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vuras. Matilin(原住民青年藝術家)
不安與對立 … … 告白和自省
您好,我山下的同學:
我們不是因為加分與您同窗!
想必這是所有原住民學生的故事,加分是福利還是原罪,是誰讓讀書多了黯淡詩篇。
我們不是在同一種教育體系上的學子,為何這福利成了課外閒暇之話題,種種語言的傷害,是原住民學生的原罪,還是漢人學生不公平的吶喊,在教育體系中有誰是弱勢?誰是強勢?那可否重新探討加分的存在性與必要性,讓教育不再有種族之分,讓學子不再劃分居住的海拔高低,資源的分配和多寡。
要如何消除這不安與對立,
要怎麼面對美意的包袱,
告白,讓我們娓娓道來升學外,所隱藏的壓力,
省思,讓我們知道,自己要更努力外還要活出自我,
打破不安與對立是新一代原住民學子新的課程。
加分的沿革與由來 … …
在台灣,特種身分學生是指就學學生或赴試考生因民族、籍貫地因素或特殊經歷而獲得的特殊身分。此種特殊身分賦予之立法最早源自1955年頒訂的《蒙藏學生在臺升學臨時辦法》(今《蒙藏學生升學優待辦法》)與1961年《退伍軍人報考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優待辦法》等等行政法規。1960年代至1987年之間,特種學生成績優待的相關法律,明確規範蒙族學生、藏族學生、退伍軍人、港澳學生、僑生學生於入學考試中,享有一定比例的外加加分,而比例可達25%。
1987年《臺灣地區山地族籍學生升學優待辦法》(今《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由教育部頒布施行以來,人口約佔學生百分之二的原住民學生開始以「邊疆」學生身分適用加分優待。之後該整體優待方案一直研修,其方向在於兼顧升學公平與保障少數民族兩因素下,日見減縮其優惠。2004年,因應香港與澳門回歸中國大陸,港澳生優待全面取消,同年並將退伍軍人的適用侷限於退伍三年之內,也就是退伍軍人退伍三年後,其加分優待即自動取消。這些做法,大幅減低其優待人數與優惠範疇。
不過除此之外,為了鼓勵前往中國大陸的台商再度返回台灣投資,台灣特地於2005年將加分優待擴及「政府派赴國外工作人員子女」與「境外優秀科學人才子女」等資格。
現況 … …
至今往前推算二十年,原住民之父母意識到求學的重要,冀望下一代能有更好的成就,不要再是用勞力來溫飽家庭,所以,紛紛把能力所及範圍可做的培育,都給了下一代,如:與漢人的小孩一樣,課後還到補習班加強學業,若有更多的資金也可學習才藝等,這些是父母年幼時的夢想,也因當時的經濟起飛,不管是“士、農、工、商”所賺取的報酬都是豐厚的,足以改善生活之品質;但,近年來的金融風暴,使得公司裁員、務農換取的收入慘不忍睹 … 等種種之因素,也影響了“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特種身分後,是否成了原罪 … …
現今,原住民生活在教育普及與物質足夠的年代,求學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幼兒教育、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高中、大學、研究所或博士班,更有能力的家庭甚至出國讀書也不是問題,這應該是完美的教育過程,但讀書有這麼簡單嗎?讀書其實很簡單但是環境讓讀書變得複雜了,六年的部落小學教育,原住民學生尚未面對競爭激烈教學環境,國中三年原鄉部分學生有些留在附近中學就讀,少數學生轉入競爭較激烈平地中學就讀,同樣九年的國民義務教育結束.面臨高中職升學考,從早期的高中聯考到基本學歷測驗,加分從這時成為特定民族的優惠與無形的壓力,那誰成為收益的特定民族?
