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閔翔 (台師大政治所博士班研究生)
《書籍資料》
中文書名: 《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
英文書名: Slaves on Screen: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
作 者: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
譯 者: 陳榮彬 出版時間:2002年8月
出版社 : 左岸文化
《書評》
前言:自由、人權與和平
近代自由的觀念在十七、十八世紀始湧現,洛克、孟德斯鳩、盧梭等古典民主人權者的理論揭示下,主要是持「天賦人權」的主張,認為個人自由,包括生命、財產等權利是先於國家而存在的,此自由不可剝奪、此種基本權利不可讓渡。深層的看時代思潮的變遷,自由伴隨著權利的出現有很大部分是人類受壓抑後的自我反思,例如宗教改革。但廣義來觀察,這毋寧說是人類宣示人人平等、每個個體具有獨特性的實現──在此意義上,「解放黑奴(奴隸)」是初步理想,「種族(族群)平等」才是人類最終的目的。種族問題目前不僅仍是各國內政上與國際關係上最棘手的政治問題,其導致的內戰與國際衝突,成為人類和平的「地雷」;同時也是評價現代自由社會的文明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標。
大部分的政治思想家都承認「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爭取(個體)自由的歷史」,所以「自由」(liberty)這個字,在英文語義裡又指涉著「解放、解脫」之意。另一方面,史學家也指出「人類的歷史本質上就是一個戰爭史」,殺戮與征伐的世俗現象,中外皆然。而人類因為利益衝突導致戰爭殘殺的另外一個向度,其實反映著人類對於「和平」的渴望與不可得,故自由主義哲學大師康?才提出所謂的「永久和平論」,諷刺的是,和平權遲至晚近才逐漸被世人所重視。就在我們身處的這個當下,其實世界上還是有許多戰爭以各種形式正在發生,說穿了,戰爭的起源來自「人性」。也就是說,人性決定了我們的戰爭狀況或是能和平共處,這些道理霍布斯與洛克都早已分別講過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的人類處境。
戰爭電影啟示錄
由是觀之,我們也就不難想像為何好萊塢的導演,每過一陣子就會出現幾部「史詩」或「戰爭」電影,例如「萬夫莫敵」講的羅馬帝國的故事,「西線無戰事」所敘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生活中的電影,常常透露出現實世界的荒謬所在,而這都是一種「思想實驗」的隱喻──告訴觀眾「戰爭為何發生以及和平如何難得」。如果說電影中想要帶給人什麼警訊,「魔戒」三部曲是最好的範例,當主角最後放棄戒指所展現的人性掙扎與心靈超脫,我們看到有形或無形的「奴隸」往往就是在自己身上。電影就像一本活的歷史教材,在短短的聚焦中強迫我們專心思考電影劇情的喜怒哀樂與敘事意義,某種程度上,我們看到《奴隸、電影、歷史》這本書所展現的企圖:結合學術與藝術,讓歷史透過電影活過來。
不論從政治學、法學、史學、心理學或電影學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會驚訝作者在本書所從事的歷史影像的實驗,觀察是那麼的深刻,誠如華盛頓郵報的評論:「戴維斯以好萊塢電影為例,以不同時代電影中的奴隸形象為主題,公平地檢視與討論非裔歷史」。不論作者的努力是否成功,至少在應用歷史學的層面,將許多真實的史料擺進電影素材中,本書所分析的歷史劇情應該是成功的。雖然全書不免有「見樹不見林」的抱怨,因為一旦這五部比較冷門的影片,讀者若沒有看過的時候,閱讀的過程就會一頭霧水,有時還會陷入作者為何會不知所云的質疑沉思中。所幸,作者前後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將電影與歷史結合的學術藝術化做了交待,保存了非電影書與非傳統影評的大眾書籍形式,這對於喜歡看書、熱愛電影、喜歡歷史又對於人權政治思想有興趣的人士,提供了富有戲劇效果、有動態影像畫面的文字食糧。
從政治思想到歷史電影
