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少年組第三名 黃翊萍
《書籍資訊》
書名:不要叫我瘋子-還給精神障礙者人權(心靈工坊,2003/09)
書摘:
不論研究數據如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精神障礙污名化的普遍程度。利用表2.1做污名化敏感度練習,首先,列出在電台聽到,或電視、報紙上看到的各種有關精神障礙的說詞,會立即驚訝地意識到,媒體對於精神障礙不尊重的情況有多普遍。
第二,要求每個人把這些說詞(如瘋子、精神不正常、心理異常、神經病),換上代表少數族裔(拉丁裔、黑人)或宗教團體(猶太人)的辭彙。在美國,許多人對種族歧視非常敏感,因此這項練習使人們對於日常文化中所瀰漫的歧視語彙很快便會有敏感度。
《心得》
如果拿白布條矇眼,誰也看不清誰、不認得誰,是否就能真正平等了?當然,聽起來是荒謬的言論,但正因為模模糊糊,所以大家都無差別,許許多多傷人的字眼也應該就能泡沫化了。長久以來我都認為自己並沒有攻擊或是歧視任何精障病友,可是卻在無形之中間接形成,常常在罵人時,脫口而出一句:「你真的是瘋子!」不知不覺中已構成傷害。這類形容詞非常不雅,雖然順口,可以發洩情緒,其實並不適合出現,但往往抑制不住場面,因為不知何時成了好用又尖銳的利器,想要逐步磨平傷人的刀口,不是反掌折枝這麼容易的事,我們克制自己都難,旁人的嘴更不是能夠輕易封住的,不過情緒若是管理的好,這些不必要的話語就不攻自破。
嚴格說來,病友比之你我,沒有不同,在我們潛意識中也都充滿瘋狂,只是淺而難見,有時會懷疑自己精神是否出現異樣,不然怎麼有些行為無法解釋?其實誰都沒問題,現今這個社會,每天都在疲勞轟炸中度過,難免微恙,只不過有時超出範圍,就是罪惡嗎?回溯國中時期的我,一度有憂鬱症的傾向,因為我遭受朋友的背叛,再加上內向的性格,導致我成為一個沈默寡言的人,看在同學眼中,就覺得我很奇怪、不易親近,更加孤立無援;師長能力有限,家人也始終搞不清楚我到底問題在哪?因此求死的念頭自此不間斷,終究還是下不了手,只好繼續以被視為陰沈的我過活、封閉自己。之後如何走出來的,我不知道,畢竟並不值得牢牢記憶,唯一明白的是-坦然面對存在的事實。世界上冷嘲熱諷的人數也數不清,連一般人都不一定可以被全然接受,所以勇敢的踏出來吧!你們沒有被忽視,愈來愈多人清楚精神障礙是怎麼一回事,看完這本書,我也震驚,體會到真正的關懷是不能與同情劃在一起的,尊重且響應反污名化才是實情。
勇者的定義是什麼?勇者跟拯救世界沒有關係,勇者是拯救自己。搏鬥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出路、存在的價值,希望與過去空白的光陰劃清界線;搏鬥的目的,是誠實面對自我,使之化為重要的一部份,且不覺得這段往事是累贅。前者,處於隱藏、保密,不能夠甚至無法承認精神障礙確實出現過,換作是我,或許我也會選擇三緘其口,因為人心複雜,誰都懂的;然而,後者決定突出重圍,不管是和一般人無異的我,還是罹患精神障礙的我,都是自己,既然兩者皆拋棄不得,不如救贖,合而為一,世俗的眼光又如何?總會有明白的人、感同身受的人,只不過駐足不前,等著像這樣的人,勇敢站出來,解放精神障礙的窘迫。
※本作品為「從心看見新視界」─第四屆心靈角落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編按:心靈角落徵文比賽為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所主辦,至2007年為第四屆。主要是希望透過這個活動一些相關書籍的閱讀分享,能一同對精神障礙者停止傷害,伸出雙手
重新,也從「心」,再次看見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