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萬平(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
一、前言
2007年九月中旬,緬甸的「番紅花革命」震驚全球。依筆者數次訪問緬甸的經驗,在該國民風純樸,篤信宗教;會逼迫僧侶帶領窮困的緬甸老百姓走上街頭,抗議當地燃料價格驟增,代表該國經濟情勢的惡化已經讓人民忍受到最後的極限。然則這場僧侶所領導的革命運動卻是以軍隊的血腥鎮壓收場,並造成至少有十位平民、四名僧侶,以及一名日本記者死亡。也因緬甸軍政府的恐怖鎮壓以及其後的肅清,許多緬甸人民選擇利用緬甸狹長邊界逃亡致鄰近的國家,成為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
事實上「番紅花革命」造成緬甸的難民潮只是凸顯緬甸人權問題的一部分而已。早從60至80年代開始,不堪迫害的緬甸的政治難民與少數民族就因為人權受到緬甸政府迫害,陸續離鄉背井,逃離至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孟加拉等鄰近國家。而自從1989年緬甸的民主運動被鎮壓後,更有為數眾多地逃往鄰近各國。
受緬甸難民潮的波及,泰國與馬來西亞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從1984年接收第一批緬甸難民至今,泰緬邊境的難民總數已接近十五萬人;根據聯合國難民總署(UNHCR)的估計,目前馬來西亞境內也約有四萬難民,包含:一萬五千名欽(Chin)族、一萬名若開(Rohingya)族、克倫(Karen)族、撣(Shan)族與其他少數民族。[1]這些外逃的難民,沒有身份,沒有家園,失去行動自由,過著看不見未來的日子。
不僅是這些政治難民與邊境少數民族,當地的華人也遭受違反民權的迫害。這些難民的問題是否會因軍政府所承諾在2010的選舉而解決?
二、緬甸難民潮的政治背景
緬甸獨立後,短暫實施緬甸多黨民主議會制。但自1962年尼溫(Ne Win)將軍發動政變,成立革命委員會走向鎖國。1988年尼溫下臺,1990年翁山蘇姬領導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於國會大選中獲得80%的席次。然而,軍政府以制憲後為由,拒絕交權給獲勝的「全國民主聯盟」,並將領導人翁山蘇姬軟禁。翁山蘇姬在軟禁期間,曾於1991年10月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這樣的結果,使得各國紛紛對緬甸經貿開展制裁。1997年5月,美國總統柯林頓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商對緬甸投資。2003年美國國會通過「緬甸自由與民主法案」,美國政府禁止產品從緬甸進口,凍結緬甸政府在美資產,禁止緬甸高官入境、禁止向緬甸提供貸款及技術援助。美國政府希望藉由經濟制裁迫使軍政府推動民主交出權力。2004年,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再次加大對緬甸施壓力度,延長對其全面封鎖制裁,把緬甸列為「暴政前哨國家」,並於2005年12月促成聯合國安理會首次就緬甸問題進行討論。
然而經濟制裁並未達到改善緬甸改善人權的預期效果,反而引起許多副作用。經濟學人期刊還曾經以此為文,討論經濟制裁反而造就緬甸人民複加貧困。以「建設性交往」接納緬甸的東南亞國協內部一度也因是否跳過緬甸成為東協輪值主辦國而也有所爭議,東協國家進而對東協是否該放棄「不干涉內政原則」的鐵律展開激辯。
面對來自國際的壓力,2003年8月30日前緬甸總理欽紐提出七步民主路線圖,主張恢復自1996年就被軍政權束之高閣的制憲國民大會,但不久欽紐即遭到罷黜,所謂的七步路也就無疾而終。國際經濟壓力似乎對這個以「鎖國政策」著名的政權不起作用。2006年3月27日,緬甸軍事執政團宣佈把行政中心由仰光遷移到「彬馬那」。根據國際媒體報導,緬甸把首都遷移到山區,意味著軍人政權決心不顧世界的民主呼聲,進一步的自我孤立。
