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大事記:一張圖看香港人怒吼的231天

今年(2019)2月13日,香港政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從這一天起,到十一國殤大遊行,香港社會度過了回歸後困難及激情的231天。超過半年以來,超過200萬人站出來,向港府的專斷說「NO」。 9月4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首度正式宣布將「撤回」修例,卻拒絕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濫權的訴求。五大訴求僅一項獲回應,香港示威者的抗爭行動,仍未停下。
《逃犯條例》爭議從何而起?香港政府與人民之間經歷多少衝突? 《報導者》完整記錄事件始末,從這份大事記中,我們看到港人強烈的能量,更持續關注到香港社會的變化。
反送中運動緣起:《逃犯條例》修訂

6月:為擋二讀,反送中運動密集開始

7月:警民衝突加劇,元朗事件成爭議焦點

8月:國際輿論戰開打,港警拘捕行動升級

9月:林鄭撤回修例,「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仍是抗爭主軸

10月:港警首度實彈傷人,《禁蒙面法》生效

11月:香港區議會選舉,民意對港府投下不信任票

資料來源:報導者,11月26日刊載專題〈反送中關鍵事件總整理─香港反送中大事記:一張圖看香港人怒吼的285天〉,https://www.twreporter.org/a/hong-kong-extradition-law-events
本篇專題報導者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本網依其規定合理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