慈而且充滿智慧地去探索、認識、欣賞並且參與創造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美麗世界。
共創美麗世界的家庭作業
HOMEWORK WITH ARTISTIC VISION: TO CO-BUILD A BEAUTIFUL WORLD
這兒介紹一首美國詩人安格爾( Paul Angel )《美國孩子》開卷的第一首詩。詩人父親在此,許給女兒一個美好的世界。重點也許不在於這美麗的世界有哪些實質的具體內容,(不可諱言,這其中不乏值得我們在台灣本地的家長與老師們可以欣賞、取法之處),更值得為人父母與師長思考的焦點是: 詩人究竟是如何感受並寫出這樣一個具有教育美學理想的世界呢?
這可絕對不是單憑詩人獨自的詩文造詣,更不是教育科學研究的那種客觀的觀察,也無關中立的描述或解釋。這兒描繪的美麗世界乃是一種成人之美的共創與共享。父親作家與女兒之間,是一種以愛為出發點的投入與互動。在互動之中,父親和孩子的心、眼時而交會,或是啟迪、或是啟蒙、或是抒情、或是寫意、也會有反思、顛覆。在如此的互動投入之中,父親與孩子都看到了,個別無法獨立看到的自我、對方與彼此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說,一方面,透過詩人作為父親的一種關愛子女的動心起念,催化了詩人的感性之眼、耳、鼻、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透過女兒天真的心靈與視域,來觀看與感受。
從教育美學的觀點來看,這個成人之美的兒童理想世界之共創與共享,乃是結合詩人為了女兒( for )、協同女兒( with ),以及透過女兒( through ),從而得以共同完成這篇歌詠大地生命的讚詩。它的美麗純然屬於詩人父親與女兒,獨一無二的理想與創造。而正是在這一點上頭,我們看到了教育作為成人之美最甜美的勝利果實!
原詩(下附中文翻譯)列示如下:
Lucky the living child born in a land
幸運啊,這活潑的孩子,生於這一片土地
Bordered by rivers of enormous flow:
邊境上縈繞著浩浩蕩蕩的江河
Missouri talking through its throat of sand,
密蘇里用多沙的喉嚨談心
Mississippi wide with ice and snow,
密西西比有著冰雪廣漠的胸襟
A country confident that day or night,
一片自信的鄉土,從白天到黑夜
Planting, ploughing or at evening rest,
犁田、插秧,日落而息
It has a trust like childhood, free of fright,
可靠有若童年,無所畏懼
Having such powers to hold it east and west.
有這樣的力量,東方與西方,盡在掌握。
Water edged with willow gray or green
河岸楊柳鬱鬱青青
Edges the hours and meadows where she plays.
環框著她遊玩的韶光與綠地。
Where the black earth and the bright time are piled
在這兒,烏黑的沃土與明朗的時光層層積疊
She lives between those rivers as between
她生活在這江河之間
Her birth and death, and is in these bold days
一如生活在生與死之間 在這些奔放的日子裡
A water-watched and river-radiant child.
這孩子,溪水環繞看護,江河波光煥發。
* * * * *
我們的教育可以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世界嗎?
CAN WE GIVE OUR CHILDREN A BEAUTIFUL WORLD THROUGH EDUCATION?
教育有一個意義,那就是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世界!教育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那就是呵護孩子發展其獨特的生命!但是,很可惜地,實際的教育往往是犧牲後者來成就前者。而且,更糟糕的是,我們自以為許給孩子的美好世界,其實往往只是忽略甚至泯滅個體獨特性,以便順服現況。於是,教育實踐往往成為複製優勢價值的社會菁英化訓練。可憐啊,活生生的孩子,也就被教養成了死氣沉沉的樣板好學生。
但是啊,許給孩子的美好世界其實可以有其他更多不一樣的可能。其中,很重的前提就是:生氣勃勃的孩子,需要貼近生機無限的大地。教育應該要讓孩子發揮自性之光,和大地親近,讓彼此無盡的寶藏相互激盪、醞釀與發光發熱。
像這首詩中,幸運的孩子可以和父親共同探索美麗世界,她們父女倆一塊兒發現、傾聽、嬉玩、觀賞。在親近嬉游的時間與空間中,共同創造了「會用多沙喉嚨談天的密蘇里」,還有「沃土、綠野」環繞呵護這孩子嬉遊與成長的時間、空間。在此,密蘇里是可親密的朋友、可敬畏的自然神秘力量,而不再只是一條視而不見、沒有任何個人私密感情的河道或人工場景。當然,更不會是考試卷上,如果少寫了個河字,就得扣分的錯誤答案。
大地是有生命節奏的,河流是有活力韻律的,生養作息、源源不絕、廣漠無邊。活潑的孩子和如此的大地生息緊密親愛相連……,無限的可能生機與創意就盡在其中了。回頭過來看看我們所居住的城鄉、我們的社區、我們的學校。然後,再看看孩子們的臉。在這兒,在孩子們的臉上,我們是不是看得見教育的失敗?我們是否看得見,我們是否還有能力想像,我們可以、願意、能夠許給孩子什麼樣的一個美好的世界呢?