這樣的獨裁與迫害人權的統治,使得緬甸與北韓、古巴等國家被西方並列為「流氓國家」。不僅如此,緬甸軍政府的貪汙腐敗也被外界所詬病。2010年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選「23名全球最腐朽獨裁者」,緬甸執政長達18年的最高軍事將領丹瑞名列第三。[2]殘暴統治造成人民大量的逃移,這也無怪乎緬甸的難民潮成為東南亞國家國境管理與人權保障的重大議題。
三、少數民族的難民
緬甸是個民族眾多的國家,緬甸的少數民族占全國人口的1/3,其居住區域超過了緬甸國土面積的一半。在建國的時期就是以「聯邦體系」(Union)維持國家的統一。然自緬甸獨立以後,10多個少數民族都組建武裝團體與以緬族(Burma,站全國總人口的65%)為主的中央政府對抗。緬甸少數民族武裝數量之多,與政府對抗之激烈,持續時間之長,在東南亞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也罕見。
緬甸少數族群的抗暴,最著名的包括「撣邦」、「瓦邦」與「克倫」族等三個族群。其中,盤據在緬甸與中國的邊界,以及遷徙至泰國邊界附近的「聯合瓦邦軍」,是由一萬五千名少數民族組成,多年來一直渴望建立獨立國家。西方反毒專家認為它是全球最大也是軍備最精良的販毒組織之一,這也讓這些邊境地區被視為是惡名昭彰的「金三角」。然而,居住當地不願受毒販控制的善良百姓,必須被迫在泰、緬邊境的三不管地帶游移,是泰國政府頗為頭痛的問題。
除難民外,緬甸少數民族的軍隊游移,也造成邊境國家的困擾。在1999年五名流亡在曼谷的緬甸學生曾經攻入緬甸駐曼谷大使館,要求緬甸的政治犯與軍政府開放民主。2000年1月,由兩位12歲少年兄弟領導的緬甸克倫族「神軍」,攻入泰緬邊界的叻武里府中心醫院劫持人質,要求泰國政府容許泰緬邊界難民與少數民族的「活動」。這些流亡的學生,少數民族,著實為鄰近的泰國造成很大的困擾。
除了武裝抗爭外,人口約一百四十萬主要分布在泰緬邊境的欽族,也因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為基督徒而遭受宗教迫害。為了逃避戰火蹂躪和不公平對待,也沿著邊界逃離家園。某些欽族人選擇進入馬來西亞,因為居中的泰國提供緩衝,以免遭逮捕時直接被交給緬甸政府,也造成馬來西亞政府頭痛的問題。也因為馬來西亞政府並非1951年「聯合國難民公約」以及1967年「難民地位議定書」的簽約國,因此,尋求政治庇護的緬甸難民,面對的待遇和命運,與一般非法移民相同。
四、異域:泰緬邊境的華人難民
另一向值得關注的難民議題是有關於緬甸的華人地位。最近在台灣流行一時的「泰國菜餐廳」(如著名的「瓦城」),其實大多是來自於泰緬邊境或是緬甸境內的華人移民所開設。
六年級的人一定會對「異域」這被電影有所印象,其中的劇情大致描述二次大戰末期,從雲南後撤的國民政府部隊盤據在泰緬邊境的故事。[3] 這些多數來自於雲南的華人以及後裔,在邊境的三不管地帶生存,他們雖然擁有當地的居留權,但是沒有國籍,也無法享有任何公民的平等對待。有些孤軍後裔,由於缺乏身份證明,只能拿「難民證」在泰緬邊境的附近活動,也無法尋找正式工作。
筆者走訪該地,很多在當地長大的華人,長大的願望就是「來台灣」,這也是在台灣的校園中,有些「僑生」來自於泰北的「美斯樂」、緬甸的「瓦城」、「密支那」、「東芝」等地的原因;這些「僑生」來台就讀後,很多也不願返回泰緬,而在台北中和南勢角附近形成特殊的聚落。
而在這些「僑生」中,緬甸的學生更為艱難。
五、改革的可能性
十多年過去,歐美對緬甸的制裁沒有起作用,軍政府依然獨裁,而翁山蘇姬則在被軟禁的情況下,繼續以其和平抗爭的精神感召緬甸人民,繼續為緬甸的民主奮鬥。
[1] 「回首來時路:緬甸難民逃亡潮」,經典雜誌,2007,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4988
[2] 「金正日等被選為全球最腐朽獨裁者」,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30504x132010062200858,00.html(2010/7/14)
[3] 五六級的人或許會記得年輕時代電視台常舉辦「送炭到泰北」的活動,就是要援助這些在泰緬邊境居住的孤軍後裔。
|