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閔翔(師大政治所博士生)
《書籍資料》
原著作者:朗諾.德沃金
譯 者:郭貞伶、陳雅汝
中文書名:《生命的自主權》
英文書名:Life’s Dominion
出版時間:2002年9月
出版社 :商周出版
本書概述:認真對待生命
關於墮胎、安樂死與個人自由之間的爭辯,長久以來就是人權議題的核心。墮胎指的是生命尚未開始時誰可以選擇死亡,安樂死則是在生命結束時如何選擇死亡,故兩者其實都是關於「死亡的抉擇」。不過,此爭議目前仍呈現各執一詞、各說各話的狀態。美國當代最重要的法哲學家德沃金,在1993年所寫的這本份量並不是很多的專著,替這個看似很複雜的流行議題,提供了一個簡而易懂的道德觀點──從尊重生命的角度,即所謂的「生命神聖性」論點,來對這些棘手的問題尋求共識。然而,德沃金的思考透過非常縝密的推理與實例檢證而來,故了解他自然法學派的自由主義學術背景,將有助於我們去理解本書的內容與案例。
眾所周知,德沃金的成名作乃是1977年的《認真對待權利》,其提出了「政府必須平等地尊重個人權利」的觀點,重新提醒了我們「權利」有著不可侵犯的重要性。之後,法哲學三部曲陸續出版:1986年的《法律帝國》、1996年的《自由之法:對美國憲法的道德解讀》、以及2000年的《主權的德性:平等的理論與實踐》,從法律、憲法到個人最高主權是什麼的不同層面探索,德沃金構築了一套「平等概念的道德法理學」。亦即,他主張任何個體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同時與個人有關的權利與法律問題,都必須在實際的道德場域中來加以判斷。
沿此,本書核心概念是相信人類生命蘊含著神聖的價值,故關於「誰有生命的統治或管轄權?」、「人對自己生命的自主性(自由)程度?」之詰問,德沃金指出,無論我們對欲生、欲死的方式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應尊重生命本身的價值,使人不受其辱。透過從實例找理論的由內而外的哲學思考,本書舉了非常多的實際例子,並且正反併呈了相關的理論印證。除了前言與結語外,全書八章圍繞在這兩個問題而做了節奏性頗快的陳述,當然,我們發現他討論墮胎問題偏多一點,不過,其重點仍然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於(兩邊論據各有偏頗的)正反兩造來說,我們必須回到道德的平等基準上,認真的對待生命、整體看待生命的價值。
分析討論:支持生命?或支持選擇?
人類從出生到死亡,墮胎其實是有關生命開始的主權問題,而安樂死則牽涉到誰有結束生命的權力。在美國,對墮胎之爭議一直存在兩種聲音:支持生命權,即反對墮胎,總是要求在法律上嚴格限定墮胎,他們相信胎兒在受孕那一刻起就是一個道德主體,墮胎就像是殺死一個小孩子一樣可怕;支持選擇權,即贊成母親有處理自己身體的自由權,因為墮胎乃是個體自由的一部份(如同信仰自由一樣是個人隱私權的一環),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墮胎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因為在生物基因上胎兒還未構成完整的人,所以墮胎並非殺人。本書認為之所以會有這兩種差異的觀點,實因為與人們基本的信念有關(美國宗教信念的影響更大)。前者多半與保守派∕傳統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等連結在一起;後者則與自由派∕婦女解放運動∕女性主義等相聯繫。然而,德沃金發現傳統對墮胎辯論的解釋是不適當的,因此他提出衍生性(derivative)主張與超然性(detached)主張,嘗試來拆解此間的謬誤(詳見第二章對墮胎是什麼的誤解分析,第四、六章的憲法案例)。質言之,本書並不是提出支持那一邊的主張,而是企圖告訴我們透過「人類本身的內在價值與神聖(不可褻瀆)價值」的思考(可見第三章對神聖性的界定),我們會認知到:怎麼做會尊重生命(自由)或侵犯到生命尊嚴,從而能在法律上放入道德來適當地表現倫理責任,實現「尊重生命」的價值意義。
同理,對於安樂死問題也是一樣,到底安樂死是一種慈悲還是醫生的「蓄意」殺人,我們也要從對整體生命的看法來理解,否則繼續讓病人躺在那裡有尊嚴?還是安樂死比較有尊嚴?將失去「怎樣才算浪費生命」的判準。德沃金的法理論非常重視「完整性∕整全性」的辯護,因為決定死亡不只是個人的事,而與政治、法律、道德、哲學宗教息息相關。誠如本書第七章所指出的,社會文化上目前以「意識清醒與否」及「具不具備行為能力」來做安樂死的判斷標準,然本書另提供的「自主」、「最佳權益」與「神聖價值」三個與死亡有關的思考概念,幫忙無論是病患、家屬、醫生或法官,去思索死亡的意義並找到結束生命的理由(這在第八章有詳細的陳述)。簡言之,安樂死面對最差的狀態──痴呆的植物人或阿茲海默症病患,也應考量他生命固有的價值與尊嚴,因為在他仍然做為「人」的任何時刻,社群就有義務維護他生命的尊嚴。康德雋永的名言:「人應該被視為目的,而非被視為手段」提醒我們,嚴肅看待生命的價值遠比輕率決定要不要安樂死更為重要。若用生命整體的角度來觀之,墮胎與安樂死消極顯示了法律如何規定的界限問題,卻積極彰顯出生命尊嚴的神聖性地位與生命品質的重要性,以及憲法或至少在法律上也要有保障每個人的生命能擁有完整性尊嚴的權利。
深度思考:自殺的哲學思索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是自殺議題。國內自殺的年齡層逐漸下降,這已非單純的社會問題,而變成這個世代文明的主要表癥,值得我們正視與深入探討。有些自殺可用美學來理解,例如張國榮的案例;但大部份的自殺與兩性關係、社會學與心理學有關。請您想一想:為何會有想自殺的念頭?主要的原因有哪些?現代社會的分離力量真的讓每個人孤獨到活不下去了嗎?或是生活壓力大到我們無法負荷?我們應該怎樣讓生命活得更精彩、更燦爛、更有意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