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DVISORY AND RESOURCES CENTER

Topic 世界人權日特刊 Date 2018/11/30 vol. 97


(電子報如無法正常顯示,請點此 連結進入閱覽)
編輯手記

每年11月的電子報為配合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 皆以世界人權日為特刊主題

本期電子報封面專欄〈人權兩公約之後:第二次國家報告之審查的省思〉由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葉肅科教授撰稿,內文主要探討人權兩公約之後,臺灣人權保障該如何進一步落實?此外,人權電子報也常設「四方觀點」專欄,長期連載校園議題或社會觀察等相關文章,提供給教學工作者、關心社會的人士做為參考。本期四方觀點〈亞洲女孩人權運動(Asian Girls Campaign)〉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國際專員張懿的文章,本篇文章主要探討亞洲女孩的人權,許多地區目前仍有人口販運與性剝削的陋習,女孩的人權之所以不受到重視,除了某些地方風俗外,主因為教育的不足。勵馨基金會為呼籲女孩重視自身人權,自2012年開始推動亞洲女孩人權運動(Asian Girls Campaign),以培力為策略,教育為核心,與多個亞洲次區域的NGO建立夥伴關係。透過當地組織對於社區的了解,對創造女孩有善環境進行合作,包括以補助小額學雜費和餐費等方式,提高女孩的就學率等等做法,期望提升女孩人權。

最後,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亦為各級學校教師或從事人權法治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人權教育問題之諮詢服務,相關辦法請參閱本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首頁→諮詢服務辦法)。

人權教育電子報將持續提供訂閱戶更好的服務,誠摯邀請大家閱畢電子報後,撥空填寫「人權教育電子報顧客滿意度調查表」。您的寶貴意見,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對於電子報內容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您回饋給我們。

封面故事

人權兩公約之後:第二次國家報告之審查的省思

文/葉肅科(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一、前言

現代的國際人權體系主要包括:國際人權法典與核心國際人權條約(Core human rights treaties)。1945年,聯合國將人權理念納入《聯合國憲章》(Ch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1948年,公布《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1966年,聯合國通過兩項全面性的條約:國際人權「兩公約」。1967年,儘管臺灣曾參與簽署,但後來,則因失去聯合國代表權而一直未完成批准程序。話雖如此,但兩公約規定:所有締約國應採取各種適當措施,以尊重、保護和實現《世界人權宣言》與兩公約所揭示之各項自由權利。其範圍廣泛涵蓋許多重要人權議題:生命權、人身自由、遷徙與選擇居住之自由、接受公平審判之權利、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參政權、工作權、社會保障、家庭保障、適足生活水準、健康權、教育權,以及文化權等(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017: 1 )。

接續,聯合國即以「兩公約」與《世界人權宣言》為基礎,陸續制定出七項國際人權公約。它們包括:1965年聯合國通過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簡稱ICERD )、1979年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國際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簡稱CEDAW )、1984年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Convention against Torture and Other Cruel, Inhuman or Degrading Treatment or Punishment, 簡稱CAT )、1989年的《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 簡稱CRC )、1990年的《保障所有遷徙工人及其家庭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ll Migrant Workers and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簡稱CMW ),以及2006年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簡稱CRPD )與《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All Persons from Enforced Disappearance, 簡稱CED )。……(繼續閱讀)

時  事

人權大小事 Currents

四方觀點
  • 校園觀察 Observation about Campus

    【女人想想】亞洲女孩人權運動(Asian Girls Campaign)

文/張懿(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國際專員)

 Puja Tharu是一位來自尼泊爾鄉村貧苦家庭的14歲女孩,曾被親生父親性侵多次造成身心極大創傷。因缺乏相關法律知識,且當地女性社會地位低落,被害者因恐懼而不敢舉發罪行,加上司法機構行政效率不彰,導致Puja遲遲無法得到正義的判決。

Hadiqa Bashir是一位來自巴基斯坦部落地區的15歲女孩,因為童年親身遭遇決定挺身遏止童婚這個殘忍習俗。在對抗童婚的過程中,她嘗試與持較開放態度的宗教領袖和部落長老溝通,透過對可蘭經的解讀肯定女性地位的重要性。她也和警察和軍人進行遊說,保護女孩人身安全,並說服婚禮業者不要租設備給舉辦童婚者。另外Hadiqa會在學校發起募款,提供貧困家庭的女孩們重返校園所需的學雜費和交通費。

