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政賢(政大教育哲學博士班研究生)
一般談人權教育,常常陷入私人、公共與國家諸領域,以及權利 vs. 義務這兩道軸線的角力。在這種取徑之下,人權被界定為人之所以為人所必須擁有 / 反剝奪 / 爭取的權利。而人權教育的角色就在於,使用各種有效的教材、教法,促使學生習得一套權利義務的認知、技能或素養,以利學生取得成為人的權利。然後呢?
贏得了人權,卻敗壞了人性,也輸掉了世界?
適合 A 社會溫文有理的人權,是否順理成章就成了合理戕害 B 社會人權的最有效武器?學生有護髮的權利,就可以對抗學校訓導人員的管教?有病在身的家長為了謀取生計,就可以有權不讓子女上學,每天要他們上街去販售愛心商品?厭世的家長可以為了不忍身後的孩子獨自面對人世苦海,就有權可以決定親子共赴黃泉?
回顧理性啟蒙以降,現代文明的發展告訴我們:如果,人權僅以人類甚至自我主體為中心,其結果往往難逃人定勝天,自私自利的征服心態。凡事自我中心,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最後,終究難免步上斤斤計較、損人又害己,為爭權而惡鬥不息的毀滅之途。雖然,大費周章贏得了人權,卻也可能敗壞了人性,進而輸掉了世界?
以教育成人之美為本的兒童人權教育
人權教育不應該走道如此地步,而應該本諸教育之美;而教育之美的本質就在於成人之美。這樣的教育成人之美絕非透過斤斤計較的教育資源投資,來鍛鍊或陶冶個人,從而使其具有所謂的各種知識、技能、素養、品行…。因為在這種訓練有素的人權教養當中,人成為有權操弄現實世界萬物(包括自己與其他人類)的最高等機械;然而,教育本質的真理卻也隨著人本主體的形上學傳統框架,而給嚴重遺忘了。
成人之美,必須打破以人本主義為本,以算計式理性為用的現代主體實踐模式。這樣看來,要找到比較理想的人權教育之道似乎還得先釐清「教育的本質」。美國教育美學家 Elliot Eisner ( 2005 )認為,教育除了上述那種以培養理性能力為主的視野之外,更重要的培養美學的視野。換句話來講,教育就其根本乃是成人之美的藝術。但是,很可惜地,這種美學視野的教育面向卻是普遍遭到忽略。
Eisner 教育藝術視野的借鏡
根據 Eisner 的分析,在藝術的教育視野之下,學生和老師的理想模式就是成為如同藝術家的創作者。學習是一種教育藝術的創作;教學也是一種教育藝術的創作。 Eisner 認為教育藝術創作有七項特質,頗可供教育取法。對於教師而言,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教育實踐中恢復教育美學與教育藝術的面向。運用 Eisner 關於藝術創作的七項特質,一個具有教育美學視野的人權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的素養與能力:
( 1 )教師要能夠探尋教材,乃至於學生生活世界當中各種元素互動之間的關係,並且運用藝術家的美感感受力,創造出各
種機會,以便學生能夠自在地學會如何讓各種人權元素得以充分煥發內在光華,而又不至於相互扞挌;
( 2 )人權教育應該取法藝術作品在表達與詮釋方面的多重可能性,而不僅只限於一種標準答案的權利關係;學生得以習得
多元性的能力與修養,可以欣賞權利義務施受關係的多元可能性;
( 3 )人權教育的評鑑應該不在於特定時間、地點舉辦的標準化格式的測驗模式;
( 4 )人權教育不應該完全依循理性分析的規劃草圖,只注重按部就班,精確地依序執行;而必須溶入忘我的遊戲成分,這
也是很重要的。這樣的人權教育,老師與學生都會樂在其中,因為這忘我的遊戲成分,而得到感動與歡樂;
( 5 )人權教育必須熟悉創作媒材的限制性與可能性,老師作為人權教育藝術家必須與其創作所使用的媒材深情相邂逅,尊
重教材,乃至於學生個別差異,以及生活世界的內在特質,努力而謙卑地探索、嘗試使學生發掘其本身與生活世界的
內在特質,而不是強施以範本或標準化的人權教育目標,扭曲本質而任意加以操弄、剝削,或所謂的征服與開發;
( 6 )人權教育的藝術創作應特別注重細膩而幽微的變化,以及多元而不尋常的意義。也就是必須格外細心考量各種人權所
在的脈絡,以及教育實施過程的豐富經驗;
