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DVISORY AND RESOURCES CENTER

Topic 世界人權日特刊 Date 2020/01/10 vol. 104


(電子報如無法正常顯示,請點此 連結進入閱覽)
編輯手記

隨著社群軟體越來越發達,業者為了商機,往往會大量儲存使用者的使用紀錄,將這些資料透過巨量分析與資料探勘等方式,萃取出有用或可供預測的資訊,不僅幫助業者瞭解使用者行為也進而發展新服務。大數據的使用雖然帶來便利但個資隱私問題也成為隱藏的危機。本期世界人權日電子報,將帶領報友們一起來檢視數位隱私的問題。

本期封面專欄〈數位隱私保障與資料流通之間的平衡〉由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暨研究所葉志良助理教授撰稿,內文提及大數據等數位科技及其應用對資訊經濟、科學發展與商業利益帶來極大貢獻,但一般人經常於未知情下被他人(甚或機器)蒐集與其個人有關之各種資料,滋生隱私侵害疑慮。究竟隱私保護抑或資料利用流通孰為重要,我們是否能從中尋找出平衡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人權電子報也常設「四方觀點」專欄,長期連載校園議題或社會觀察等相關文章,提供給教學工作者、關心社會的人士做為參考。本期四方觀點〈是誰正在看著你?數位隱私停看聽〉由新北市立自強國中王碧玉老師撰稿,王老師為新北市人權輔導團的專輔,透過數位隱私的教案設計,與報友分享校園數位隱私權的教育該如何進行。

此外,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亦為各級學校教師或從事人權法治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人權教育問題之諮詢服務,相關辦法請參閱本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首頁→諮詢服務辦法)。

封面故事

數位隱私保障與資料流通之間的平衡

文/葉志良(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法學博士)

一、前言

倫敦交通局(TfL)自2019年7月8日起蒐集所有連至倫敦地鐵WiFi基地台的訊號,用來分析旅客路線與擁擠狀態以提供旅客更好的交通指引,原先只能從售票系統得知旅客動線但無法呈現各站點行動流量,而WiFi基地台資訊卻能提供即時且精確的旅客動線,當旅客的行動裝置啟用WiFi功能後會傳送裝置的MAC位址並搜尋附近WiFi網路,系統可藉此測量旅客動線。TfL強調該系統所蒐集資料皆是去識別化,僅知裝置的連網位置而不會記錄裝置的瀏覽或歷史紀錄。為保障旅客隱私,TfL在各站設置明顯標語明確告知旅客將會被蒐集WiFi連網數據;不願被追蹤的旅客也可關閉裝置WiFi功能(陳曉莉,2019)。

但近來在臺灣,鐵路管理局計畫在各火車站建置「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其中含有人臉辨識功能,並號稱可預防犯罪、維護公眾安全,然而在消息曝光後即引發侵犯人權和隱私的憂慮。有媒體稱中國鋪天蓋地的人臉辨識系統常被人權團體批評為政府監控人民的手段,但如今臺灣政府卻跟隨中國的作法,豈不諷刺。該項計畫已於2019年11月6日緊急宣布取消(李宗憲,2019)......( 繼續閱讀)。

時  事

人權大小事 Currents

四方觀點
  • 校園觀察 Observation about Campus

    是誰正在看著你?數位隱私停看聽

文/王碧玉(新北市自強國中老師、新北市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團專輔)

您是否知道「數位足跡 Digital Footprint」是什麼?我們因為使用網路和智慧手機等數位產品後,在無所不在的數位空間中留下的活動總數據量,就是我們的數位足跡。網際網路時代,搜尋引擎已經成為人們尋找日常解決方案的重要渠道,Google搜尋從1998年開始至今只有21年的時間,在2000年時Google一年的搜索量才140億次,但據Smart insight(一款顧客智能平臺)估計,目前全球每天有50億次搜索,其中35億次搜索來自Google,占全球搜索量的70%,相當於每秒處理4萬多次搜索。智慧型手機讓社交生活徹底數字化,我們每天在社交網絡上花費的時間不斷增加中,產生的數據量也不斷增長。據創立不過15年的Facebook統計它們每天產生4PB(拍位元組,是一種資訊計量單位)的數據,包含100億條消息、3.5億張照片和1億小時的視頻瀏覽;除此之外,在Instagram(一款免費提供線上圖片及視訊分享的社交應用軟體)上用戶每天要分享9,500萬張照片和視頻;Twitter(社群網路與微部落格服務)用戶每天要發送5億條信息。據Radicati Group市場研究公司統計,2018年全球電子郵件用戶數量達到38億人,每天發送和接收的商業和消費者電子郵件的總數超過2,811億封。科技的進步在很多的時候總會超出我們的想像,信息流通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愈來愈密切,您想要的生活愈來愈便利,然而這些網路平臺可不完全是免費的,「隱私」可能正是它要求的代價,而這些數據若是被有心人擷取,作不同的用途,在數位時代的我們將面臨了毫無隱私的「數位人權」議題。……( 繼續閱讀)。