作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板塊,亞洲是一個富有文化和經濟多元的地區,而在許多女孩人權亟待發展的國家有無數和Puja和Hadiqa類似的例子。根據我們在亞洲推動女孩人權運動並與夥伴組織交流成果分析,當前威脅女孩人權最迫切的議題可分為下列幾項……(繼續閱讀)。

評  論

人權藝文 Comment

  • 人權書房 Book Review

    《人權讀本》—不可被剝奪的生活尊嚴

文/林彥佑(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國小教學訪問教師)

《書籍簡介》

書名:人權讀本
作者:鎌田慧
譯者:王淑華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05年8月20日  

《導論》    
    人權,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身為一個人,我們有自己的權益、權利,而這些是我們基本享有的,無法被剝
奪的,套用《人權讀本》這本書,開宗明義就這麼解釋:「人權就是人類為了求生存,所被賦予的權利」。
    人,為了要活得像個人,而不得不去重視的第一件事就是「人權」。即便是為了我們自己,關心他人的人權狀態都是很重要的。這本書從和兒童息息相關的校園暴力,以及兒童虐待問題開始,概括了高齡者、過勞死、韓森病、對外國人的歧視、沖繩的美軍基地等等議題,企圖藉著第一手的報導來思考現代社會的人權問題。
    人權教育的推動在臺灣雖然已經行之多年,但相關的教材、書籍依然很難找到。這本書,像是一本敲門磚一般,讓讀者能輕而易舉又明確無偏頗地認識人權,以及種種相關的議題。
 

《書評》

 這本書,共分成十五個章節,例如:「一個獨立的個體」、「如何照顧弱勢者的高齡者」、「兒童虐待與家暴」、「與星子同在」……; 當然,每一個篇名、故事、事件、新聞,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來闡述,例如,「新興工會」一章,即探討「社區型工會」; 「以共生代替對立」,則探討「對外國人的歧視」; 「對生命真正的尊重」則探討「死刑制度」。十五個章節,十五個事件,十五個議題,各由不同領域的專家來敘寫,透過這樣的敘寫方式,也讓讀者能很簡明扼要地理解人權的真正意涵。……(繼續閱讀) 

  • 人權電影院 Film Review

    《打不倒的勇者》:在不同的外表下,我們都是人

文/火行者(文字工作者)

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影片資料》

片名: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
影片年份:2010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約翰卡林、安東尼培克漢
片長:134分鐘
出品國:美國
發行商:華納兄弟

《劇情介紹》

1995年橄欖球(Rugby)世界大賽於南非舉行,南非曾經因為實行種族隔離,而被國際賽事排擠,南非橄 欖球隊也因此被視為排外的符號。新當選的南非總統曼德拉瞭解, 自從種族隔離政策以來,南非就一直存在著種族歧視和貧富不均的階級問題,不過他相信透過作為國際語言的
運動能使人民團結,於是他決定重整不受看好的南非橄欖球隊,在看似無望的1995年世界盃
冠軍賽中努力奮戰。……

《影評》

《打不倒的勇者》這部片子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說曼德拉(摩根佛里曼飾)如何透過橄欖球來讓南非的人民團結的故事。但它要傳達的訊息,並不是運動本身的重要性,運動只是工具或是手段,重要的是領導人的遠見,以及在實際執行時的方式。

筆者小時候,還只有三台的年代,臺灣的少棒隊打入重要的國際賽事時,全家一定會守著電視看實況轉播,在螢幕前跟著大叫甚至跳起來。即使對球員都不熟悉,甚至平常沒在看棒球賽的人,也都跟著情緒起伏。或許大家也有類似的經驗?在這種時候,你會去想球員是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還是原住民嗎?你會為他加油,只是因為他穿上了我們國家的球衣。我們都會有一種想要歸屬於某個共同體的感受,以國家為團隊的比賽,很容易就會讓一個國家的人民產生出這樣子的感覺。平時,或許特性比較相似的人會形成小圈圈,不同的小圈圈之間難免會有些衝突存在。但在國家代表隊出征時,小圈圈就變成了大圈圈,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不知不覺被淡化了。……(繼續閱讀)
 

活動預告

  1. 【國家人權博物館】2018 人權教案設計工作坊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截止時間:
    台北場-107年10月27日至12月8日14時00分~17時00分
    台南場-107年10月27日至12月8日14時00分~17時00分
    活動地點:
    台北場-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兵舍E研習教室
    台南場-國立台灣文學館/2樓文學教室                   
    參賽辦法:請見標題連結
  2. 【國家人權博物館】兒童人權繪本故事劇場「為孩子說我們的故事」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截止時間:107年11月10日至12月9日
    活動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繪本教室
    參賽辦法:請見標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