( 7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人權教育藝術創作必須設法尋找最理想的形式與意像。
海德格基礎存有論藝術觀的借鏡
其次,藝術家又有什麼地方可供人權教師取法呢?德國基礎存有論哲學家海德格說:「作為一個藝術家,就是要能夠把某些東西帶來前來。帶向前來意謂著,要在存有之中建立起某些尚未存在的東西。這就好像是,在(藝術的)帶向前來之中,我們就在(藝術)存有物的產生之中,住留下來,同時能以全然清明之眼,看見了該等存有物的本質」( Heidegger , 1979 )。
就此定義而言,人權教育藝術家創作的優質藝術作品,除了會讓孩子喜歡、感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協同他們自己建立起某些尚未存在的東西。在帶向前來之中,孩子得以在這個作品當中住留下來;同時,還能以全然清明之眼,看見該等存有物的本質。換言之,好的人權藝術作品能夠讓孩子看見不一樣的世界,讓他們可以運用權利,展開越界、脫軌、忘我之旅,拋開現實的框架,真假、對錯、善惡、美醜、成功、失敗等等約定俗成既有標準,從而在立己立人的實現之中,同時也參與了世界創化的承先啟後。
人權教育的美學視野
一般人生活在每日規律而無聊的例行事務當中,只看得到單調而一成不變的世界。沒有驚喜、沒有意外,也沒有千變萬化的小小幻想與感動。在這樣的世界裡生活著,想像力與美感飽受壓抑,連走路、吃飯、睡覺都好像有個模本規範著,日復一日只能照章行事。彷彿就是套公式,乖乖拿 2B 鉛筆塗滿標準答案的空格。
現代人的心思其實已經被教育成了如何以有效手段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人肉計算機。為了要達成課業、工作、人際關係、感情等等的理性 / 效率要求。在過程之中,當然最好不要有驚喜、意外,以及千變萬化的小小幻想與感動。這些都是干擾變數,很耗費理性、效率的 I/O 生產率。所以,當然是最好不要去理會,那些既浪費時間,又對任務達成沒啥直接幫助的美感、想像力、海闊天空的多元歧義與幻想。教育體制當然視之為頭號敵人,設法用各種行政教學管理手段,全力加以遏止。
但是,人畢竟不是機器。因此,在這種片面強調工具理性,效率洗腦的現代教育背景之下,好的教育藝術作品給了人們解放的出路。這樣的藝術作品,讓人們在欣賞與感動之餘,得以有機會跳脫日常生活經驗與現實世界的層層限制。於是,老師、學生、家長,乃至於畢了業的社會人士,所有的人們,不僅可以在教育藝術作品裡發現另一種世界;同時,也可以反過身來,在自己的生活週遭世界當中,聽見、看到、讀出「原來『我們』的世界,也可以有如此不一樣的多種可能!」「原來『我們』的生活,也可以有如此超乎形容的美感經驗!」
在教育藝術的想像力釋放之下,我們得到了進入另一種世界的門票。不再是被動地只能用單一、無趣、狹隘、短視的功利現實角度,來看待眼前呈現的無可奈何的世界。我們可以開始用自己甦醒過來的敏銳感受力,化被動適應為主動開創。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開始變得多元、有趣、寬廣、悠長。世界被打開了,敞開了無限寬廣的視野,我們不再無奈或無有意識地自我禁錮於僵化封閉的自我中心世界。我們得以張開雙手,連結歷史、現實、未來。打開封閉的世界,我們就一起參與了另一個世界的創造。
那就是藝術!「寓教於樂」的教育藝術!
參考資料:
1. Elliot W. Eisner, 2005. Two Visions of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 Date Published: November 07, 2005. http://www.tcrecord.org ID Number: 12234, Date Accessed: 1/18/2006.
2. Martin Heidegger, 1979. Nietzsche, Vol 1. The Will to Power as Art. David Farrell Krell (tran). San Francisco , CA : Harper & R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