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奕翰(高科技冷血青年)
許多知名品牌都有著一套展現自我精神的標語,而Google的「Do No Evil」就是強調不用違反道德的事情來牟利。雖然這意有所指地突顯了不做壞事對商人來說是多麼難得,且讓人開始懷疑起其他企業的營利手段,但另一方面也突顯了對一個重視品牌形象的公司來說,道德的面向似乎不得不下點功夫。
這兩年發展非常蓬勃的高科技產品中,智慧型手機當然是相當受到矚目的,而強調「Do No Evil」的Google也在設計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之餘,與台灣知名品牌HTC合作,推出了Google名下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值得我們反問的是,到底什麼才是「Do No Evil」?
品牌形象背後
富士康接連的員工自殺事件在去年成為了媒體的關注焦點,直到此時品牌供應商的勞動環境才稍微被當作一件值得討論的話題,品牌形象相當良好的Apple也不得不作為下游品牌商對其代工廠發表聲明。即使如此,台灣的政治人物本著討好財團的態度,仍然用「我們要保護自己人(指郭台銘)」、「富士康絕不是血汗工廠」這樣的言論來回應那些死去的工人。
從去年開始,受到資方片面更動勞動條件、強迫加班、苛扣薪水的Y光電公司員工,希望藉由組織工會來保障員工的權益,但勞動環境還沒改善,工會成員就遭到解僱、調職等等打壓,而資方更利用建教合作、實習等方案來騙取青少年勞動力進行沒有任何教育價值的「假學習、真勞動」,過程中甚至不乏超時、危險性工作等等違反法令的情形。血汗工廠的故事並不遙遠,台灣這間一般人不太熟悉的廠商以觸控面板為生產主力,下游的品牌包括曾經與Google合作的「HTC(宏達電)」、「Samsung(三星)」,最近連「NOKIA(諾基亞)」都下單到了Y公司。
產業競爭力的現實
今年四月,HTC董事長王雪紅取代富士康董座郭台銘成為新一任的台灣首富,這件事情非常荒謬地指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真相——財富永遠建立在剝削之上。在台灣現代化成為亞洲四小龍的過程中,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並在各個經濟社會研究中的相當重要的是中小企業的產業型態,學者對台灣產業競爭力來源最主要的詮釋是「彈性」。
HTC作為一個國際性的高科技品牌,其實他的企業體遠比Samsung、Apple等來得小,在這樣的基礎上,HTC利用台灣錯綜複雜的代工網絡,並管理台灣豐富的資訊電子人才進行高密度的勞動,用比對手更快、更便宜的方式搶先擠入市場。這樣的競爭力成了台灣企業的驕傲,就連馬總統進行國際外交的時候都以HTC生產的智慧型手機為禮物送給友國總統。
彈性化的台灣、彈性化的人權
然而我們必須要去質疑,我們是犧牲掉了怎麼樣的東西,才成就這些企業的「競爭力」與資本家的成就。從五十年前到今天,台灣的產業從未改變其本色,仍然藉由種種合法或違法的方式,用最有彈性、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達到產量與產值。我們的工時長短可以彈性,有接到單就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二點,沒接到單就一個禮拜放四天無薪假,行政院長還會稱讚這方法真該得諾貝爾獎;接著我們的薪資也可以彈性,用配股幅度與考績來綁住工程師願意留下進行超出體力負擔的勞動,用各種名目苛扣供應商的基層員工薪資,哪邊只要組了工會就不用想繼續在公司待下去。
最後我們連工作強度、工作年齡(Y公司甚至有僱用15歲建教生並且超時工作的案例)、工作身份(陸勞來台假研習真打工也發生在Y公司)都可以彈性,最後我們就看到勞工的健康、家庭,甚至是生命都被彈性掉了……,這些犧牲換來的就是有競爭力的品牌和一個新首富。
青年消費者的焦慮
作為一個關注社會的大學青年,同時又是高科技產品的重度使用者,這樣的處境對我來說是很困窘的。當我使用又大又漂亮的Samsung電腦螢幕看著韓國三星廠工人的紀錄片,看著從工程師到生產線上的基層勞工都罹患罕見癌症,而資方完全不承認、不賠償、不改善勞動環境,這樣的經驗讓人非常難受。
我不能接受自己成為高科技迫害的共犯,但其實我只要消費高科技產品我就無法避免地成為血汗生產鍊中的一員,只有去質疑、對抗這樣的生產過程,才可能改變這樣不堪的處境。事實上喜愛高科技產品的我有一天也可能進入像Y公司光電或者HTC那樣的企業工作,我有一天也可能因為加入工會而被公司開除,消費者和勞動者是無法分割的,就連Y公司光電的勞工也可能省下半個月的薪水去購買自己犧牲健康、家庭生產出的HTC手機,我們就在這樣的生產過程中被玩弄。
工人與消費者的反血汗運動
沒有消費者希望自己購買的是一支藉著剝削勞工健康、家庭甚至是生命生產出的手機,但為了生活我們最終還是會到這些我們明知或不知會剝奪我們健康、家庭和生命的公司去工作。幾個星期前高科技冷血青年在台灣最大的電子商圈「光華商場」街口舉辦的「高科技受害者燭光晚會」中,一位受邀出席的前工程師這麼說:「一百年前簽下賣身契到美國打工的中國人,他們也是自願的,但當時沒有人權概念,那現在呢?」
「Do No Evil」不應該是一項被少數品牌提出來做形象營造的口號,本來企業至少就不該違反各國勞動法律,接著也應該照顧自己的員工能夠健康地生活,並且養得起自己的家庭,這不應該是很奢侈的夢想,這只是能被社會接受的基本倫理。雖然反血汗運動在歐美等地已經普遍受到接受,但多半是以消費者運動的形式在推行。而台灣、香港在反血汗運動中,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從勞動者出發,直接面對血汗工廠,並回應到消費者的世界。
充滿血淚的抗爭過程其實想要爭取的只是不要因為工作而犧牲掉健康、家庭和生命,但隨著HTC董事長、執行長不斷否認與Y公司的關係及責任,勞工的所有犧牲也跟著被否定。在今天的台灣,這是相當基本的人性尊嚴與社會生存問題,我們仍然需要持續用各種方式改變那些擁有漂亮包裝的品牌底下,充滿傷害與壓迫的真實面貌,我們必須和工人與消費者站在一起,改變屬於我們的關於科技和生活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