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文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院長/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一、前言
海洋是流動的,陸地處理不當的廢棄物,不斷地漂落海洋,同時隨著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等「五大渦流」(5 Gyres),形成超大「垃圾帶」(Garbage Patch)。[1] 以美國加州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海域垃圾帶為例,其面積已達160萬平方公里,是法國面積的3倍,臺灣的44倍大,包括1.8兆個塑膠廢物,相當於全球每人製造250件塑膠垃圾。[2] 因此,「海洋漂流廢棄物」(Marine Debris)衍生的問題,近年來引發全球關切。尤其,海洋廢棄物中,60-80%是塑膠,[3] 因此,限塑、減塑,成為世界各國新近環保的主流,2018年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更以「終結塑膠污染」(End Plastic Pollution)為主題,呼籲全球共同採取行動,企圖終結塑膠污染海洋。[4]
二、海洋塑膠廢棄物流布概況
依據世界地球日所公布的「塑膠污染驚人的十大真相」(10 Shocking Facts About Plastic Pollution),在在顯現人類濫用塑膠的事實。包括:(1) 從1950年代以來,人類已製造83億公噸的塑膠;一年生產的塑膠重量,相當於全人類的體重總和。(2)人類所製造的塑膠,除了少數被焚化燒掉外,至今都依舊以某種形狀存在著。(3) 91%的塑膠未進入回收系統,絕大部分的塑膠無法分解,將繼續存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上。(4)美國每天使用5億根吸管,這數量足可圍繞地球兩圈。(5)全世界每分鐘發送出將近200萬個一次性塑膠袋。(6)美國每年使用1,000億個塑膠袋,將它們綁在一起的長度,足可環繞赤道773圈。(7)全世界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膠瓶,總計到2021年,全世界將售出5,000億個,但回收量不到一半。(8) 每年有800萬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些塑膠足以覆蓋全世界的每一吋海岸線,每一吋堆的量都還能再裝成滿滿的五個垃圾袋,然後每年繼續累加。(9) 海洋裡的微塑膠數量,比銀河系裡的星星還要多。(10) 再不減少塑膠生產量,到2050年,塑膠垃圾量將大於全球魚類總重量。[5] 這些事實,的確驚人。
回顧臺灣,參與淨灘行動的團體於2018年3月初公布《2017年海洋廢棄物監測報告》,在兩個月的監測期間內,共清除46,324公斤的垃圾,其中以49,305個寶特瓶、32,347個塑膠瓶蓋、23,113支吸管、17,321個玻璃瓶及16,436個塑膠袋為大宗。環保署也指出,臺灣目前塑膠的用量很大,估計塑膠袋每年使用165億個,吸管每年則使用30億根,亟待加強宣導和擴大限塑與減量。[6]
無論國際或國內情況而言,塑膠廢棄物的問題已然十分嚴重,漂散累積於海洋,其關聯問題更令人憂心。
三、海洋塑膠廢棄物污染可能造成的影響
海洋塑膠廢棄物衍生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但摧毀海洋,滅絕生物,對於人體健康更有累積和持久的影響。
從生態面而言,2010年日本鹿兒島大學發現,在中途島死亡雛鳥的消化道與鳥巢周邊收集的1,400個打火機中,約有80%來自亞洲,14%來自臺灣。[7] 2015年海龜保育團體 (The Leatherback Trust)在哥斯大黎加發現在一隻欖蠵龜,鼻子裡有10公分長的吸管。[8] 2016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祕書處指出,全球各地受海廢影響而有生命威脅的生物,種類高達800種;全球7種海龜無一倖免,誤食海廢的鯨豚、海鳥,種類高達44%。[9]
2018年《科學》期刊也報導,全球半數珊瑚礁受110億件塑膠垃圾污染,被纏繞的珊瑚89%患病。[10] 同年泰國南部海岸一頭鯨魚擱淺,死亡前吐出5個塑膠袋,解剖後肚內發現80個塑膠袋。[11]
情況相同,2018 年3月擱淺高雄港受困的小虎鯨獲救卻宣告不治,身軀最瘦小的母小虎鯨解剖發現,胃裡竟有18個塑膠袋。[12] 由上述實例,顯見塑膠廢棄物在海洋生態系已造成嚴重的影響。
水體中塑膠物逐漸碎裂分解,形成「塑膠微粒」(Microplastic particles),對人體的影響更令人憂心。根據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Jenna Jambeck的一項研究,2010年全球192個國家估計產出2.75億噸的塑膠廢棄物,有480萬噸到1,270萬噸進入海洋。華府記者組織Orb Media的採樣研究指出,美國94%的飲用水和93%的瓶裝水,都發現有塑膠微粒。[13]
海洋生物除了誤食塑膠廢棄物,因累積內臟而飢餓死亡外,某些毒性物質的「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更為驚人。例如,1979年於美國和2001年國際上已禁止使用冷媒中的「多氯聯苯」(PCBs),在魚體或海洋生物體的累積量,達到海水的10萬至100萬倍。[14]
科學家憂心,塑膠微粒會吸收、集中和傳布包括多氯聯苯和DDT等易致癌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質」(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由於全球有15億人口其20%以上的動物蛋白質是來自魚類,小島國更有90%的居民仰賴魚類為食源,人類又喜食如鮪魚等大型魚類,在「大魚吃小魚」的生物累積中,塑膠微粒或纖維大量累積於魚體,最終轉移至人體後,勢必造成許多生理健康的問題,以及未來衍生健康醫療與保險的重大損失。海洋廢棄物漂散於海洋或海岸,也造成觀光休閒和漁業等社會衝擊。例如,1998年美國新澤西州海漂垃圾造成3.79億至20億美元觀光與相關產業的損失;紐約也有9.5億至20億美元的類似損失。[15]