優惠的美意成為就學的包袱,加分更為校園裡的話題和同學家長們的憤慨,確實美意變化為時下的議題,但有誰有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何謂加分?而加分的標準在哪裏?在談論這標準前,我們可否先去瞭解原住民部落在升學或考試的生態,確實瞭解加分不是在每一位原住民學生身上都分享得到。
在部落家庭至今有多少家長有能力栽培自己的孩子,朝完美教育的方向?現實壓力的負擔,卻阻礙升學的腳步,國中讀完就沒有再升學的打算,直接面對職場生活,這是一部分連加分都沒有用過的原住民學生;較有能力的家長何嘗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最好的學校,師資良好的校園,但孩子去了學校,面對著功課壓力,家中的經濟和同儕的競爭與質疑,在學校裡,同學問說:「你!沒有比我笨、家境沒比我差、身體也沒有殘疾,為甚麼你能加分我不行」,但那時誰有真正的能力回答這困難與無奈的題目嗎?這成了無形的負擔和特種的標籤,但這些卻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我們也不能忘了,其實在漢人的同學中也有像我們一樣,為了現實生活與家計,在求學生涯中徬徨無助,但我們能怎麼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同樣的美意及良好的教育資源?
省思.平等
不管過去種種,只管現在,如何轉換、改善其中的不足,需要時間及智慧,化解其癥結所在及尋找配套措施。
原住民特種身份問題,每個人思考過了嗎?拿掉利益、權益的考量,我們不配得到嗎?沒錯,原住民智力沒問題,但經濟能力卻出現兩極化的狀況,這樣就會形成培育過程的落差,居住環境原本的迫害及近年來天災所帶來的損害,誰來承擔?是否還是原住民自己自助、承受呢?用信仰填補心靈的懼怕、用生性樂觀的性格來面對崎嶇漫長的復原之路。
捫心自問,何謂平等?每個人都在說平等,好似就更不平等了,世間本不平等,只是要在每件事情中找到均衡點而已,給與不給,因觀看角度不同、身處環境不同、身份不同,就會有所不同,問題本身是沒有辦法面面俱到的讓人心服口服,就待時間來找到更合適的方法。
溺愛得找實力(不是溺愛吧,是補償還是憐憫嗎?) 是尋找及實現自我價值
擬訂文章的主題後,我不斷地詢問週遭之每一位朋友,關於原住民考試加分一事,採集不同的觀點與想法來詮釋每一位獨有的見解,我出生於80年代,一個物資與經濟豐腴的時代,戒嚴的尾端及自由開放的起點,正是原住民意識抬頭的開始和巔峰,在這教育普及的年代,我們學習了新知識,我也有了對不同時代和不同種族的歷史概念及文學架構,我們一樣擁有了在教育體制下共同的記憶與思想,但截然不同的是,我們是原住民,住的是山腰和海邊,雖然教育資源有一定的不足,師資有那麼些許的短缺,但我們沒有比別人差,只要教了就一定學的會(但有誰會花時間來栽培我們?)
現今社會中,我們還需要加分讓自己在成績上有個立足點嗎?以目前所居住的環境中,個人的觀點是可以廢除,但偏遠地區的同胞就不同了;如此的福利與溺愛讓我們有份及格或更亮眼的成績單,就讀了超越自己能力所及的學校後,我們趕不上同學的程度,壓力反而隨之而來,有人挑戰成功,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有許多人反倒因信心缺乏半途而廢。
或許「放棄加分」這議題需要大規模的審議,也會有部分的反對聲浪,但標籤化是每一位原住民學生心中的痛,就算用實力考試也不會被證明是自己的努力所換取。近年來實施的族語認證雖然有提升加分的門檻,原住民學生該面對的議題和對母語的責任,亦有達到幫助,但真正要釐清的,不是族語認證過後能加多少分,而是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實力面對加分與不加分,也不需要被貼標籤說你就是要補助就是要同情;原住民的學生們,我們要省思、捨棄、提升,要知道過多的溺愛會讓自己消耗面對現實的戰鬥力,失去民族性的自我價值,希望未來的原住民學子,都能在這大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