看看這首詩,也許我們作為父母或師長者也可以開始思考如何用心, for, with and through 我們的孩子,共同來感受、捕捉與創造、分享屬於孩子與我們的美好世界。在如此的「共創成人之美」過程之中,家長不只是單純的施與者,孩子也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共同投入、參與、互動,在相互努力、嘗試、想像與創造之中,看見美、創造美、實踐美,也享受美。
接下來,呈現的是《美國孩子》的最後一首詩:
Lucky the living child born in a land
幸運啊,這活潑的孩子生於這一片土地
Whose fault and lack are publicly admitted,
她的錯誤和缺陷都給公開地容許,
Where men affirm the ground on which they stand
在那兒,人們肯定自己立足的土地
Without fear that their lives have been committed,
毫無恐懼自己的生命已經奉獻其中,
Where men dare state their difference with the state
在那兒,人們勇於表達自己跟國家的不同
And walk out in the daylight unafraid,
頂天立地大步走在日光之下,
No child is fed with artificial hate
沒有孩子被餵養以人工的仇恨
Nor puffed with flags, mass marching and parade.
也不會填塞以旗幟、大會操或閱兵遊行。
Let this, her land, be always such a place
讓這一片,她的土地,恆常是這麼一個地方
Where having freedom is like having bread,
在那兒,擁有自由一如擁有麵包,
Where the clean landscape of a new child's face
在那兒,新生嬰孩的臉,清新的風景
Is seldom by the boast of blood defiled,
很少為血液裡的自負所玷污
Where on its streets and alleys without dread
在那兒,在街頭巷弄間,無有畏懼
Play all day long the proud spontaneous child.
終日嬉玩,就是這驕傲而純真的孩子。
* * * * *
以「幸運」為基調的人權教育
HUMAN EDUCATION WITH LUCKINESS AS ITS KEYNOTE
「幸運」是這首詩的基調,它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環境的感受。也是一種父親對於子女生活環境的期許。是什麼樣的鄉土與國度,能夠讓詩人父親感受到如許的「幸運」?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責任感,才能夠讓他描繪出如許的「幸運」願景?
這幸運絕對不是出於自私的考量。至少,不是侷限於有幸「不輸在起跑點」,或是有幸「擠進明星學校、資優班」……諸如此類的幸運。這幸運,既是為孩子,也是為自己和同胞,感到幸運。這幸運,既是為孩子,也是為自己和同胞,期許一種值得普世分享的大同世界。
所有的孩子一律平等,不受出身地位的限制,每個孩子都是肯定獨一無二的寶貝,一如清新自得的風景,所有的缺陷與錯誤都被容許。沒有黨國教條,沒有所謂愛鄉愛國「哥哥爸爸真偉大」的灌輸洗腦。這樣一個可以幸運成長的快樂天堂,可以讓孩子自信、驕傲,可以順著自己清新無染的個性,自動自發,嬉游嘗試,奮發投入,無有悔恨。
當然,這樣的幸運不是憑空而降,快樂天堂要成為一種代代相傳的美好傳統,還得仰賴眾人的努力維持與發揚光大。相對於幸運的,就是不幸或怨嘆。怨嘆社會不公,命運坎坷;所以,就虐打孩子出氣,或是拖著孩子一同陪葬。怨嘆學童資質愚劣,痛恨學童品行頑劣,不受教;所以,就冷言相譏或拳打腳踢。還有各種恨、對立與仇視。以恨為名的教育,成人世界的種種醜陋與暴力,總是很容易就蔓延到孩子天真無邪的心靈。
在這種教育環境薰陶下,似懂非懂的孩子,漸漸蒙上恐懼、怯弱、姑息、偽裝的心靈面具,甚至仇恨滿懷,付諸殘忍報復手段。這樣的發展,不只無助於解決成人的不幸,其實更是嚴重摧毀了孩子的未來。
而現實的無奈還在於,孩子畢竟權力與能力都遠遠趕不上成人,有權也有能力改變孩子與成人處境的終究還是掌握在成人手中。以幸運為基調的人權教育是一種值得思考的教育願景,關心人權教育的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其責任、權力與專業關懷也許更應該在這些地方,多多用心發揮才是。
《參考資料》
保羅‧安格爾的詩集:《美國孩子》 ( 原著書名: American Child)(1990 年,台北市,漢藝色研出版,香港詩人古蒼梧中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