四、國際上應對海洋塑膠廢棄物的作為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第194條規定,締約國應自行或協力建立機制,以預防、減少和控制從任何來源進入海洋環境的污染。而廢棄物和塑膠嚴重污染海洋,顯然已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倫敦傾廢公約》(London Convention;)、《海洋污染公約》(MARPOL Convention)和《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等國際公約或相關協定,因此國際上浮現擬針對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大污染國進行約制的聲音,雖然未來是否制定更嚴謹的國際規約,尚有待觀察。[16] 但「地球日網絡」已呼籲,草根團體應支持採行全球性規範塑膠污染的架構,說服政府、民眾和企業,共同控制、減少、回收和清理塑膠污染。[17]
在限塑方面,許多國家或城市更見積極。例如,孟加拉是全球第一個禁塑的國家,2002年起即禁止使用薄型塑膠袋;愛爾蘭於2002年起徵收塑膠袋税,成為全球第一個開徵塑膠袋税的國家。中國在2008年禁止商店提供免費塑膠袋;美國加州於2016年起全面禁用塑膠袋;斯里蘭卡在2017年禁止販售塑膠袋、塑膠杯和塑膠盤;2018年7月起美國西雅圖全面禁用塑膠餐具和吸管;萬那杜採相同措施,於2018年禁止塑膠袋、容器和吸管。蘇格蘭也由2018年起,格拉斯哥將禁止市政大樓使用塑膠吸管。至於日本,2020年起所有零售商店都禁止提供免費塑膠袋;英國在25年內將禁用塑膠袋,寶特瓶,塑膠吸管等用品;法國於2020年將成為第一個全面禁用拋棄式塑膠餐具的國家;歐盟也向塑膠宣戰,在2030年全面限塑。值得注意的是,超過60%的非洲國家全面限塑,違規者甚至還有刑責。[18] 由上述法例,充分說明國際上對於限塑和減少海塑污染,雖然挑戰重重,確已逐步採行具體的措施。
五、臺灣因應海洋塑膠廢棄物的挑戰
2018年2月,環保署與環保團體、海科館及學術界代表,共同發布〈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宣示將在2030年全面禁用包括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等一次用塑膠製品,該一方案重點涵蓋「源頭減量」、「預防與移除」、「研究調查」及「擴大合作參與」4大面向共34項未來行動,包括禁限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期程(如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等);強化海灘清潔認養工作多元合作;與環保團體合作調查臺灣海岸垃圾組成及分布;推動5年5,000艘之環保艦隊攜回漁船廢棄物及海上漂流物;強化陸源垃圾及河川垃圾攔除清理跨部會合作等重要行動。[19] 嗣後,該署又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規定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限制使用對象(約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供內食餐飲之消費者使用。 後續規劃於西元2020年擴大至其他提供餐飲業者,並至遲於西元2025年前,研析外帶使用一次用塑膠吸管的管制措施。[20]
然而,此一規劃曝光後,立即掀起正反意見的論戰。[21] 尤其,針對民眾質疑「珍珠奶茶該怎麼喝?」官員輕率回應「可以用湯匙」後,一度引發軒然大波。[22] 但在環團力挺下,該署明確表示,禁止內用飲品提供塑膠吸管的政策不變,但會加強與社會溝通,也會做好替代產品的衛生安全規範。[23]
由上述實例可以理解,改變消費觀念或行為模式並不容易,全球減塑顯然面臨巨大的挑戰。未來臺灣面對海洋塑膠廢棄物的問題,建議考慮下列策略:(一)改變生活習慣,強化減塑的宣導教育;(二)持續溝通,落實一次性塑膠品的管制使用,從源頭減量; (三)塑膠品的生產與應用,不盡是環保署的職責,工業生產、醫療健康和教育宣導之主管機關也有密切關係,因此有必要在行政院建立跨部會的協調整合機制,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四)治標之道,還是應鼓勵企業認養和民間動員,持續推動淨灘活動;(五)政府應鼓勵研發塑膠的替代品和生活器具,根本解決塑膠污染的問題。
六、結語
環顧大海,相較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隱晦或廣泛,當前海洋廢棄物和塑膠污染海洋的問題似乎更為急切和真實。全球已有許多國家、城市或企業,紛紛採取限塑的行動,臺灣自應不能也無法置身事外。如何讓政府和全民深切認知海廢的嚴重性與限塑的必要性,將是海洋永續和人類存續的重大挑戰。我們懇切地呼籲,臺灣應呼應國際潮流,每個人由自身採取限塑行動,政府也能高度重視此一議題,並採取劍及履及的具體措施。
[1] The 5 Gyre Institute (2018),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https://www.5gyres.org/faq/ (Accessed: 2018/6/28).
[2] TVBS News (2018),〈太平洋有片垃圾海!面積相當44個台灣大〉,3月30日,https://news.tvbs.com.tw/world/893363 (檢索日期: 2018/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