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秉璁(台灣大學大學新聞社)
日前(台北時間7月5日晚間)CODEX[1]終於就國際上爭議多年的肉品瘦肉精殘量許可值達成決議,豬與牛的肌肉及脂肪組織為10ppb、肝臟為40ppb、腎臟則是90ppb。因此台灣朝野就是否開放含瘦肉精殘餘之美國牛肉的爭議也可望化解,然而除卻馬總統日前提出的「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等十六字箴言是否入法等政治問題,CODEX的決議是否代表含瘦肉精殘餘的肉品真的安全無虞呢?
本社曾邀請台大獸醫系周晉澄與台大公衛系詹長權兩位教授就此一議題舉辦講座。講座中兩位教授分別提出兩項極具參考價值的論點,其一為周教授表示目前國際上獸醫學界對於萊克多巴胺,也就是俗稱的瘦肉精,其殘餘多寡方對人體有害仍缺乏共識,原因正是基於倫理問題等障礙,目前缺乏足夠的人體試驗結果,動物實驗的有效性又難以服人:其次詹教授認為當一個社會討論是否接受原先不存在的風險時,如開放含瘦肉精殘餘的肉品,必需意識到即便此一風險極其微小,只要是「從無到有」便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從此二觀點可以進一步討論「瘦肉精是否有害人體健康」或「多少瘦肉精殘餘含量才對人體有害」這些看似科學的問題,其背後的政治與社會意義。
倘若國際獸醫學界因實驗數據不足,而無法就瘦肉精問題取得共識,那就必須注意CODEX所產生的國際共識並非奠基於實證的科學研究,相反的,CODEX的共識是與會各國基於政治與經濟利益,在談判桌上經歷一番角力後所產生的。因此相同的情形也將發生於國內,一旦科學研究無法提供必要的答案或參考,那麼面對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時,政治力便成了最後的定奪。況且上述推論還不考慮大多數的科學研究多仰賴政府或財團補助,能否完全獨立自主地進行實驗、公布結果都是個疑問。
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是否開放含瘦肉精殘餘之美國牛肉的政治問題獲得解決,如何面對含瘦肉精殘餘之美國牛肉的社會問題卻正要引爆。在社會的層面上,此一問題是否能獲得妥善的解決,仰賴社會大眾對於此一風險是否存有明確的意識,而非盲目地隨政治力的定奪起舞。
站在捍衛食品安全的立場,理應堅決反對含瘦肉精殘餘之美國牛肉開放,但當開放將成定局,認真地面對可能的風險才是民間社會的首要之務。
儘管乍看之下,落實「強制標示」便可供消費者自行判斷是否食用可能含瘦肉精殘餘之美國牛肉並承擔其風險,然而眾所皆知,進口肉品除在各大超市的生鮮櫃位上架外,亦有不少部分經加工後以肉餅、罐頭等型式於市面上流通,或批發至各食材行輾轉流入各地餐飲業。因此即便每一批經過海關的美國牛肉都登錄在案,一旦經過層層轉手,誰也沒有把握吃下肚的到底肉品到底有沒有瘦肉精。如此一來,最可能暴露在瘦肉精風險下的便是多為外食族且經濟能力有限、選擇不多的大學生,這也是本社在美牛爭議初始之際以學生社團身份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抗議陳情的原因之一。
在可預期的未來如此,政府主觀上缺乏擬訂完善配套措施的意圖,客觀條件又太過複雜而窒礙難行,那麼民間社會的各部門便必需積極投入捍衛自身權益。以校園為例,學生串聯要求校內餐廳公布食材履歷,甚至指定特定食材限用在地產銷的台灣農產品,皆不失為一種積極且可收一定成效的策略。
最後,本社以為從此次關乎於每個人健康權益的含瘦肉精殘餘之美國牛肉是否開放進口的爭議,我們或許可以發現並了解在國際情勢與國內社會日益多元、複雜的今日,政府似乎不再能夠如眾人過去所期待的扮演事事最後把關的威權,民間社會各部門也不能再僅僅等待政府有所作為,而必需積極參與、投入公共領域。消極而言,這似乎是悲觀地自力救濟,然而相對來說,在積極面上,民間社會的公共參與也正是台灣現今雖已存在但仍不足的部分,倘若民間能夠在每一次爭議中扮演積極行動的角色,那麼民間社會方才能夠漸漸走向公民社會,進而取得與政府對等溝通、論辯的可能性。
[1] 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由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催生的組織,目的之一為制定食品安全等相關技術標準,用以規範WTO會員國的食品貿易,以避免非關稅貿易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