書籍原文標題是講「鏡頭下的奴隸」,作者關心的是歷史中出現最久的一種制度「奴隸制」,透過電影學與歷史學的結合,作者傳達的是五部電影所堆積與拼湊起來以奴隸影像為主的故事。當然,眾所周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學」傳統,因此,戴維斯本書很明顯就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是歷史電影」?「文字與影像之間又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呢」?作者在第一章開宗明義就指出,「電影可以作為一種歷史敘事」,在鏡頭下,我們看到的所有「表演」與「對白」都是經過設計的「故事」,透過這種「虛構的手法」,電影轉化「事實」成為「框架中的想像」,由於電影「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特性,它反而可以容納「歷史」、「政治意念」與「事實」。簡言之,我認為這是一位歷史學者投入電影創作的原始動力,亦即,嘗試一條可以尊重史料但又能運用戲劇效果與張力的途徑來交代歷史與電影的內在關聯性。
雖然「奴隸」問題是理解自由的最佳的途徑,也是在電影中最容易表現的一種類型,誠如楊照在推薦專文中所指出的。不過,對於一般現代人來說,「奴隸」問題早已解放而不那麼親切。但或許我們可以從另外一種方式來解讀奴隸與自由的關係,亦即用個人的心靈感受「自由或不自由」來討論,也許對奴隸與牢犯,身體行動的確是不自由,但自由至少有三種層次上的意義,其一是身體的自由,奴隸與牢犯不自由顯然是這一種,其二是類似馬克思的眼中的「工人」,他認為工人為了經濟受限於無形的束縛,是不自由的,而這是無法選擇的,用他的話說,這導致心靈與身體「異化」;其三與前者雷同但層次上是心靈奴隸,這類的抽象感受見仁見智,上班族每天困在辦公室裡,腦筋想的是開會、業務報告與上司的喜好等,這類的不自由與前者相較,最大的差別是它可以選擇,也就是說,資本家這類的「軟禁」比起工人是更可以逃離的,因為它所擁有的經濟條件籌碼是比勞工更多的。當然,某種程度上,其他像規範、儀式與傳統等,也都可能使我們落入現代意義下的奴隸。
人性本質的反省
我們常說,哲學思想為人類開啟想像的空間,這是維根斯坦式的哲學遊戲,倘若哲學可以開啟一個想像的空間,那麼電影其實也是可以去填滿這個想像的,而這是一種思想影像的實驗冒險(科技與未來電影就屬於這類型)。就如同作者在書末所寫的,這五部電影也都留下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奴隸似乎默默地服侍著他的主人。然我關心的並不是「歷史的開放性問題」,反而是奴隸為何要為「奴」,是人本身的問題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在儒家傳統中,有「奴性」與「懶散」、「被動」等對人本質明白的控訴,但我們看到書中所描述的情節,顯示西方人是比較傾向相信人會有逃離「被奴役」的本性,這種追尋自由的動力,與西方自由主義傳統根植在他們的政治文化中有一定的關係。
我認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宏觀」又「微視」的敘事觀點,不論是先看電影再閱讀,還是閱讀完後去對照電影情節,相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與感受。當然,作者也有文學的筆觸遊走在奴隸那灰色的世界裡,比起普通電影書所缺少的「歷史縱深度」,本書另一個特點,我覺得是呈現更多討論歷史與電影的辯證,就「片面」的學術性來說,能拉近讀者的深度但又不若走進「冰冷的象牙塔」裡。
最後,我認為奴隸與戰爭等永恆命題的思考,還是要回到人性的一些基本元素:善與惡、勇氣與忌嫉妒、英雄氣概與懦弱自私、犧牲的情操與愚昧的偏見。現代自由主義民主國家的出現,就是知道人性會有惡的傾向,因此為了肯定個人的價值地位與絕對的主體性,相信唯有透過規範的憲政主義(法治制度、權力分立等),以「有限的政府」來界定人與人之間自由的權限,如此才有辦法真正達到「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內,人人自由」的平等又自由的正義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