評  論

人權藝文 Comment

  • 人權書房 Book Review

    虛擬世界也要斷捨離─《大數據:隱私篇:數位時代,「刪去」是必要的美德》

文/林彥佑(高雄市林園國小教師)

《書籍簡介》

書名:大數據:隱私篇:數位時代,「刪去」是必要的美德
作者: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譯者:林俊宏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書評》

從書架上,看到這本《大數據:隱私篇:數位時代,「刪去」是必要的美德》,在第一時間,就吸引了我; 無可否認的,在這個時代,「數據/數位」已經是最符合時代潮流的代名詞了,每個人莫不受其影響而改變生活; 它不只是我們常用的手機、平板、電腦,其實關於所有電子、電信產品的連結效應(互聯網),讓我們的生活雖然方便,但也產生了某個程度的資訊安全問題。這本書的標題—隱私,其實是現今網路時代,所不得不重視的。這也是現代人在使用數位產品時,最擔憂卻也最容易被忽略掉的。

《大數據:隱私篇》是麥爾荀伯格的《大數據》系列作品。大數據權威麥爾荀伯格從幾樁「網路上不經意的留言,卻變成人生污點」的案例,談起隱私權,並衍生出一個疑問:鉅細靡遺的數位紀錄和記憶,真的是好事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問,麥爾荀伯格回顧了人類的紀錄簡史,從大腦(內部記憶)、以迄於倚重數位科技(外部記憶)的歷程,結果就是:世界追求的就是「記得」,「遺忘」成了被遺忘的選項。這種「完美的記憶」會引發寒蟬效應,改變我們的言談舉止; 倘若我們都得擔心,關於自己的資訊可能活得比自己更久,我們還敢不敢談八卦、聊經驗、批評政治?還是會開始自我審查,對自己的言行更加留意?難道我們不能決定網路應該在何時「遺忘」這些資訊?難道我們真想要一個「因為再也沒有遺忘、也就再也沒有寬恕」的未來?……( 繼續閱讀)。

  • 人權電影院 Film Review

    《全民公敵》科技帶來方便,卻也帶來了隱私問題

文/火行者(文字工作者)

全民公敵

《影片資料》

片名: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
影片年份:1998
導演:東尼史考特
片長:132分鐘
出品國:美國
發行商:博偉電影公司

《劇情介紹》

家庭事業有成的律師迪恩,巧遇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他狼狽地央求迪恩救他,並在倉皇中拿了迪恩的名片後,便行色匆匆地逃跑了。就在他橫越馬路時,意外地發生車禍,當場死亡。

此時迪恩已陷入一個難以脫身的謀殺案中,卻渾然不覺,因為車禍喪生的友人,早已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一張記錄著一樁國會議員謀殺的磁碟片,放在迪恩的袋子裡。

原來謀殺國會議員的主謀雷諾茲和他的屬下,當時為了取回磁碟片,正追殺著迪恩的朋友,而他們在車禍現場找到了迪恩的名片後,開始尋線跟蹤迪恩,用高科技的衛星監視,企圖嚴密控制迪恩的行蹤,藉以奪回磁碟片銷毀謀殺的證據,並殺人滅口。

家庭、事業與生命受到極大威脅的迪恩,唯一的救兵是曾為安全局探員、現在是地下情報販子的萊爾,迪恩可以脫離高科技的監控,並反制雷諾茲嗎?……

《影評》

《全民公敵》這部片子有點年代了,推出的時間是1998年,超過二十年前。坦白說,現在回頭看,跟當年看的印象有些落差。威爾史密斯在那個時候已經是當紅演員,現在人氣仍然不退,但剛剛變成明星與在影壇打滾多年的感覺還是不同。我們已經熟悉現在的威爾史密斯再回去看二十年前的電影,免不了覺得他好嫩,演技也還很青澀。

東尼史考特也是名聲一直響亮至今的導演,很多不錯的作品都出自他之手。可是,必須要老實說,當年評價挺不錯的《全民公敵》,現在看起來劇情其實算蠻老套的,很多細節的處理太過刻意,不像真實生活中人會做的事,更像是為了製造緊張、娛樂效果,為了讓角色能打起來而設計的安排。

如果要從單純看過癮,《全民公敵》的確是很緊湊的商業動作片,讓一個律師陷入一場混戰中,且用很精密的各種高科技追蹤方式,讓他無所遁行。放入這個監控的元素,能夠讓觀眾感受到那種「逃不掉」的壓力,再搭配許多刺激的動作場面,以及強大的卡司(除了威爾史密斯之外,還有金哈克曼和強沃特這兩個資深老影星,雖然這種類型的電影還動用不到太多演技,但他們總是能帶給角色更多無形的質感),《全民公敵》在美國票房賣到一億美金並不意外,在當年這個數字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